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病友之家自我治疗 → [分享]中里巴人关于胃经上的4个常用穴的用法

发表一个新主题 回复帖子您是本帖第 2449 个阅读者  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分享]中里巴人关于胃经上的4个常用穴的用法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大洋彼岸


经验值:2121

社区币:2111

发贴数:2005

注册:2008-06-28

体力值:120

状态:离线

查看大洋彼岸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大洋彼岸 把大洋彼岸加入好友 搜索大洋彼岸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大洋彼岸回复过的所有主题 发送电邮给大洋彼岸 访问大洋彼岸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经络穴位那么多,哪些是要掌握的呢?

全身主要经络12条,再加上奇经八脉,至于穴位,共有360多个,听起来就会让人望而却步,无从下手。其实,我们需要掌握的穴位总共也不过20几个。每天记住2个,十几天也就烂熟于心了。而正是这20几个穴位,在对付一般常见的疾病中却显示了出乎您意料的神奇效果。今天先说说胃经上的4个常用穴的用法。梁丘、足三里、丰隆、下巨墟。

对于急性胃痛或慢性胃痛的急性发作,马上点按梁丘穴有立时止痛的疗效。

   如果疼痛的位置偏于胃脘要再多揉足三里。

偏于小肠部位则多揉下巨墟。

若属于慢性胃肠病的治疗,丰隆穴则效果最好。

记住一点:按摩的穴位不敏感则无效。(可能有三个原因:1、穴位的位置找的不准确。2、病症与选穴不符。3、气血过于虚弱,无法传导到腿部穴位。)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1-10 21:23:18  IP:已记录



经验值:344

社区币:344

发贴数:266

注册:2008-10-31

体力值:99

状态:离线

查看雾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雾 把雾加入好友 搜索雾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雾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雾 访问雾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有图的话,可能更多的人看得更清楚哦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1-11 12:23:18  IP:已记录
大洋彼岸


经验值:2121

社区币:2111

发贴数:2005

注册:2008-06-28

体力值:120

状态:离线

查看大洋彼岸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大洋彼岸 把大洋彼岸加入好友 搜索大洋彼岸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大洋彼岸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大洋彼岸 访问大洋彼岸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百度搜索一下不是就有了吗。


此图片来自于:http://hi.baidu.com/007lizi/album/item/56e02f2239278dead7cae292.html (中医.经络)

[此帖子已被 大洋彼岸 在 2009-1-11 13:44:30 编辑过]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1-11 13:41:58  IP:已记录
大洋彼岸


经验值:2121

社区币:2111

发贴数:2005

注册:2008-06-28

体力值:120

状态:离线

查看大洋彼岸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大洋彼岸 把大洋彼岸加入好友 搜索大洋彼岸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大洋彼岸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大洋彼岸 访问大洋彼岸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46节:自己才是药师佛(21)      

 如果人身体五脏之间的气血是平衡协调的,便不会产生某脏偏旺上火的情况,因为五脏的功能既相互推动又相互制约,如果某脏腑气血偏旺,必然同时会有脏腑气血虚弱。导引法就是将那些气血过盛的脏腑的多余能量转化到气血衰弱的脏腑上。这种自身的转化没有能量的浪费,是人体无污染的绿色能源。  

     某朋友,男,46岁,突然头痛欲裂,服止痛药无效,找我急救。摸其脉,心脉旺,脾脉虚,正是牛黄清心丸的主治症。牛黄清心丸泻心火而转生脾土,取五行中"火生土"之意。一药而两治,能量转化而不耗费,是为导引玄机。当时手中无药,但"诸穴即是诸药",随手拈来,先按摩整条心经,以泻心火,然后点掐神门穴(输土穴),泻心火而转生脾土,同样是"火生土"。由深知心火旺、脾虚,脾经必"虚不受补",所以先点按脾经之大都穴(荥火穴),以便和心经顺接,然后点按脾经太白穴(输土穴)将心经之能量储藏于脾,此导引过程即告完成。前后5分钟,朋友头痛尽消,恍如做梦一般,整个治疗过程并没有揉任何头部经穴。  

