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peptide mapping. Biochemistry 1979;18:301 [18] Klett RP,et,al.The acetylcholine receptor I.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macromolecule isolated from Electorphorus electricus.J Biol Chem.1973;248:6841 [19] Schwendimann B.Acetylcholine receptor-enriched membrane fragments from the electric organ of Torpedo marmorta.In:Aiji A,et al.ed.Enaymens,receptors and carriers of biological membrane:a laboratory manual.Berlini Springer.1984:159 [20] Chiappinell,VA.Toxins affecting cholinergic neurous.In:Boulton AB,et al,ed.Neuro methods.Vol 12:Drugs as tools in neurotransmitter research.Humana Press,Inc.1989:103 [21] Righetti PG.Isoelectric focusing of peptides.J Chromatogr.1978;157:243. [22] Lennon VA,et al.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a model of myasthenia gravis in rats and guinea pigs.J Exp Med.j1975;141:1365 [23]陈世铭,等.实验性重症肌无力症状与血清抗体水平的关系,上海免疫学杂志.1990;10:137 [ 24]同[ 23] [25]丁玄宙.剧烈运动造成的应激对某些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中国免疫学杂志.1987;(36):341 [26]毛庆武,等.某些药物对N-胆碱受体代谢的影响.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4;5:115 [27] Gajdos PH,et al.High-dose intravenous gammaglobulin for myasthenia gravis.L ancet.1984;1:406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74 [28]陈世铭,等.实验性重症肌无力与血清抗体、箭毒敏感性及肌电变化之间的关系.中华神经精神 科杂志.1991,24(,3):170 《中药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75 ( 一)略论脾胃学说 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重要的脏腑。历代医家对脾胃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各家对脾 胃的论述,是我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值得发掘整理提高。现就本人浅见作简单的介绍与 论述,以就正于同道。 脾胃的概念 中医的脾胃实质是什么?这个结论要等将来中西医结合大量研究后才能作出。若要 提个假设的话,笔者认为,从生理、病理来看,中医的脾胃应包括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与有 关的体液。若从治疗脾胃的角度来看,范围就更大,可以说,调理脾胃能治疗各个系统的某 些有脾胃见证( 甚或没有脾胃见证)的范围相当广泛的疾病。 主肌肉 主四肢 开窍于口 其与整体的联系荣在唇 其志为思 统血 足太阴( 脾经) 经络 足阳明( 胃经) 脾 五行—土( 脾为湿土,胃为燥土) 胃四时— 旺于四季之末( 又主长夏— 六月) 六淫— 湿 五味— 甘 与外界的联系五色— 黄 五臭— 香 五声——歌 五畜— 牛 五谷——稷 二学说探讨 《内经》论脾胃的功能 《内经》对脾胃功能的论述散见于各篇,现摘要列表如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76 散精于肝→ 筋 百脉 浊气归心→ 脉→ 肺皮毛阴 平 阳 秘 《内经》有些论述,看来较难理解,特别是与外界联系的部分。在脏象学说中,的确有 其牵强附会的地方,要逐步加以扬弃。但《内经》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脾胃建立在 脏腑经络系统中,这个观点已在医疗实践中反复证明确实行之有效。人与自然界的联系, 从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观点来看,也是合于辩证法的。至于其中有不尽不实之处,则可以 批判地继承。 《内经》论脾胃不止于此,但这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基础。 张仲景的脏腑经络论脾胃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提出“ 四季脾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