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病友之家自我治疗 → 灸法的主要内容

发表一个新主题 回复帖子您是本帖第 2078 个阅读者  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灸法的主要内容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海蓝港湾
 


门派:全身派

经验值:681012

社区币:12847

发贴数:5978

注册:2005-01-12

体力值:3450

状态:离线

查看海蓝港湾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海蓝港湾 把海蓝港湾加入好友 搜索海蓝港湾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海蓝港湾回复过的所有主题 发送电邮给海蓝港湾 访问海蓝港湾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灸法的主要内容


灸法是以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穴位上烧灼或刺激,温经通络,调和气血而起到治病和保健作用的一种传统外治方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它一般可以分为艾灸和非艾灸法两大类。
艾灸法
用艾绒为灸治的材料,称艾灸法。艾灸方法有艾炷灸、艾条灸和灸器灸三种,以前两种常用,为介绍重点。
[艾炷灸法]艾炷灸法是指用艾绒制成的艾炷进行施灸的方法。艾炷又称为艾团,是一种用艾绒捏制成的上尖底平的圆锥体。施灸时,将艾炷放在穴位上,点燃其尖端,燃完一炷称为一壮。烧几个艾炷称为几壮。关于“壮”的含义,说法不一,如《东医定鉴》一书说:“着艾一壮,如人丁壮之力,故谓之壮”。艾炷有、小之分,小的像麦粒大,中的如黄豆大,大的可如蚕豆大。要根据病情轻重和体质强弱选择大或小的艾炷。一般说,体质强壮,初得病的用大艾炷;身体虚弱,久病的用小艾炷。艾炷灸法,临床上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1直接灸:就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穴区皮肤上施灸。它又按施灸要求不同,区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两种。
化脓灸:它是将艾炷用少许蒜汁或油脂粘贴于所选的穴位上,点燃后直至烧灭,使灸处皮肤烫伤,致使溃烂化脓成为灸疮,等愈合后成为疤痕。所以本法又称为疤痕灸。这一方法给病人造成痛苦较大,目前除少数较为顽固的病症外,已很少使用。
非化脓灸:又称无疤痕灸,本法现代使用较多。它也是直接将艾炷放在穴位上点燃至商病人觉得热烫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另换一炷再灸,直到灸满要求的壮数为止,灸后局部皮肤仅留有红晕。
2间接灸:它是指在艾炷和穴位皮肤间隔垫某些物品进行施灸,所以又称隔物灸。所隔的物品,多数属于中药,有的切成片、有的为药饼,有的研成药末。本法将艾灸与各种药物结合起来,广泛应用于各科疾病的治疗。常用的间接灸法有以下三种。
隔姜灸:将鲜老姜片切成厚为0?3厘米许的薄片,中心处用粗针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所灸部位施灸。病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略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直待皮肤出现潮红为止。本法多用于受寒腹痛、腹泻等症。
隔蒜灸:用独头大蒜切成厚为0?3厘米许的薄片,粗针刺数孔,放在预定的腧穴或其他施灸部位上,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每灸4~5壮,换去蒜片再灸,直至灸处潮红为度。大蒜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可将水泡以无菌针具刺破,涂以龙胆紫,以防感染。本法多用于瘰疬、痈疽、肿毒等。
隔盐灸:本法主要用于脐窝部(即神阙穴)施灸,所以又称神阙灸。先以洁净干燥细小的食盐填平脐窝,再放上艾炷施灸。为避免盐粒受热后爆炸,可在盐上放置姜片或药饼,再放艾炷施灸。本法多用于急性吐泻,腹痛等。
[艾条灸法]又称艾卷灸法,这种灸法最早应用于明朝。所谓艾条,是有绵纸或桑皮将艾绒理裹起来做成的圆筒状物。这也叫清艾条,有的在艾绒中掺入某些中药药粉,叫做药艾条。目前临床应用以清艾条为主。另外尚有利用其他材料制成的无烟或微烟艾条,但使用不广。艾条灸法有以下三种。
1温和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的部位,与皮肤的距离保持3厘米左右,使患者有持续的温热感而无灼痛的一种施灸方法。一般每穴灸3~5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即可。本法有温经散寒作用,适用于风寒痹证病人。
2回旋灸: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的皮肤保持3厘米左右的距离,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本法适用于面积较大的风湿痛、软组织劳损、皮肤病等。
雀喙灸:将艾条燃着的端,对准施灸的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喙食一样。一般每处灸约5分钟,适用于要用较强火力施灸的疾病。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6-04-20 20:48:25  IP:已记录
海蓝港湾
 


