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病友之家我的治疗 → 艾灸疗法辅助治疗重症肌无力

发表一个新主题 回复帖子您是本帖第 10224 个阅读者  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艾灸疗法辅助治疗重症肌无力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并肩战斗
 


经验值:282

社区币:282

发贴数:262

注册:2008-11-27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并肩战斗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并肩战斗 把并肩战斗加入好友 搜索并肩战斗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并肩战斗回复过的所有主题 发送电邮给并肩战斗 访问并肩战斗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自从我老公在去年年底得了重症肌无力之后,就一直坚持针灸治疗,每周去三、四次,的确有一定效果,尤其是早上刚针灸完之后,一上午都能明显感觉到轻松,但是到了下午就不行了。后来给他针灸的医生教我们在家自己用艾灸,这应该算是物理疗法吧,简单易行,又没什么副作用,针灸医生说:过去治病讲究的是1灸,2针,3用药(后来我在网上看到的说法是1针2灸3用药,呵呵,不管怎么说,针和灸都是排在药前面的)。试过之后感觉效果不错,现在我们每天都坚持灸1个多小时。

我爱人是全身型的,四肢症状较重,腿脚冰冷,怕风,走路困难,体质虚寒,没得病之前就特别怕冷,艾条熏烤穴位的时候很舒服。所以我觉得艾灸疗法可能比较适合这种虚寒体质的病友,我非常想把艾灸疗法介绍给大家,不方便去针灸的病友也可以试试艾灸。最近我买了两本艾灸治疗方面的书,现在我把其中有用的部分摘录出来与大家分享,如有版权问题,请多包涵。在病症的治疗方面,我分别从两本书上摘录了“痿证”和“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考虑到感冒会加重病情,MG病人又不能随便吃药,所以又选了个“感冒”,如有病友需要其它病症的灸疗方案请在下面留言。

我爱人的针灸医生告诉我们的灸疗穴位是: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太溪,采用温和灸,每穴灸10分钟。

我们使用的艾条是无烟艾条(其实也有一点烟),也试过纯艾草的,烟太大,气味也不好,难以忍受。

 

有关穴位和经络方面的知识,请参考雪莲姐提供的网页:

http://www.mifang.org/am/pic/  人体穴位图

http://www.rentijingluotu.cn/  人体经络图

 

[此帖子已被 并肩战斗 在 2009-3-9 11:15:55 编辑过]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3-09 10:49:31  IP:已记录
并肩战斗
 


经验值:282

社区币:282

发贴数:262

注册:2008-11-27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并肩战斗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并肩战斗 把并肩战斗加入好友 搜索并肩战斗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并肩战斗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并肩战斗 访问并肩战斗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一、什么是艾灸疗法

灸法又名灸疗。它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的一种外治方法。艾灸疗法是灸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它是以艾绒作为施灸原料。
灸法是以经络、脏腑理论为指导,“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故灸法是针灸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


二、灸法的起源和发展

三、施灸的原料及制作

1. 灸的原料:灸的主要材料,古今均以艾叶为主。关于艾叶的药性,其性味苦、辛、温;归于肝、脾、肾经。其作用非常广泛,可以引用文献中的记载来概括。《本草备要》中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神灸经论》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说明艾叶作为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等作用。艾,既有易点燃的特点,火力温而不烈,烟气香而宜人,又有治病引经的功能,所以艾是灸用的理想材料。


2. 艾绒的制作: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写道:“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则易伤人肌脉,”这就是说,选择艾叶时间越长越好。每年3-5月,采集新鲜肥厚的艾叶,放置阳光下曝晒干燥,然后进行碾压,筛去灰尘、粗梗及杂质,反复多次,即成柔软如棉的艾绒。艾绒依加工程度不同,分粗细几种等级,直接灸要用细艾绒。贮藏时放入干燥容器内,防止潮湿和霉烂。每年当天气晴朗时要重复曝晒几次。发生霉烂的艾绒,应丢弃不能使用。