      刮痧最适合治这些病 痧不是医者刮出来的,而是患者自己的气血所到之处而推出来的。正确的刮痧是无痛的,就像抓痒一样,感觉很舒服,出痧也很顺畅。若患者感觉刮的地方很痛,心里烦躁抵触,那刮的地方肯定不对,白白地耗费气血,而且出痧也不多。      

47节:自己才是药师佛(22)      

      中医治疗六法分别是:砭、针、灸、药、按跷、导引。砭为第一法,可见其地位的重要、应用之频繁。砭法又分为刮痧、揪痧、吮痧和刺络法。  

   刮痧虽然手法简单,但医理复杂,对经络走向、脏腑虚实不熟悉的人,很难正确地把握与使用。如果认为此种疗法有益无损则更是贻害不浅。请记住:刮痧是否出痧,不在于你刮的力度是否够大,而是在于患者的气血是否够足。痧不是医者刮出来的,而是患者自己的气血所到之处而推出来的。正确的刮痧是无痛的,就像抓痒一样,感觉很舒服,出痧也很顺畅。若患者感觉刮的地方很痛,心里烦躁抵触,那刮的地方肯定不对,白白地耗费气血,而且出痧也不多。  

  刮痧最适合皮肤、肌肉和关节的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等,疗效立竿见影,远胜于药物和针灸疗法。而对于脏腑病使用刮痧就有些力不从心、鞭长莫及了。          求医录 痧迷问: 刮痧是不是按照经络走向来?

中里巴人答: 一次不要刮那样多条经络,因为人体的气血有限,那样太分散战斗力了。最好得知哪条经络比较瘀滞虚弱,就主要刮那条经。一般刮痧都是从脖子往下刮,推拿一般都是从腰骶向脖子方向。不要拘泥于所谓的补泻手法和方向,那些都是花拳绣腿。按揉刺痛的地方用力可以强些就,等于泻了,酸或酸痛的地方有些虚,就力度小一些,等于补了。按摩穴位只是保持开关接通的方法,打开开关,有些刺激就成了,没必要一个劲地在那些地方按个不停。推个三四遍,5~8分钟就成了。腰背疼可以看看是哪个经的穴位,然后找到该经腿上的穴位进行按摩,腰疼多是按揉小腿上的承山委中。  

  :自己才是药师佛(23)      

  bxl2610问: 我看到有些书上说背为阳,腹为阴,冬季要养阴藏阳,所以冬季不要在后背刮痧和按摩。这种说法对吗?

中里巴人答: 此论只知其常,不知变通。秋收冬藏,确实不宜宣发、耗散。但若寒气束表,郁热难发,不及时用刮痧法解散,用按摩法疏通,则冬令难补,外冰内火,春必发病。  

  20. 随身携带好医生--刮痧、拔罐与按摩 刮痧是将粘着在血管壁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后再经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经过全身的循环,将刮出的废物从尿液排出。  

  刮痧会加速血液循环,对心脏是很好的锻炼,作为防病来用,安全有效。如想补肾,就光在肾俞穴拔罐;补胃呢,就在中脘足三里拔罐。  

  拔罐可补可泄。补呢,就是用罐数量要少,引气集中一处。  

  通常在外面拔罐时总是满后背都被拔上,那主要是将气血引入膀胱经,起到利尿排毒的作用。但这对于气血虚弱的人便大为不利了。  

  拔罐最棒的功能就是它的引血功能。  

  按摩一定要找准经络,穴位找不准慢慢来,离穴不离经就行。如果肚子上压着痛,你要看痛点压在什么经上,然后就按摩腿上相应经络的穴位就行了。胃经上压痛的就按腿上的足三里,脾经痛就按阴陵泉…… 敲打和按摩的作用是相似的,可以替代使用(例如敲胆经和胃经)。  