门派:全身派

经验值:681012

社区币:12847

发贴数:5978

注册:2005-01-12

体力值:3450

状态:离线

查看海蓝港湾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海蓝港湾 把海蓝港湾加入好友 搜索海蓝港湾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海蓝港湾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海蓝港湾 访问海蓝港湾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非 艾 灸 法
非艾灸法指不用艾绒作为施灸材料的一类灸治方法。包括热灸法和冷灸法两种。
[热灸法]它和艾灸法一样,也是采用温热刺激作用在穴位上达到治疗目的,但是施灸材料用的是其他物品。古代曾用过的桑枝灸、桃枝灸、竹茹灸、黄蜡灸等,现代用得较多的为灯火灸。
灯火灸又称灯草灸,它是一种用灯心草蘸油点燃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具体操作为:取一根长约10厘米的灯芯草,蘸取植物油并使它浸渍3厘米左右,点燃起火后,快速的对准腧穴一触即离开,这时可听到一声清脆的“叭”响。表示施灸已成功,如无此响声,宜重复施灸1次。灸后穴位区域皮肤可出现微黄,偶然起小泡,不需要处理。本法主要治疗某些小儿急性病症,如流行性腮腺炎等。
[冷灸法]又称天灸法,敷贴发泡法。它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直接敷贴于穴位或患部,使局部充血、潮红甚至起泡,产生与艾灸等温热刺激类似的效果。临床上用得较多的敷贴发泡药物有毛茛叶、斑蝥、白芥子、大蒜、旱莲草、天南星、威灵仙叶等。现介绍两种。
1白芥子敷贴法:将白芥子研成细末,用冷开水调和,敷贴在穴位上,冷灸时间约为2~4小小时,以局部充血、潮红乃至起泡为度。主要用来治疗面神经麻痹、关节痛以及配合其他药物敷贴防治哮喘等。
2大蒜敷贴法:大蒜捣烂成泥,取适量贴敷于穴位,敷灸1~3小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潮红、起泡为宜。用于急性喉炎、咯血和鼻出血等。
         灸法的适应范围
灸法主要有散寒温经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寒症、阳虚证及各种慢性疾病。灸法也可用于保健。具体应用的情况,我们将在治疗部分详细介绍。
灸法中以艾条用得最多,艾炷直接灸(主要是疤痕灸)不可用于面部、血管浅在部位及关节处。另外,对高热神昏、中风闭证病人等也不能用艾灸法。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6-04-20 20:50:51  IP:已记录
声声慢
 


经验值:270841

社区币:16211

发贴数:678

注册:2005-03-18

体力值:160

状态:离线

查看声声慢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声声慢 把声声慢加入好友 搜索声声慢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声声慢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声声慢 访问声声慢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隔姜灸能治小儿哮喘,是冬病夏治的一个方法。每年的从入伏那天开始,到末伏之间,共做十次。选大而多汁的老姜切片,艾条扯开在姜片上堆成小山型,压紧点燃。小儿府卧,姜片置其脊椎两侧(现在明白了,那应该是督脉)上下移动。感觉灼烫时,可加快移动速度或将姜片略提起,直待皮肤出现潮红为止。小心,千万别让艾末散落,以免烫伤。我儿子小时候每年冬天都咳嗽,自从用这个方法以后,好多了。

今天下午去 刘光宪(湖南长沙) ( 1 2 ) 那看门诊,很和蔼可亲的一个人,给我诊脉后,就说出了我的一些症状,医术确实令人佩服。开完药方后,又热情的教我雀喙灸,并给我提供了几个穴位: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非常感谢他。

[此帖子已被 声声慢 在 2006-4-20 23:11:18 编辑过]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6-04-20 23:09:46  IP:已记录
sairicai


经验值:2784

社区币:2774

发贴数:2382

注册:2005-03-30

体力值:140

状态:离线

查看sairicai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sairicai 把sairicai加入好友 搜索sairicai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sairicai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sairicai 访问sairicai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将这一帖整合进来http://www.9b01.net/zzjwl/ShowPost.asp?id=2314---------艾灸

[此帖子已被 sairicai 在 2006-5-5 14:08:55 编辑过]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6-05-05 14:08:29  IP:已记录
本主题共有 1 页 [ 1 ]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Powered by BBSxp /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0ms
晋ICP备075001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