 

[此帖子已被 并肩战斗 在 2009-3-9 10:58:17 编辑过]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3-09 10:51:39  IP:已记录
并肩战斗
 


经验值:282

社区币:282

发贴数:262

注册:2008-11-27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并肩战斗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并肩战斗 把并肩战斗加入好友 搜索并肩战斗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并肩战斗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并肩战斗 访问并肩战斗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四、灸法的种类及方法


    1. 种类:灸法种类繁多,发展到明清时,仅灸用的原料就有近20种,直接灸和隔物灸的灸治方法达40余种。常用的、易行的灸法如下: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3-09 10:53:13  IP:已记录
并肩战斗
 


经验值:282

社区币:282

发贴数:262

注册:2008-11-27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并肩战斗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并肩战斗 把并肩战斗加入好友 搜索并肩战斗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并肩战斗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并肩战斗 访问并肩战斗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2. 方法:根据种类的不同,有不同的灸法,现将常用的灸法介绍如下:
(1)艾炷灸
将艾绒做成一定大小之圆锥形艾团,称为艾炷。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方法,称为艾炷灸法。直接置于皮肤上的称为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的称为间接灸。艾炷制作的方法,一般用手指搓捻。做时先将艾绒置于手心中,用拇指搓紧,再放在平面桌上,以拇、食、中指捻转成上尖下圆底平的圆锥状。如捻成麦粒大者为小炷,若搓成蚕豆大者为大炷,搓成黄豆大者为中炷。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叫做一壮。
艾炷的形状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各异。一般而言,用于直接灸时,艾炷要小;用于间接灸时,艾炷可大些。

[a]直接灸:又称着肤灸,古代称为“着肉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这是灸法中最基本、最主要而常用的一种传统灸法。古代医家均以此法为主,现代临床上也常用。根据病情的需要,施灸的程度不同,分为非化脓灸、发泡灸和化脓灸三种:


非化脓灸:施炙时多用中、小艾炷,可在施灸穴位的皮肤上涂少许石蜡油或其他油剂,使艾炷易于固定,然后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用火点燃艾炷尖端,当患者有灼热感时,用镊子将艾炷夹去,再更换新艾炷施灸,以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灸治完毕后,可用油剂涂抹,以保护皮肤。此法适用于一般虚寒症及眩晕、皮肤疣等。


发泡灸:用小艾炷。艾炷点燃后,待病人感到发烫后再继续灸3-5秒钟。此时施灸部位皮肤可出现一块比艾炷略大一点的黄斑,隔1-2小时后,就会发泡,不需要挑破,任其自然吸收,短期内留有色素沉着,无瘢痕。此法适用于哮喘、肺结核、瘰病和肝硬化腹水等。


化脓灸:又称瘢痕灸,用小艾炷。先在需灸的穴位皮肤上涂以少量蒜汁,然后将艾炷置其上,用火从艾炷的顶尖轻轻接触点燃,使之均匀向下燃烧,待艾炷燃至底部,再易新炷,灸至预定壮数后,用消毒纱布盖好,然后用胶布固定,以防感染。通常灸后局部起一小水泡,3-5天后在灸处开始化脓,约30-40天后,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有瘢痕。此法多用于背部及四肢穴位,禁用于面部。由于灸后留有瘢痕,灸前须征得病人的同意和合作。


化脓灸是良性刺激,能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灸疮化脓属于无菌性,勿须顾虑,这和一般疮疖或创伤性炎症不同,只要化脓面不弥漫扩大,可以连续施灸。适用于哮喘、慢性胃肠病、体质虚弱、发育不良、慢性支气管炎等。

 

 

[此帖子已被 并肩战斗 在 2009-3-9 10:58:52 编辑过]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3-09 10:54:59  IP:已记录
并肩战斗
 


