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病友之家媒体新闻 → 请各位看看广东名医专家邓铁涛的谈论文章

发表一个新主题 回复帖子您是本帖第 1080 个阅读者  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请各位看看广东名医专家邓铁涛的谈论文章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刘润霖
 


经验值:40

社区币:40

发贴数:34

注册:2014-01-11

体力值:99

状态:离线

查看刘润霖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刘润霖 把刘润霖加入好友 搜索刘润霖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刘润霖回复过的所有主题 发送电邮给刘润霖 访问刘润霖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各位:附件是砖家在2011年4月14日在南方日报上的谈论——关于中医的谈论,能看出问题者,估计自己的病还有希望,看不出问题者,恐怕就麻烦了!相关附件

    补充阅读思考要点:一、中医姓“中”不姓“中”问题——岂不是中医是带有民族政治性的?既然是民族政治性的——岂能作为治病的科学?——科学是容不得半点民族政治色彩的——否则就没基准啦!二、他声称中医主要目标是防病,那岂不是目标是没病的健康人?比如文中所说的身体素质本来就经过精心挑选顶尖健康的航天员——就很有功效!而有病的人应该就不是中医的目标了!中国航天员是否都吃中药提高身体素质,谁能和航天员核实?三、他不是出资治好出院一个严重的重症肌无力小孩吗?真的吗?那么多重症肌无力患者是否都去找他呀?四、他声称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那岂不是患者信不信中医,政府重视不重视中医,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能否传承问题,而患者能否治好反倒不是主要问题了?此外,本人分别于82年、96年、99年吃过不少中药,进行过累计1年多的针灸,按96年物价折算医药费计算不少于10万块了,病虽然没治好,但我为“中医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做出不小“贡献”了!哪位患者如果有传承优秀文化的思想境界,那就好好用中医治病吧!——中医原来在权威砖家那里也不过如此的呀!呜呼哀哉也!

[此帖子已被 刘润霖 在 2014-1-17 12:39:3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刘润霖 在 2014-1-17 12:45:5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刘润霖 在 2014-1-17 13:07:5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刘润霖 在 2014-1-17 13:24:40 编辑过]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14-01-16 13:52:29  IP:已记录
mhj


经验值:138

社区币:138

发贴数:96

注册:2013-01-05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mhj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mhj 把mhj加入好友 搜索mhj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mhj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mhj 访问mhj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在哪里。打不开呢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14-01-16 22:57:58  IP:已记录
天山雪莲


经验值:22365

社区币:153380

发贴数:8100

注册:2007-06-13

体力值:710

状态:离线

查看天山雪莲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天山雪莲 把天山雪莲加入好友 搜索天山雪莲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天山雪莲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天山雪莲 访问天山雪莲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南方日报记者  陈枫  通讯员  胡延滨

    为抢救、弘扬中医药瑰宝,南方日报与广东省中医院、康美药业日前联合启动问道国医大师系列报道,得到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在全国中医药界引起强烈关注。

    今天,我们推出首期报道,邀请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邓铁涛与众弟子纵论中医之道,细说仁心仁术,传授养生之道。96岁的邓铁涛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一见到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就笑着说:我们是最佳拍档嘛,一口气谈了近两个小时。

    中医院不姓,和制度有关系

    吕玉波:这几年,从政府到民间对中医发展非常重视,老百姓对中医养生的热情很高。中医药发展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但业界对中医发展也不乏忧患之思。您见证并参与了近百年我国中医的发展历程,您觉得应该如何传承弘扬中医?

    邓铁涛:呵呵,我老了,先允许我跑跑题,先从以色列与吉卜赛的比较,谈谈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两个出名的民族。欧洲有一个流浪民族,叫做吉卜赛,还有一个是分布到全世界的犹太民族,最后复国了,建立以色列。

    我们作一个对比。据统计,诺贝尔奖金获得者2/3是犹太人;而吉卜赛是在大篷车上流浪的民族。两个民族为什么处境不同呢?据说,犹太人的儿童有三宝:第一宝就是熟读经典;第二宝是不阻碍儿童的创造力发展;第三宝,是教育儿童遵守规则。这就是犹太人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传统,造就了与吉卜赛完全不同的处境。这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们中国有5000年的优秀文化,中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传承意义重大。

    第二个问题,要谈到1982年的衡阳会议。衡阳会议讲什么呢?讲中医的特色问题。当时的卫生部长崔月犁同志是个西医,但他就看到了中医的前途和命运。他到一个中医院去,发现居然挂着中医科的牌子。他得出的结论是:挂着梅兰芳的牌子,唱着朱逢博的调子。就是中医院不姓了,改姓西了。这个问题是我们中医的死穴。这个死穴不点活,中医的命运就变成吉卜赛了。

