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重症肌无力伴多发性肌炎(附7例报告)

时间:2014-03-11 16:53:15  来源:MG病友之家  作者:郭庆合 杨明山

            重症肌无力伴多发性肌炎(附7例报告)

            郭庆合 杨明山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与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 pm)并存,国内外罕见报道。在我们2300例mg患者中,作者发现有7例与pm并存,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两病并存的7例患者中,男1例,女6例,年龄26~57岁,均有四肢无力、持物和行走困难,其中颈项肌无力2例,眼睑下垂和复视2例,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2例,肌无力危象1例,肌肉疼痛和压痛3例。上述肌无力症状都有疲劳后加重的现象。7例患者开始新斯的明试验均为(+)。肌电图检查均符合肌原性疾病,肌电图表现开始有渐减波现象,以后部分病人有肌炎改变。纵隔ct或mri检查:2例显示胸腺瘤,其中1例手术,病检为胸腺脂肪瘤。血清achrab含量测定,治疗前均升高,为0.75~1.25nmol/l(我院正常值为0.5nmol/l以下),治疗后恢复正常。cpk治疗前为815~9946u/l(我院正常值为36~188u/l);ldh治疗前为424~644u/l(我院正常值为109~193u/l),症状缓解后,上述两项指标都恢复正常。

2 治疗方法

7例患者开始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效果明显,但不能完全缓解,其中3例反复加重,1例再服吡啶斯的明无效,新斯的明试验亦转为(-)。7例患者都先后静滴地塞米松每天10~20mg,连用10~14天,减量以后改为泼尼松口服。7例患者两病症状均获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其中1例发生肌无力危象,经及时抢救治疗而缓解。

3 讨论

本组2300例mg患者中与pm并存者7例,两病并存的发生率为0.35%。
mg的诊断:本组患者都有mg典型的临床表现,疲劳后加重,新斯的明试验(+),肌电图早期有渐减波现象,血清achrab含量增高,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有效。关于pm的诊断:所有病人都有四肢肌肉无力,3例有肌肉疼痛和压痛,肌电图随后出现肌炎改变,血清cpk和ldh明显增高,经大剂量类固醇激素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或缓解。

关于两病并存的发病机理: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变部位是运动终板的突触后膜,主要致病抗体是achrab。pm是一种结缔组织性疾病,发病也认为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因此,两病的并存可能与免疫病原学的共同发病基础有关。由于病例少,也不排除两病偶然巧合并存的可能。

本组患者都以四肢无力为主要症状,开始诊断mg,按mg治疗,症状不能完全缓解,且出现肌肉疼痛和压痛,一定要复查肌电图,并与前次检查进行比较,同时检查血沉、抗核抗体及血清cpk和ldh,如果上述血沉与酶谱明显增高则应诊断pm,当然肌肉活检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对确诊更有帮助。所幸的是,两病均有很多共同的治疗方法。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重症肌无力的饮食禁忌
重症肌无力的饮食禁忌
激素八问
激素八问
久病成良医--“慢性疾病自我照顾课程”(图文)
久病成良医--“慢性疾
重症肌无力如何诊断
重症肌无力如何诊断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补气健脾法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38例分析
  2. 老年前及老年期重症肌无力32例临床分析
  3. 健脾补肾法治疗重症肌无力302例
  4. 重症肌无力与痿证
  5. 以眼轮匝肌受累为首发的重症肌无力一例报告
  6. 重症肌无力免疫治疗研究的进展
  7.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8. 神阙穴外贴强力散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体会
  9. 我治疑难杂症及对中医的几点浅识
  10. 温电针治疗重症肌无力102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