经验值:282

社区币:282

发贴数:262

注册:2008-11-27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并肩战斗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并肩战斗 把并肩战斗加入好友 搜索并肩战斗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并肩战斗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并肩战斗 访问并肩战斗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b]间接灸:又称隔物灸,指利用其他药物将艾炷和穴位隔开施灸,这样既可避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又能借间隔物之药力和艾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取得更大的效果。现将几种常用的隔物灸介绍如下:


隔姜灸:用姜片作间隔物灸。生姜辛温无毒,能开发通散,调和营卫,散寒发表,祛痰下气,消水化食,调中畅胃,开宣肺气。用厚约2分许的生姜一片,在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如病人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用镊子将姜片向上提起,衬一些纸片或干棉花,放下再灸,或可用镊子将姜片提举稍离皮肤,灼热感觉缓解后重新放下再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此法简便,易于掌握,一般不会引起烫伤,可以根据病情反复施灸,对虚寒病证,如腹痛、泄泻、关节疼痛等,均可采用。


隔蒜灸:用蒜作间隔物。大蒜辛温,能去寒湿,破冷气,健脾开胃,消谷化食,消肿化结止痛。临床上以独头紫皮大蒜为良,用独头大蒜切成分许厚的薄片,用针穿刺数孔,放在穴位或肿块上,(如未溃破化脓的脓头处),用艾炷灸之,每灸4-5壮,换去蒜片,每穴一次须灸5-7壮。大蒜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将水泡以无菌操作刺破,涂以龙胆紫,可适当贴敷保护,以防感染。目前临床上多用来治疗肺痨、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疖。近来有人主张用来治疗癌肿、流注、蛇虫咬伤等。


另有一种名称为铺灸或长蛇灸,其方法为大蒜500克,去皮捣成泥状即蒜泥,让患者俯卧,在其脊柱正中,从大椎穴到腰俞穴铺敷蒜泥一层,约2分厚,2寸宽,周围用棉纸封固,用中艾炷在大椎穴至腰俞穴点火施灸,不计壮数,直到患者自觉口鼻中有蒜味为止,移去蒜泥。因蒜泥和火热的刺激,背部正中多起水泡,灸后须休息一段时间。民间常用此法治疗虚劳顽痹等证。


隔盐灸:用于脐窝部(神阙穴)施灸。操作时用食盐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放上姜片以避免食盐受火爆起引起烫伤。若患者脐部凸起,可用水调面粉,搓成条状围在脐周,再将食盐放入面圈内隔姜施灸。本法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证,具有回阳救逆之功。


附子灸:用附片作间隔物,或用附子药饼作间隔施灸。药饼的制法,将附子切细研末,用黄酒适量调和作饼,约2-3分厚,放在穴位上,上置艾炷施灸,饼干换新,以肌肤红活为度。由于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补火之功,故用来治疗各种阳虚病证。本法对痈疽初起、疮疡灸溃不愈、阳痿、早泄等症最为有效。如外科中的疮毒窦道盲管,久不收口,或既不化脓又不消散的阴性虚性外证,可在患处选取适当部位施灸,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有利于疮毒的好转。


胡椒灸:用胡椒饼作间隔物。胡椒辛热,有温中散寒之功。将白胡椒研末,加适量白面粉,用水调和制成圆饼,约1分厚,中央按成凹陷,内置药末适量(丁香、肉桂、麝香等),上置艾炷灸之。每次用艾炷5-7壮,以觉温热舒适为度。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及局部麻木不仁等。
艾炷灸是古代最常用的灸法。

 

 

[此帖子已被 并肩战斗 在 2009-3-9 10:59:29 编辑过]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3-09 10:56:29  IP:已记录
并肩战斗
 


经验值:282

社区币:282

发贴数:262

注册:2008-11-27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并肩战斗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并肩战斗 把并肩战斗加入好友 搜索并肩战斗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并肩战斗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并肩战斗 访问并肩战斗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2)艾条灸
将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灼的方法,又称艾卷灸法。根据艾条灸的操作方法,分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种。