    第三个问题,要讲毛泽东对中医的评价以及后来的情况。毛泽东对中医的评价是很高的,说中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情况怎么样呢?卫生部原副部长王斌1952年要中医学习西医、改造中医,毛主席把他免职了,要西医学中医。

    王斌是倒了,但王斌的思想幽灵啊还没有消失。这100多年来,中医的命运很坎坷。在民国时期,汪大燮不把中医列入教育系统,然后是余云岫要消除中医,到了王斌则要改造中医。到了1975年邓小平复出,他批的第一个文件是什么文件呢?是有名的“56号文件,要纠正中医乏人、乏术的问题。

    解放前中国4.5亿人,有50万中医。而前几年国家统计,中医只有27万。这不是乏人吗?乏术呢,就要考虑一下当前的中医院,到底中医治疗率、治愈率占什么地位,有多大的比重?据说,有一个中医高等院校的附属医院的心血管科,那个科主任居然说,心血管科已经开除中医了。你说,王斌思想已经肃清了吗?100年,中医打而不倒,靠的是中医的疗效。但是,如果疗效都变成西医的疗效,中医还存不存在呢?所以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要当以色列还是吉卜赛?

    我每天都看看报,现在提的是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现代化、大众化。如果拿这几个来看中医的话,都适合。什么叫做现代化?就是病人花很少的钱,承受很少的痛苦,把病治好了。就像一个骨折患者,用小夹板治疗的话,花钱又少,痛苦又少。不过医生就又累又赚不到钱;如果开刀的话,花钱很多,有可能早几天就可以走路,但最后还要把那块钢板拿出来。那到底哪个是现代化呢?所以应该要对现代化重新评价一下。

    但是,目前的制度对中医很不利。因为花钱少,病人痛苦又少,但是医院赚不到钱。因此,中医院不姓,和这种制度也有关系。所以谈医改,要推广中医、发展中医,病人支出既省钱又合理,中医院能存活,就要从制度上支持中医,发展中医就是最大的医改。

    航天员请老中医调理,落后原来是先进

    邹旭:您如何看待中西医的差别?

    邓铁涛:从学术上来看,西医学是生物医学,它在哲学思想上是原子论。中医学是以人为本的医学,是充满了辩证唯物思想内涵的医学。西医学的方法论是白箱论,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很迷人,很吸引人,而且承认那才是道理。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是黑箱论,不断地输进信息,反馈信息,然后得出来的。你看张仲景没有解剖病人、死人,但是他知道脾脏有免疫功能, “四季脾旺不受邪。而中医学的方法论呢,是实践论,神农尝百草嘛,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地提高。

    比如说砭石,用石头刮刮就能治病,有什么道理啊?以前的确说不出来,只能说是经络的道理。到了21世纪,我的朋友、物理学家谢南柱请了地质学家去分析山东砭石,原来是方解石类,内含二三十种成分,当它加温的时候,能够放出低频的红外线,刮的时候能发出超声波。人们认为落后的东西,原来它是先进的。

    你看外国的航天员上天,不是有一种叫做航天运动病吗,发病率是50%。航天部门请王绵之老中医去给航天员治未病,给他们调理身体,结果航天员上天回来,一个个能够自己走出舱,外国的航天员出来心跳每分钟100多次,我们的航天员,心跳基本上前后一样。谁的功劳啊?中医的功劳。

    又如2003非典,广州中医介入早,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不仅退热时间短、没有反复,而且患者恢复好,平均住院日短,没有后遗症。香港还特别邀请广东省中医院的专家前往香港援助,开中医药进入香港公立医院的先河。显著的疗效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建议治疗SARS可以使用中医药。

    现在要重温四大经典,四大经典是根

    南方日报:您刚才谈到中医西化的问题,现在有些中医博士不懂黄帝内经,年轻中医不信中医疗效,怎么弘扬中医?

    邓铁涛:中医的科学发展观,我认为:四大经典是根,这条根很重要。而过去我们的教育呢,就把这四大经典贬低为选修课,二三十个课时就学完了。我们现在走到医学最前沿的是什么?是上工治未病。这几个字来源哪里啊?来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啊。我们就把世界医学的第一道防线,从医疗医学提高到健康医学。我们的目标不是治病,而是防病,使人人健康。你看,谁的水准高啊?

    我们现在要重温四大经典著作,整个《内经·素问》都是以名篇的。张仲景的书是《伤寒杂病论》,金元时代的《脾胃论》、《瘟疫论》,到了清代的《温热论》,所有的书都叫论,都是提高到理论高度的。所以四大经典是根,各家学说是本

    还有一句,临床实践是生命线,因为医学是应用科学,治不好病,你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啊?回顾我们这二三十年来的博士生、硕士生培养,到底有多少是在临床上得到提高的,有多少是通过让白老鼠点头得到证书的,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医这个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这一代不能去发扬它,那就说明我们这一代是笨蛋。如果我们这一代把中医丧失了,那我们是罪人!