  许多人家里有拔罐、刮痧板,却不会使用,只好束之高阁。现在咱们就拿下来,擦一擦,准备派上用场。  

  很多人畏惧刮痧,觉得那是损伤皮肤的一种疗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误解的原由就是你没有亲自感受过,只是凭着视觉的经验,就像西医对中医的误解一样,拒绝实际的体会,只凭感观的成见。可当你真正刮过一次,且必须找个懂刮痧技巧的人来操作,你当时就会接纳这种方法,并连呼痛快。  

   

    至于什么时候刮痧,什么时候拔罐,从哪里刮起,拔多长时间等等许多问题,常常会困扰着大家。我这里就较为详细地讲解一下。  

  刮痧最好使的工具是刮痧板,再配上一瓶刮痧油,就全了。有人觉得刮痧只适合热症、实症,这真是"千古奇冤"。其实,刮痧补虚去寒的效果更妙。某人感冒发高烧,这时有人说,刮刮痧,去去火,于是就在后背膀胱经刮痧,痧一出,火就散了,大家认为是泻火了;其实是用体内的积热把后背的风寒赶走了,所以应该说是祛寒了。说祛火呢也对,但不是你所理解的那种光热无寒的火。  

  刮痧最善补虚,但补的不是气血两虚的虚,而是因瘀而虚的虚。举个例子,有个朋友的右手腕不知为什么一点劲儿都没有,甚至拿不起书包,手指还总是发麻。到医院,医生说可能是颈椎或者是脑神经的问题。可核磁共振都查了,也查不出个原因。于是来问我,我说:"手发麻说明气脉是通的,只是气至血未至。"手腕部缺少气血,怎么能有力量呢?但他本人并不是气血很弱的人,所以必有阻塞之处。我于是在他的右臂上仔细查找,发现他肘部天井穴上方有一点按下去痛不可忍,已经形成了一个硬结。他说,这地方两个月前踢球时曾摔伤过,当时没管它,疼了3天就不疼了,没想到变成了瘀滞。我在他的痛点及整个三焦经刮痧,当刮到接近手腕的时候,手已经运动自如了。      

49节:自己才是药师佛(24)      

  如果你身体太弱,还是要先培补一下气血再刮,否则是不爱出痧的。一定要清楚,痧不是你用刮板刮出来的,而是体内的气血顶出来的。所以当我们用力刮也不出痧的时候,那就是体内的气血没顶到那里,就别再白费劲了。  

  有人说,出痧就是人为地造成了血管的损伤,是毛细血管的破裂。其实,刮痧是将粘着在血管壁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后再经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经过全身的循环,将刮出的废物从尿液排出。值得一提的是,将血管壁的瘀血清除以保持血管的弹性和空间不会变小,也是西医的梦想,但是西医无法可施,或是说施不得法,只能用扩张血管的药或抗凝剂来保持管道通畅,从而来保障供血。为了不确定的瘀血而使整个血管的血液都被抗凝,这注定要改变血液的正常成分,并人为地造成易出血症状,甚至造成血管壁失去弹性而变硬。这就好比是我们家的白墙上有一个黑点,我们只要用湿布一擦就掉了,可我们却找来了高压水枪,把整个房间都冲刷一遍,搞得是墙皮脱落、房屋损毁,真是得不偿失呀!我们小小的刮痧板却能轻易地解决血管的瘀血,这可是世界医学难题,你不觉得这很奇妙吗?消灭苍蝇,一只苍蝇拍就够了,那些洋枪大炮都派不上用场。你愿意为了消灭屋里的一只苍蝇而用大炮把你家炸平吗?可我们在医院里却经常上演着这一幕而不知不觉,或无可奈何。  

  仍然会有些人心存顾虑:刮痧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呀?这小心是对的,有些人是不适合刮痧的。  

  心脏功能弱的人很容易晕倒,尤其是坐着刮时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一般会有心慌、头晕、恶心的症状。还有气血很虚弱的重病人不要刮,会白白耗费他的气血,这样的人刮出的瘀血不会被带走,出来的痧很久都下不去。  

