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胸腺

胸腺瘤临床并发MG的呼吸护理

时间:2014-03-07 07:35:46  来源:MG健康百年  作者:admin

纵隔肿瘤由于发病的不同我们可以分为多种表现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有胸腺瘤,胸腺瘤的位置位于前纵隔,该肿瘤的最大特点是10 %~45 %的病例合并重症肌无力(MG)。MG是一种神经肌肉间传导功能发生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以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经休息或服抗胆碱药物后部分恢复为特征,MG危象一旦发生,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气管内分泌物增多而无力排出,致严重缺氧,甚至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直至死亡。目前手术是治疗胸腺瘤的主要方法,经确诊后应尽早手术,一般说来病程越短手术效果越好。而胸腺瘤切除术后是容易引起MG的危险期,因此良好的呼吸道护理是防止胸腺瘤合并MG的关键。
手术无论大小对患者来说都是严重的心理应激,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易诱发MG危象,术前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我们应该从患者的家庭社会背景、文化修养等方面出发主动安慰关心患者,告之其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主刀医生的水平、一些成功手术的病例,建立诚信的医患关系。另外,预先告之患者,由于术后可能较长时间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支持,只能通过写字板、手势进行交流,让患者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病人术前应该戒烟2周以上,因为吸烟会增加气管、支气管分泌物,使支气管上皮纤毛活动减弱或丧失活力,妨碍纤毛的清洁功能,影响痰液排出。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从而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提高肺顺应性,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
为减轻肌无力症状以利于手术,通常术前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新斯的明),必须指导患者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向患者讲解术前用药与术后康复过程的直接关系,了解漏服或停服的严重性。
MG患者血清中可见抗乙酰胆碱(ACh)受体的抗体,从而导致ACh受体数目减少,血浆置换采用血浆分离技术将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同时输入正常血浆或等渗的胶体或晶体液,置换出患者异常的血浆,减少存在于血浆中ACh抗体,从而减少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但是在血浆置换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本组病例术前均进行血浆置换,其中有15例、26次血浆置换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包括口周麻木3例6次,四肢麻木3例5次,经给予100 g/L葡萄糖酸钙10~20 mL静推后好转;荨麻疹5例10次,寒战2例3次,经给予地塞米松2~5 mg、非那根12.5~25 mg和扑尔敏4~8 mg后消失;发热1例1次,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低血压1例1次,患者67岁女性合并糖尿病,血浆置换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经加快血浆输入速度后好转。
随时注意观察病人自主呼吸情况,根据患者血气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待患者符合撤呼吸机指征:
(1)无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2)无发热及感染症状;
(3)自主呼吸潮气量> 5 mL/kg;
(4)Fi (O2) 为40 %时,呼吸频率< 30次/分, P(O2) ≥12 kPa , P(CO2) 4~7 kPa ;
(5)停呼吸机时心率变化不超过20 次/分,动脉收缩压变化不超过3 kPa ,患者无气促、多汗等时,给予试停机24 h,期间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气结果满意后决定停机,气管插管不急于拔除,以免再插管损伤气道,脱机后仍备呼吸机于床前。
气管切开后需观察切口有无渗血、皮下气肿、套管系带松紧是否合适,每天更换敷料3~4次,潮湿或有痰液时随时更换,做好气道湿润,进行吸痰及更换切口敷料等一系列操作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

2 戒烟及呼吸功能锻炼

3 服药管理

4 血浆置换

【术后护理】

1 严密监测病情 麻醉、手术、出血等可加重MG,导致MG危象,MG危象多发生于术后24~72 h。因此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注意伤口出血、尿量及胸腔纵隔引流情况,特别注意观察呼吸形态、深度和频率,并记特护记录。

2 加强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并发症。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采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气道开放利于排痰和胸腔内积液流出,同时起到减轻切口张力的作用,鼓励并指导患者有效排痰,每2 h为患者叩背1次,协助排痰,方法为由下至上,由外至内,避开伤口拍背,使肺内分泌物松动,以利于痰液排出,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祛痰剂,每天给予4~6次雾化吸入,药物为生理盐水7 mL+沐舒坦15 mg+地塞米松2 mg与盐水7 mL+沐舒坦15 mg+庆大霉素8万u交替进行,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防止胃内容物返流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机械通气可迅速解除呼吸肌无力所致的缺氧,改善通气功能。病人术后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神志清醒、自主呼吸平稳、肌力恢复良好后拔除气管插管停呼吸机,给予双鼻塞吸氧5 L/min,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出现MG危象时及时抢救,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切开,气道湿化,及时吸痰,吸痰动作做到稳、准、快、轻,吸痰前后给予纯氧通气1~2 min,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注意每次吸痰时间应小于15 s,每次吸痰给予气道湿化液2~5 mL,稀释痰液以利于痰液吸出。

3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胸腺瘤摘除术多为胸骨正中切口,术后应注意有无两侧胸膜破裂,发现两肺呼吸音不对称,疑有继发性气胸或纵隔摆动时,立即报告医生。引流管保持密封通畅,妥善固定,避免滑脱,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胸引瓶水柱波动情况,伤口出血情况,术后引流液量多时,可遵医嘱应用鱼精蛋白针剂。

4 合理慎重用药 定期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忌用肌松剂,慎用对呼吸有抑制的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杜冷丁、安定、吗啡等。

5 MG危象与胆碱能神经中毒危象 抗胆碱酯酶药物(吡啶斯的明、新斯的明)是治疗MG的常用药,用药时一般从小剂量开始,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大,很难统一用量,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所以在用药过程中必须做好认真的观察和记录,正确地鉴别用药过量和不足,使两种截然不同的呼吸危象加以纠正,MG危象是由于抗胆碱物质不足所致,瞳孔无变化或略大、分泌物不多、痰少,肌颤(-) ,腹痛、肠鸣音无、心率加快。胆碱能神经中毒危象是由于抗胆碱物质过量(用阿托品对抗)所致,瞳孔明显缩小,眼泪、唾液、呼吸道分泌物大量增加,肌颤(+),有腹痛、腹泻、肠鸣音亢进、心率减慢。共同表现肌无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

6 营养支持 一般术后当天禁食,术后第2天可进软食,应协助患者小口少量多餐进食,注意进食速度勿太快,注意观察吞咽情况,避免呛咳。若MG危象发生行气管插管后,进食困难,热量来源不足,予插胃管进行全胃肠营养(TPN),第1天予能全力500 mL用输液泵以40 mL/h速度鼻饲,病人无腹胀、腹痛等胃肠道不适,第2天调整为80~100 mL/h,以后每日用量1 000 mL,补充热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此外,每日经中心静脉置管行TPN,有时加输成份血,逐日减少TPN的用量,同时要注意血糖变化。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重症肌无力的饮食禁忌
重症肌无力的饮食禁忌
激素八问
激素八问
久病成良医--“慢性疾病自我照顾课程”(图文)
久病成良医--“慢性疾
重症肌无力如何诊断
重症肌无力如何诊断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重症肌无力微创术效果(图片)
  2. 重症肌无力何时切胸腺为好?
  3. 重症肌无力克星—微创胸腺切除
  4. 写给胸腺瘤患者
  5. 胸腺切除后体液免疫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6. 胸腺微创手术-重症肌无力的胸腔镜手术治疗
  7. 重症肌无力病人术后肌无力危象护理
  8. MG患者治疗胸腺瘤要“积极”
  9. 如何治疗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
  10.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手术切除后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