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治疗法用于免疫疾病
细胞治疗法用于免疫疾病香港大学十年时间研新技术细胞治疗法用于免疫疾病
(2012年04月02日)
本港现时约有2.5万至3万人患自体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症、第一型糖尿病等,患病者不能治愈,只能靠药物舒缓病情,终生要承受疾病所带来的痛苦。香港大学病理学系经多年研究,发展出一套细胞治疗方法,为自体免疫疾病患者带来曙光。
人体的免疫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于细菌、病毒入侵时,B淋巴细胞会制造抗体来抵御外来物。但当有自体免疫疾病时,免疫系统失调,B淋巴细胞出现自体免疫反应,所制造的抗体便会反过来攻击身体组织、器官,引致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症等。
港大病理学系副教授吕力为博士(图)与其团队花了10年时间研究,发现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能诱导调节自体反应性B淋巴细胞,抑制免疫反应。而患有自体免疫疾病的病人,体内的BAFF均相对较少。
团队根据发现,建立出一套体外有效扩增、调节B淋巴细胞的新技术:先从病人血液中分离出低剂量的BAFF,再进行体外培植,当达一定浓度时,再将BAFF注射回体内。实验证明,新技术能抑制白老鼠自身免疫性关节炎,显着减轻关节组织的损伤。吕力为指:「现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标靶药物昂贵,反观新疗法成本相对较低,能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做法简单,只须每隔2至3周注射一次。」他期望未来2至3年,将新技术应用在人类临床研究。
除免疫系统失调外,吕力为及其团队最近更就B淋巴细肥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初步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他期望能尽快将新技术应用于治疗糖尿病之上。
吕力为杰出的科研成果,于今年获裘槎基金会颁发「优秀科研者奖」,研究工作获得肯定。他指,港人对自体免疫疾病的认识不足,希望透过研究,加深大众对此病的认识,并减轻社会医疗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