  有皮肤病的人也先别刮,因为不知皮肤病的来龙去脉,有时会把内毒引出来却排泄不掉。  

  孕妇不要刮,安全第一。  

  癌症病人也不建议刮,会出现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  

  对于有出血倾向的人来说,刮痧是双刃剑,特效和危险并存,没搞清病因情况下也别刮。  

  6岁以下的小孩先别刮,可用捏脊替代  

  血压很高的人也先别刮。尽管刮痧对于高血压有特效,但特效的东西都不是平安药,如果不能确保安全,还是先回避风险吧! 总之,刮痧会加速血液循环,对心脏是很好的锻炼,作为防病来用,安全有效。  

  那什么时候拔罐呢?通常我们的肩膀很痛,用刮痧法,只要一出痧症状马上减轻;但有时刮了半天也不出痧,肩膀疼痛依旧,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病灶点很深,刮痧法触及不到;二是气血不足,体内的气血没有顶过来,瘀血就难以出来。这时用拔罐法可马上见效。病灶点深的,如果一拔很快出现黑紫印,那深层的瘀血就被拔出来了;如果还是罐下无痕,那就要耐心地在此处拔几天,每天10分钟,直到出现黑印为止。  

  拔罐可补可泄。补呢,就是用罐数量要少,引气集中一处。如想补肾,就光在肾俞穴拔罐;补胃呢,就在中脘和足三里拔罐。如拔的地方太多反而会将气血分散,达不到补的效果,会白白泻耗了气血。  

  通常在外面拔罐时总是满后背都被拔上,那主要是将气血引入膀胱经,起到利尿排毒的作用。但这对于气血虚弱的人便大为不利了。所以拔罐也是很有讲究的,不可莽撞行事。  

  拔罐最棒的功能就是它的引血功能。为什么?通过拔罐把好血引下来了,破损自然就被修复了。  

  你已知道了拔罐、刮痧的机理,手法还用我教吗?刮痧要顺着经络刮,最好是从上到下,这样比较顺手;刮板和皮肤保持45度以下的锐角,比较不痛。刮痧时最好能用上腰劲,这样会很省力。其实,自己去体会,手法是最容易掌握的。      

50节:自己才是药师佛(25)      

  拔罐操作方法也没什么严格要求,买个枪式的真空罐,省得再去点火。拔前可在皮肤上抹点润滑油,这样拔皮肤不会痛。拔的时间以觉得舒服为准,气血虚弱的就少拔一会儿。但是湿气较重的人很容易起疱(尽管起疱疗效更好),会影响洗澡和皮肤的美观,所以拔的时间不要太长,也不要拔得太紧。  

  再唠叨两句按摩吧。有人说,按摩的技法那么多,两句能说清吗?其实,从治病的角度来看,按摩中80%的手法都是花拳绣腿,何为补何为泻,我劝你大可不必去浪费时间研究这些,能够一招制敌,何必先摆出100种花架子呢?按摩一定要找准经络,穴位找不准慢慢来,离穴不离经就行。如果肚子上压着痛,你要看痛点压在什么经上,然后就按摩腿上相应经络的穴位就行了。胃经上压痛的就按腿上的足三里,脾经痛就按阴陵泉……这只是举例,临症还有更适宜的穴位可选。再说一句按摩的方法,痛点不明显的经络和穴位按摩效果差,就像风筝线断了或半路打结了,要多按摩敏感的穴位。还有,敲打和按摩的作用是相似的,可以替代使用(例如敲胆经和胃经)。  

