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20 4版 医生论坛:前沿 编辑:吴卫红
眼外肌对不同疾病为何表现各异
眼外肌是一组在解剖和生理上都与其他骨骼肌不同的特殊肌肉,
其中各块肌肉对疾病的受累敏感性有所不同。在杜兴型肌营养不良症
中眼外肌不受累,然而在重症肌无力和线粒体肌病中又首当其冲。目
前不清楚为何眼外肌在不同疾病中受累情况不同,有人认为可能与同
种异型基因表达有关。为确定人类眼外肌的同种异型基因表达,Fisc
her等分析了人类眼外肌的转录情况,发现有338个基因在眼外肌和股
四头肌中的表达有差异,其中不乏一些代谢性和结构性的基因,如眼
外肌特异性肌球蛋白重链(MYH13)、血管和线粒体成分的相关基因
等。与肌肉形成、干细胞和凋亡有关的基因在正常眼外肌中有较高表
达,提示眼外肌中有充分的肌肉再生或形成,可能可以解释为其在杜
兴型肌营养不良症中为何不受累。
肌肉生长抑素长期缺乏后的肌肉再生
肌肉生长抑素(Myostatin)是一种较为保守并存在于许多物种
肌肉中的内源性抑制因子。在缺乏Myostatin的情况下,鼠、牛和人
的肌肉会出现大块增长。肌营养不良症小鼠模型mdx的前期研究中发
现抑制Myostatin可以改善肌萎缩。这使得人们有兴趣通过阻断Myost
atin来治疗人类的肌营养不良症。Wagner等为评价长期缺乏Myostati
n所造成的影响,采用了Myostatin基因敲除衰老鼠,研究中发现Myos
tatin基因敲除衰老鼠与对照鼠相比肌容积和肌力均更强,在遭受急
性和慢性损伤时肌肉再生迅速,一些反映肌肉再生的标志在这种小鼠
中均明显增加。
MuSK抗体阳性和阴性MG胸腺改变不同
Lauriola等研究了32名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阴性的胸腺形态学变化,
其中有12例肌肉特异性激酶(MuSK)抗体阳性,20例阴性;对照组为
30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的病人。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病人的
胸腺增生改变不同,MuSK抗体阳性MG病人的胸腺病理学改变较轻,此
结果不太支持该类病人的胸腺内致病机制。然而在35%的MuSK抗体阴
性的病人中可见明显胸腺增生,提示胸腺在此类病人的致病机制中有
一定作用。
环孢霉素治疗MG
Lavrnic等应用环孢霉素治疗52例经胆碱酯酶抑制剂、胸腺切除、
激素、硫唑嘌呤等治疗效果不佳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病人,疗效评价
采用平均残障评分系数(MD-SQ)来表示,MDSQ通过治疗前的平均残
障评分与治疗结束时的评分相比而得。MG病人组的MDSQ为53.3%,提
示病情有中度改善。具体分析病例发现8例(15%)病人没有改善,1
7例(33%)有中度改善,20例(38%)有明显改善,7例(14%)达
到完全缓解。最常见的副反应为血清CK增高(7例)、高血压(2例)、
牙龈增生(2例)、多毛(6例)、肌痛(10例)、流感样症状(10例
)。本研究表明环孢霉素对于严重难治性MG是安全有效的。
低剂量他克莫司治疗MG伴发浸润性胸腺瘤
他克莫司(FK-506)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它能通过阻断
钙神经素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特异性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在最
新一期Journaloftheneurologicalsciences中,日本香川大学Masago
Tsuk-aguchi等报道用他克莫司和激素联合治疗2例重症肌无力伴发
浸润性胸腺瘤、术后症状恶化的患者,结果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病例1为62岁男性,于2002年3月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术中发现胸
腺瘤侵犯左侧肺门。术后服用强的松龙30mg/d。术后3个月患者发生
肌无力危象。予丙种球蛋白(0.4g/kg/day×5d)治疗后,危象在10
天内改善,后以他克莫司3mg/d与强的松龙联合治疗。4个月后肌无力
症状完全消失。在其后随访的18个月中患者维持低剂量他克莫司治疗,
强的松龙减量至7.5mg/d,未出现症状复发。血他克莫司浓度在5.4~
6.8ng/ml之间,白细胞、肌酐和糖化血红蛋白无异常。病例2为28岁
男性,治疗情况大致相同。
他克莫司最早用于器官移植后的抗排异治疗,所需剂量大,可引
起感染、肾毒性和高血糖等不良反应。2001年他克莫司开始用于胸腺
切除术后对激素反应不佳的全身性重症肌无力患者,使这类患者达到
和维持临床缓解所需的剂量较小(3mg/d),所以没有上述不良反应
的报道。
作者认为低剂量他克莫司也许可以作为浸润性胸腺瘤术后单用激
素疗效不佳或出现危象者的首选联合用药。当然,还需要进行更大规
模的临床试验,来验证他克莫司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疗效。
(丁香园本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