温和灸:将已点燃之艾条,用右手的拇、食、中三指挟住,对准施灸部位,距0.5-1.0寸进行熏灸,固定于应灸之处,不要移动,一般每穴5分钟左右,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灸时患者自觉有一股温热暖流直透肌肤深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对于昏厥或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和小儿,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旋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生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汤伤。此法具有温通经脉,散寒祛邪的作用,适宜治疗一切虚寒症,为艾条灸之补法。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3-09 11:02:12  IP:已记录
并肩战斗
 


经验值:282

社区币:282

发贴数:262

注册:2008-11-27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并肩战斗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并肩战斗 把并肩战斗加入好友 搜索并肩战斗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并肩战斗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并肩战斗 访问并肩战斗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雀啄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的患处,类似小鸟食一样,一起一落,忽近忽远的方式进行施灸。每次起落艾条与皮肤的距离约2-3厘米,时间一般为5-10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此法具有兴奋作用,适宜小儿疾病及急症抢救,为艾条灸之泻法。
回旋灸:将艾条一端点燃,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1寸左右的距离,平等往复(类似熨衣服)进行回旋施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时间为20-30分钟,适宜治疗风寒湿痹、神经麻痹和广泛性皮肤病等。为艾条灸之泻法。

艾条施灸须注意以下几点:艾绒易燃,在施完艾条灸后务必将艾条熄灭,避免引起火灾;艾条积灰过多时,则须离开人体吹去灰后再灸;施灸时应注意火与皮肤距离,切勿烧伤皮肤。如出现烫伤起水水泡时,不必作任何处理,待水泡自行吸收。大水泡则用消毒注射针头刺破,放出液体,再涂上龙胆紫,外用消毒纱布固定即可。
艾条灸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灸法。

(3)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要施灸的疾病。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尽为止,或在针柄上套置一段约1-2厘米的艾条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采用本法施灸时,应防止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当艾绒或艾条段燃尽后,还有一些余火,此时最易脱落造成烫伤或烧坏病人的衣物。可在施灸穴位周围垫上一厚纸片,就能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

(4)温灸器灸
这是利用特制工具施灸的一种方法。这种特制的金属灸具称为“温灸器”或“灸疗器”。温灸器的式样很多,大都底部均有数十个小孔,内有小筒一个,可以装置艾绒和药物。使用温灸器时,先将艾绒和药末放入小筒内燃着,然后在拟灸的腧穴或部位上来回熨烫,以局部发热红晕,病人感到舒适为度,一般每穴灸15-30分钟。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3-09 11:03:42  IP:已记录
并肩战斗
 


经验值:282

社区币:282

发贴数:262

注册:2008-11-27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并肩战斗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并肩战斗 把并肩战斗加入好友 搜索并肩战斗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并肩战斗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并肩战斗 访问并肩战斗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五、施灸的体位选择和施灸顺序

1. 体位选择
施灸时要求病人的全位宜平正舒适,这不仅有利于准确点穴而且还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过程的顺利完成。常用的体位姿势有以下5种:
(1)仰靠坐位:适宜头面、颈前和上胸部的穴位。
(2)俯伏坐位:适宜头顶、颈项和背部的穴位、
(3)侧卧位:适宜侧身部以及腰背部的穴位。
(4)仰卧位:适宜胸腹部以及足三阴经和阳明经的穴位。
(5)俯卧位:适宜背腰部以及足太阳经的穴位。
总之,要求患者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的腧穴充分地暴露,艾炷放得平稳。
2. 施灸顺序
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施灸壮数先少后多。
按这种次序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如不按顺序,先灸下面,后灸头部,病人往往有面烘热,咽干口燥等不适感。
当然,临床施灸,应视病人的情况具体分析,因病制宜,灵活应用。