  法门很多,真想再多告诉大家几招,但我怕说多了,有人就更迷惑了,就像服装店里的衣服,款式品种越多,我们就越难挑选。  

  求医录 sweet_windy问: 我的颈椎在大椎穴的附近有增生,按上去很痛,特别是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而且按摩这个痛点时我会打嗝,按摩师帮我按摩时说肩部的肌肉僵硬。像这种情况如何拔罐呢? 中里巴人答: 僵硬的地方就先别拔罐,一定要先揉开。肩上僵硬的地方要看看是哪条经,肩膀上边僵,肩下臂上必松弛无力,需在臂上的经络拔罐。上边揉下边拔,肩上的僵硬才可解除。  

  行者无牙问: 我通常是先刮痧,再拔火罐,这顺序上有讲究吗? 中里巴人答: 法无定法,您的方法也是其中一法。先把表层的瘀滞散掉,再把深层的瘀滞引出。很好! 碰就疼问: 我这几天按摩腿和脚部的穴位,很多穴位都很疼,按摩之后,第二天轻轻一碰就疼了,是不是按摩得太重、伤了经络了?

Jnc答: 不用害怕,只是瘀滞出来了,到了浅层,你可以减轻手法力度或休息一两天再按。  

  lucyxiaoyun: 现在我只要手有闲大脑有闲就是一个多动者,这里按按那里敲敲。三两天里就会在自己感觉不舒服的地方拔下罐。膀胱经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足三里、三阴交也会搞两记。夏天去过医院拔过火罐,背后都是暗红,想想办公楼的空调害怕得很。现在吃着老师建议的淮山粥,还有健脾胃的参苓白术丸、让人无忧的逍遥丸,放点保和丸备用着,还买了八珍丸。现在的我气色很好,白里透红,上楼轻盈,大家羡慕。  

  每年我的皮肤会发东西,尽管从不发在别人能见的地方,但是奇痒无比,总是会让我抓得不成样子,要到穿单服才会转好。读了老师的书后,今年一出苗头赶紧拔罐,拔出血水第二天就结了,第三天就差不多好了。  

  21. 小病的治疗只需蜻蜓点水 在我们生病时,如果饮食正常,二便调顺,就不用特别紧张,备一些常用的中成药就可以轻松解决。因此了解一些常用中成药的知识非常必要。  

  邻居家的李太太70岁了,一向身体不错,每天清晨去公园爬山、做体操。听说这两日得了重病,我便前去探望。  

  一见李太太,吓了我一跳,只见她两眼红肿得像两个桃子,眼睑被挤成一条细缝,已看不见东西了,还有脖子前面起满了暗红色密密麻麻的疹子。说去了医院看了内科、皮科、眼科,大夫也说不清是什么病,开了好几百块钱的药却毫不见效,急得老太太直哭。我把了一下脉,觉得脉象平和,不像有什么大病。又问了问大便、小便和饮食的情况,也都很正常。  

  我于是告诉她,没什么大病,不用着急,可能是吃了一些不洁的食物,又受了点热邪火毒。李太太听我这么一说,一下子想起来了:她一周前在早市买了一袋干虾米,回家吃后脖子上就起了许多芝麻粒大的小疙瘩。她也没当回事,就买了点皮炎膏抹上。前几天天气很热,她去参加老同事的聚会,在酷热的阳光下找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聚会的地点,结果当天晚上眼睛就肿起来了。我说:"这就和病因对上了。" 于是让她的家人帮她去买了一瓶扑尔敏,晚上睡前服一粒。然后再买了6袋补中益气丸、3袋防风通圣丸,一共花了10块钱。早晚各一袋补中益气丸合半袋防风通圣丸,3天后她眼睛的肿胀和脖子的疙瘩都消失了。   


第51节:自己才是药师佛(26)      

  补中益气丸能提升气血到达头面,以驱除毒邪。但如果只吃这一种药,皮肤的毒邪就会向外发。虽然也是一种排毒,但就会先肿得更厉害,然后溃脓而消,病人痛苦很大。防风通圣丸能清热、祛风、除湿、消肿,若吃一袋力较大,容易下行而祛脏腑之火,却难以上达头面,故用补中益气丸一袋载运半袋防风通圣丸直达病所,所以去病迅速。  