    中国与世界双向接轨,从中医开始

    吕玉波:邓老,我们能请到10多位国医大师打破门户之见,来岭南带徒弟,关键是您的号召力。当时我们医院最大的困难和困惑是怎么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您的建议是:关键在人才,要培养一批信中医、有本事的铁杆中医。您当时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呢?

    邓铁涛:我写过一本书,提出了师带徒的传承工作,得到了人事部、卫生部的同意。所以,第一期班就从1990年开始了,500个老中医,一个人带两个。我说学我者必须超过我。到了2001年前后才办到第三届。我认为,要进一步加强传承工作。我就把在我心目中能担当此重任的老中医请过来,我只用了一句话说服他们,就是毛泽东说的伤其九指,不如断其一指。所以,就以省中医院为一指,就断这个。结果断成功了,我和吕院长聘请了一批老中医,他们就开始来广东带徒了。

    我提出了集体带,带集体,光带两个徒弟还不行,必须把这批徒弟看成一个整体,打破门户之见。这些学生、徒弟还要带七年制的研究生。其实这就是中医的研究生教育,就是中国版的研究生教育。有些人有崇洋思想,总说要与世界接轨。我提出要双向接轨,从中医开始。现在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习中医,全世界都推广我们的针灸,我的学生五大洲都有。

    南方日报:所以您多次说吕玉波院长是您的最佳拍档。

    邓铁涛:我提的意见,吕玉波院长几乎都同意,而他做起来比我所想的要更好,所以,最后的结论——我们是最佳拍档。

    治末病重要

    治未病高明

    吴焕林:邓老,从1998年开始,就跟着您在心脏中心查房。您说,要逐渐过渡到用保守疗法,尽量少损伤病人。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很多病人不一定要做手术,西医的研究也在慢慢地走这条路,他们从大创伤变成微创,慢慢地变成无创,检查手段也会不断地更新到无创,所以,您说的世界医学潮流最终要向我们这种理念靠拢,我们是看得到它的变化的。

    邓铁涛:其实西医所讲的保守疗法是先进的。你刚才讲的大手术不如微创,微创不如无创,哪个才是保守呢?西医是擅长治末病的,所以世人看到他能治末病,就说这个医生高明。而中医善于治未病,你的病还没有发生就给你治好了。一横之差,一上一下,是个分水岭。

    中医应该走的是治未病的道路。根本没有人患冠心病了,那介入又有什么用,手术不是更麻烦吗?西方很早就讲亚健康,这个词不科学,就像戴着个帽子,整天想着我是亚健康,形成心理疾病,就真的得病了。我说治未病,就是说你没病,我帮你调理调理,那病人会选择谁呢?我是治未病,你去治亚健康

    从养生看奥运会

    追求极限不可取

    杨志敏:邓老,我们现在治未病,通过调整脏腑功能的平衡来完成自我康复,让系统出现一个稳态。每个人都追求长寿、追求健康,您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实践者,有什么建议呢?

    邓铁涛:人是动物,整天不动就会生病,但是动得太过也会生病,所以要适当地运动。现在全世界都追捧奥运会,但是如果从养生学的角度来看,奥运会不值得提倡。它追求超限、极限,美国有个运动员不就是打排球死在场上吗?刘翔不是也治疗脚跟大半年了吗?所以,西方的东西,我们要思考地接受。我看农民运动会,很多很有意思。要真正对健康有好处才行。

    吕渭辉:1999年作为医学生的第一堂课就是您给我们上的,印象非常深刻。您提出要读经典。作为年轻医生,怎样可以从经典里获益更多?

    邓铁涛:经典的确是个大洋洲,里面藏着很多宝贝,我们要尽量学习它。就拿我来说,我就没学好子午流注和五运六气学说。因为我过去有错误的想法,认为在清代已经反对运气学说了,现在来看运气学说还是值得研究的。我建议你读一读。

    子午流注就是哪条经脉对应哪个时辰流注,11点到1点是胆经,1点到3点流注到肝经,3点到5点是肺经,5点到7点是大肠经。航天部俞梦孙院士研究飞行员与睡眠的关系时,证实了上述子午流注的规律,并创造了航空人员的睡眠检查法,很有意义。

    ■杏坛逸事

    邓铁涛一生为中医呐喊多次上书中央,保住中医命脉

    ◎仁心仁术患儿被绝望父母拔管,邓老赶去救命

    20034月,湖南安乡12岁男孩林林罹患世界顽疾——“重症肌无力,上了呼吸机后被告知救治无效。打听到邓铁涛擅治此病,林林的父母变卖房产,带着筹得的1万元钱来到广州。经过5天治疗,病情虽有好转,但钱已花光。417,绝望的父母冲入重症监护室,拔下了林林身上的呼吸机套管和氧管。