六、灸法的作用和应用范围

灸法的作用显著,应用范围广泛,对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等科的疾病均取得了满意效果,其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温通经脉、驱散寒邪。治疗风寒湿邪所致的痹证如关节疼痛以及痛经、闭经、寒性腹痛、腹泻。
(2)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用于乳痈初起、瘰疬、寒性疖肿未化脓者、
(3)温补益气,回阳固脱:用于治疗阳气虚脱而出现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虚脱证,以及遗尿、脱肛、阴挺等证。
(4)预防疾病,保健强身:常灸足三里、关元、大椎等穴,能激发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七、灸法的注意事项

灸法适应症广泛,疗效显著,在临床操作和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根据体质、病情选用适宜的灸法,须事先征得患者的同意。
2. 在施灸时,要严肃认真,以免引起烧伤及烧坏衣物。
3. 施灸的顺序:一般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腹部,先灸头部后四肢,先灸阳经后阴经,这是一般的原则,特殊情况,灵活掌握。
4. 颜面五官、阴部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直接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5. 对昏迷及肢体麻木不仁、感觉迟钝的患者,注意勿灸过量,并避免烧伤。
6. 一般情况下,凡初病体质强壮者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者艾炷宜小,壮数宜少。要腰、肩背、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壮,四肢末端不可多灸。妇儿施灸时壮数宜少宜小。
7. 防止晕灸。晕灸虽属罕见,但施术者亦应注意。施灸病人,若突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颜面苍白、手冷脉细、血压降低,甚至晕倒等症状时,是为“晕灸”。应立即停止灸治,让病人平卧,急灸双侧足三里,即可平复。
8. 施灸完毕,须将艾条或艾炷彻底平熄,以免引起火灾。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3-09 11:04:37  IP:已记录
并肩战斗
 


经验值:282

社区币:282

发贴数:262

注册:2008-11-27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并肩战斗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并肩战斗 把并肩战斗加入好友 搜索并肩战斗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并肩战斗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并肩战斗 访问并肩战斗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病症治疗

痿证

[病症]
1. 脾胃虚弱:起病慢,渐见下肢痿软无力,甚则肌肉萎缩,食少便溏,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
2. 肝肾亏虚:病久肢体肌肉萎缩,腰酸膝软,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3. 瘀阻脉络:四肢痿软,麻木不仁,肌肤甲错,舌紫黯,苔薄白,脉涩。
4. 肺热津伤:发热多汗,热退后肢体突发无力,口干,大便干,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细数。
5. 湿热浸淫:渐见肢软无力,下肢为甚,或发热,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疗]
主穴:1. 痿在上肢:夹脊穴(颈5-胸3)、肩髃、肩髎、肩贞、曲池、外关、合谷。
             2. 痿在下肢:腰骶夹脊、环跳、风市、足三里、解溪、阳陵泉、三阴交。


配穴:皮肤干燥且口渴者加肺俞、尺泽;小便赤涩热痛者加阴陵泉、中极;神倦者加气海、脾俞;腰酸者加肾俞、关元。


方法:1. 温和灸:每穴灸5分钟,日灸1次,20次为一疗程。
            2. 艾炷灸:每穴灸4-5壮,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3. 温针灸:每次灸20分钟,日灸1次,1周为一疗程。
            4. 回旋灸:多用于夹脊穴处,日灸1次。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3-09 11:07:12  IP:已记录
并肩战斗
 


经验值:282

社区币:282

发贴数:262

注册:2008-11-27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并肩战斗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并肩战斗 把并肩战斗加入好友 搜索并肩战斗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并肩战斗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并肩战斗 访问并肩战斗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上睑下垂)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指以眼肌受累为主的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眼睑下垂,可伴有复视、斜视等。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眼肌型是其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与中医的“睑废”、“胞垂”相似,属“痿症”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中气不足,升举无力,气虚下陷而致。


[辨证] 单侧或双侧眼睑下垂,可伴有复视、斜视。或见手足乏力,面色无华,纳差,便溏。舌淡胖,脉虚无力。
[治则] 补中益气
[主穴] 百会、丝竹空、阳白、印堂、足三里、膻中。
[配穴] 太阳、风池、脾俞。
[灸法] 将补中益气丸平均分成两半,压成圆饼状,放于百会、膻中及眼周穴位丝竹、阳白、攒竹、太阳,在药饼上放置小艾炷点燃,每穴3-5壮,以施灸局部皮肤潮红为度,隔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3-09 11:08:40  IP:已记录
并肩战斗
 