  不用特别紧张,备一些常用的中成药就可以轻松解决。因此了解一些常用中成药的知识非常必要。  

  中里巴人答: 这3个穴位对于您的情况可能会有帮助:一是膝盖附近的血海穴,一是大腿外侧的风市穴,还有一个是肘横纹上的曲池穴。哪个穴位较敏感就多刺激哪个穴位。另外,您若属于怕冷怕风的体质,就再吃点成药玉屏风颗粒;如属于燥热口渴的体质,就吃点防风通圣丸。  

  洁问: 感冒喉咙痒得要命,按哪个穴好呢?

sweet_windy答: 我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按摩
尺泽穴合谷穴,还有手背无名指和中指之间的咽喉反射区。效果很明显。  

  宝宝问: 老师好!前几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现自己从委中到承山一段的小腿淤青(想来想去想不出有外伤作用)。因我一直在实行一招三式,难道是身体在主动排毒吗?

中里巴人答: 这是经络调整的正常现象,不用太担心。  

  22. 举手投足皆治病--坠足功 其实,举手投足皆是功法,行动坐卧全可修炼。你大可不必弃易从难、舍近求远!  

  有的人手脚冰凉,有的人尿少水肿,有的人大便费力,有的人头晕脚软,有的人睡眠不实,有的人胸闷气短……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现在咱们就学习个简单的功法,将这些症状一扫而光。  

  这个方法并不难,且很有趣味。请听仔细:首先,需要你显出疲惫的表情,显出慵懒的神态,像是半梦半醒,没精打采,饿了一天没吃饭,腿上还绑着大沙袋。如果达到了这种精神境界,可以说您已经学会了80%。然后我们开始"跑步"--坠着沙袋跑步(可不要真绑上沙袋,全是意念),脚步异常的沉重,刚勉强抬起一寸又重重地落下;想停下歇歇,可后边还有人推着你,使你不得不一步挨着一步地向前"坠落"。全身各处的肌肉随着脚步的起伏而上下颤动,不由自主地颤动;两手自然下垂,也可稍稍弯曲,随意放于腰间两侧,手掌处完全的"肌无力"状态。此时所有意念全部集中在前脚掌,用意念往脚底加力,使每踏出一步都好像要把水泥地砸出个坑一样。千万记住,只许用意念使力,不可使肌肉用力,不要额外地做出用脚跺地的动作。要像铅球坠地,而不是铁锤砸地,把脚想成是"自由落体"就对了。  

  这样的"坠步"使你的全身完全放松,气血意念贯注于脚心,很快就会打通足底的肾经,起到迅速补肾的效果;而且前脚掌是肝、脾、肾经的交汇之所,又是心、肝、脾、肺、肾及胃肠的足底反射区,对增强脏腑功能极为有效。与金鸡独立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其利尿消肿、降气祛寒之效又远胜于金鸡独立。  

   每日在小区"坠步"500米,耗时10分钟,便可使身心状态大有改观,而且会令两脚从此不再冰冷,难道不值得感受一下吗?这只是个公式,当你自己做题的时候还会有更多的自己的体会、答案和收获。     

52节:自己才是药师佛(27)      

  如果我们多一分自信,便多一分灵感。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灵感的火花,只是通常人们认为那是幻影,而当别人拿着同样的火花点亮火把、又来照亮我们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对那亮光顶礼膜拜。  

  其实,举手投足皆是功法,行动坐卧全可修炼。你大可不必弃易从难、舍近求远!  

  读者文摘 书里的方法真不错!我原先只想到把双手想像成"肌无力",双手轮流用腰带动像甩草绳一样甩开,每只手都只要一分钟就可以达到麻、热、胀。可是对于脚我就没办法了。先生此计妙哉!