    听到消息后,当时已经87岁的邓铁涛立即赶往病房,林林已奄奄一息。邓铁涛翻开被褥,发现孩子骨瘦如柴:小孩瘦成这样,单靠药物哪能起作用?老人马上拿出带在身上的5000元钱,叮嘱护士长:快到营养室买鼻饲食物,要保证每天所需能量,有胃气才有生机。

    他又对科主任说:重上呼吸机,费用我先垫。邓铁涛为林林免费提供中药强肌健力口服液鼻饲,再三嘱咐医护人员要加强护理,给林林吸痰除痰,翻身拍背,清洁口腔,适当增加饮食量等。邓铁涛还请香港的朋友帮林林付清医药费。孩子终于得救了,同年69日出院,其父母双双下跪以表感谢。

    ◎学术观点以五脏相关替代五行学说

    邓铁涛治学,从脾胃论治,挑战世界难题重症肌无力,益气除痰治冠心病,提出五脏相关学说

    对于中医五行学说,现代人往往认为太玄乎,邓铁涛提出可以更加具象的五脏相关学说,替代五行学说。2005年,他以88岁高龄,担任国家“973”课题首席科学家,领衔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五脏相关学说内涵为:在人体大系统中,心、肝、脾、肺、肾及其相应的六腑、四肢、皮毛、筋、骨、脉、肉、五官七窍等组织器官分别组成的五个脏腑系统,相互依存促进与制约。

    ◎大医精诚我帮你看病,你要救中医

    邓铁涛一生,为中医呐喊。他在全国中医界地位尊崇,与其著名的几次上书有关。

    1984年,邓铁涛在为徐向前元帅做保健时提出我帮你看病,你要救中医。他以一个普通中共党员中医的名义,写信给中央领导,胡耀邦作了认真解决好中医问题的批示。此后不久,国务院同意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第二次是1990年,国家精简机构,中医药管理局可能受影响。邓铁涛当即联合全国其他七位著名老中医一起上书。最终,中医药管理局被保下来了。这就是中医界著名的八老上书事件。

    1998年,全国又刮起了一股西医院校合并中医院校的风潮。邓铁涛忧心忡忡,再次和其他老中医一起上书朱镕基总理。后来,合并风刹车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他又给胡锦涛总书记写信,建议中医介入抗非典。一周之后,他接到当时的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的电话:您的信,总书记已经收到了,还作了批示。谢谢您!

    ◎养生之道每天打八段锦,冷热水交替洗澡

    邓铁涛在谈起养生之道时说,要谨记中医药食同源的道理,不要偏食。他一周之中有两餐吃粥、吃馒头,或吃南瓜、番薯。饮食不过咸,养成淡食习惯。每周用猪横脷煲一次淮山汤,预防糖尿病。老年人不宜跑步,宜每天闲庭散步30分钟,称之为医疗步行。邓老至今每天下午定时围绕着住的楼房悠闲散步六个圈,早上必练八段锦

    平时吃啥保健秘方?邓老笑答:养生保健之真谛,在于调节脏腑阴阳之平衡,治其根本。偶然或服中药,或炖服人参10克、陈皮1克、三七片六克,补益而不腻。

    他说,我冲凉有个秘方,冷热水交替,但不是绝对的冷和热,是相对的冷热交替,时间约10分钟左右。这样血管的收缩扩张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样,改善微循环,提高防病能力。

    ◎吕玉波(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省中医药学会会长)

    ◎杨志敏(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

    ◎邹旭(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邓铁涛弟子)

    ◎吴焕林(广东省中医院心脏科主任,邓铁涛弟子)

    ◎吕渭辉(广东省中医院心脏科青年医生,博士)

    纵论中医之道,邓铁涛一口气谈了近两个小时。

    本版图片

    曾强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14-01-17 00:50:23  IP:已记录
刘润霖
 


经验值:40

社区币:40

发贴数:34

注册:2014-01-11

体力值:99

状态:离线

查看刘润霖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刘润霖 把刘润霖加入好友 搜索刘润霖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刘润霖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刘润霖 访问刘润霖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请问天山雪莲,你是医生吗?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14-01-19 11:39:16  IP:已记录
天山雪莲


经验值:22365

社区币:153380

发贴数:8100

注册:2007-06-13

体力值:710

状态:离线

查看天山雪莲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天山雪莲 把天山雪莲加入好友 搜索天山雪莲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天山雪莲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天山雪莲 访问天山雪莲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我的肌无力病人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14-01-19 13:38:18  IP:已记录
本主题共有 1 页 [ 1 ]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Powered by BBSxp /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1000ms
晋ICP备075001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