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治痿独取阳明”的认识
(一)治痿是否"独"取阳明
在《素问痿论》中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但在临床上"独"字是否指"只"或"单"取阳明,后世的理解不同,有人认为治痿只单取阳明.如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说"百体中随其不得受水谷气处,则不用为痿,治痿不独取阳明何哉?"观《内经》原文"独取阳明"源自"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若认为治痿只独取阳明,与后文的各补其"而各通其俞"及"各以其时受用的"各"字不相称.高士棕认为《内经》言:"独取阳明"是针对《灵枢根结篇》中所指太阳、阳明、少阳三者而言的,并不是说痿疾只单独取阳明。如《灵枢根结篇》云:“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故开析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阳明…”,即治痿非独取阳明之意。中医历来注重整体观,认为人体是有机的统一整体,一脏受邪,势必影响它脏而生病变,所以“治痿独取阳明”意是临床在取阳明,还应根据不同情况,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辨别虚实,审察逆顺,因时因人制宜,才知《内经》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