(Yangxin) 双手"肌无力"般地甩拍就是江湖传闻的"弥陀掌",也是好功法啊!另外,倒着走路锻炼肯定是前脚掌先落地,意念自然就会放在前脚掌了,那样专心走几百米也定会全身发热。不过这适合路上没人的时候走,安全。  

  (一堂) 俺就是"冰脚丫"的人,看了书后就试了试坠步功,真的很神奇。讲讲俺的感觉:先把身子放软,就是头也耷拉了,肩也耷拉了,手也耷拉了,闭上眼睛,觉得从脑后打了个寒颤一般,一股气向下流,一下就到了手指尖。想想老师是让意念在前脚掌,于是重新来过,脑中想着前脚掌,气流就从后背向腿的方向走,初时只能走到膝盖附近,试了几次后就能到达脚部了。走几步就不自觉地打个寒颤,慢慢地觉得双脚好似一个方方正正的冰块,如同刚从冰库里拿出一般还呲呲地冒着白烟。俺就拖着这个大冰块走啊走,感觉自己像个风雨中跋涉的路人。  

   23. 有一种升阳法可以让你在瞬间强壮起来 练铜头撞树法3分钟左右,你会有焕然一新的感觉。两脚分开同肩宽自然站立,或两脚一前一后成人字。想像面前有一棵两个人都抱不过来的大树。好,现在可以用你的铜头来撞树了。  

  这时你会觉得蕴藏的内力喷薄而出,源源不绝。浑身的虚弱疲惫感一扫而光。更重要的是勇气和自信心会在瞬间被激发出来。  

  气血不足、中气下陷,会产生很多病症,诸如气短乏力、头目昏沉、倦怠思睡、大便不畅、脱肛阳痿、脏器下垂等等。大家往往束手无策,但有一种健身法可以让你在瞬间强壮起来,这就是铜头撞树法听起来有些恐怖,我们的头都是肉长的,平时不碰它有时还隐隐作痛,还说要撞树,这是什么野蛮的锻炼法呀?其实这种方法既安全又简单,一学就会。  

  首先,试试自己的头是不是结实。把手攥成空拳,然后用中等力度去敲打自己的头部,大多数人会觉得头比较软弱、比较痛。好,咱们转换一下思想,加一点意念:大家都见过运动用的哑铃吧,最好是那种老式的、不能拆卸、一体的那种粗大乌黑的铁疙瘩,将这个铁疙瘩放大为我们头的形状和大小,并进一步将我们的脑袋想像成是这个实心的铁疙瘩。现在,还是我们那只攥着空拳的手,这次我们是用大脑这个铁疙瘩像铁锤那样去迎击柔软的手。这次我们敲打的力度、手法和第一次完全一样,但是我们改变了意念,结果会怎样?大多数人不会觉得头有痛感,而是觉得手有痛感,头瞬间变得坚硬了。  

  好,我们已经有了坚硬的铜头,现在我们可以撞树了。两脚分开同肩宽自然站立,或两脚一前一后成人字。想像面前有一棵两个人都抱不过来的大树。好,现在可以用你的铜头来撞树了。撞树的时候最好播放着有节奏的音乐,这样撞起树来更加轻松有力。树被你撞得摇摇晃晃,而你却越撞越来劲,头上已微微出汗。这时你会觉得蕴藏的内力喷薄而出、源源不绝,浑身的虚弱疲惫感一扫而光。撞完前面,撞左面,撞右面,撞后面,撞上面并把屋顶撞穿。整个撞击过程3分钟左右,你会有焕然一新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勇气和自信心会在瞬间被激发出来。这会令你大吃一惊。



[此帖子已被 大洋彼岸 在 2009-2-4 22:12:22 编辑过]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2-04 21:58:47  IP:已记录
风吹杨柳
 


经验值:129

社区币:129

发贴数:123

注册:2009-02-03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风吹杨柳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风吹杨柳 把风吹杨柳加入好友 搜索风吹杨柳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风吹杨柳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风吹杨柳 访问风吹杨柳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学习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3-11 11:04:12  IP:已记录
本主题共有 1 页 [ 1 ]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Powered by BBSxp /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0ms
晋ICP备075001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