经验值:282

社区币:282

发贴数:262

注册:2008-11-27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并肩战斗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并肩战斗 把并肩战斗加入好友 搜索并肩战斗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并肩战斗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并肩战斗 访问并肩战斗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感冒
[病症]

1. 风寒感冒:鼻塞,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咯痰清稀,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 风热感冒:鼻塞而干,少涕,咽喉肿痛,口干,咳嗽,痰黄稠,恶寒轻发热重,或有汗出,头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疗]
主穴:大椎、风门、足三里、肺俞、风池


配穴:鼻塞加迎香;咳嗽加天突;头痛加太阳、印堂。


方法:1. 温和灸:每穴20-30分钟,每日1-2次,5-7天为一疗程。
             2. 隔姜灸:艾炷如花生米大小,每穴5-7壮,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


预防:艾炷灸足三里3-5壮或艾条温和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时行感冒。每日灸1次,每次灸20分钟,连续3-5天。平时使室内通风,坚持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增强防御外邪的能力。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3-09 11:11:39  IP:已记录
春回大地
 


经验值:321

社区币:321

发贴数:287

注册:2007-12-13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春回大地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春回大地 把春回大地加入好友 搜索春回大地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春回大地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春回大地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我也是全身型的,也是四肢无力,你老公灸了多长时间,是真的有些好转吗?你的帖子我收藏了。谢谢!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3-09 15:03:02  IP:已记录
并肩战斗
 


经验值:282

社区币:282

发贴数:262

注册:2008-11-27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并肩战斗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并肩战斗 把并肩战斗加入好友 搜索并肩战斗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并肩战斗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并肩战斗 访问并肩战斗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引用
原文由 春回大地 发表于 2009-3-9 15:03:02 :

我也是全身型的,也是四肢无力,你老公灸了多长时间,是真的有些好转吗?你的帖子我收藏了。谢谢!


从今年春节开始,医院放假不能针灸,买了艾条在家艾灸7天,过完节就去医院住院,中止艾灸。确诊后,2月19日出院回家,一直到现在,每天都灸,每天晚上灸完腿都能抬高一些,走路轻松一些,但是不持久,睡一觉第二天就不行了,所以我们还要坚持做,希望量变到质变吧。但是据我老公说,现在脚心怕冷怕风的症状有些改善了,他得病之后特别怕冷,脚和腿总是凉的,有时关节处酸痛。他现在没有吃激素,我们想坚持中医和物理疗法。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3-09 15:22:42  IP:已记录
苹果妹妹08
 


经验值:2308

社区币:2308

发贴数:2092

注册:2008-02-10

体力值:123

状态:离线

查看苹果妹妹08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苹果妹妹08 把苹果妹妹08加入好友 搜索苹果妹妹08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苹果妹妹08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苹果妹妹08 访问苹果妹妹08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辛苦了。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3-09 15:43:54  IP:已记录
勇敢挑战


经验值:306

社区币:306

发贴数:262

注册:2008-08-28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勇敢挑战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勇敢挑战 把勇敢挑战加入好友 搜索勇敢挑战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勇敢挑战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勇敢挑战 访问勇敢挑战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收藏了!刚才马上去买了10条艾绒回来今晚就试试。楼主辛苦了!谢谢!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3-09 16:54:40  IP:已记录
金晓寒
 


经验值:2607

社区币:10596

发贴数:2336

注册:2005-04-12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金晓寒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金晓寒 把金晓寒加入好友 搜索金晓寒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金晓寒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金晓寒 访问金晓寒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好贴。支持。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9-03-09 17:14:26  IP:已记录
本主题共有 3 页 [ 1 2 3 ]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Powered by BBSxp /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1000ms
晋ICP备075001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