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病友之家自我治疗 → [分享]以动助脾!!!

发表一个新主题 回复帖子您是本帖第 951 个阅读者  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分享]以动助脾!!!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经验值:344

社区币:344

发贴数:266

注册:2008-10-31

体力值:99

状态:离线

查看雾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雾 把雾加入好友 搜索雾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雾回复过的所有主题 发送电邮给雾 访问雾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以动助脾

中国古今许多养生家都提倡饭后散步缓行,以助脾胃消化功能,这的确是「以动助脾」的养护后天之道。千百年的养生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确行之有效,颇多裨益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家兼养生家,以自身实践活到101岁。他在《千金翼方》中就指出:「平日点心饭后,出门庭行五六十步,中食后,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紧接著又说:「食毕行步,踟蹰则长生。」《摄养枕中方》还有介绍:「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清代著名养生家曹庭栋也十分注重「以动助脾」的养护后天法。他在《老老恒言》中是这样说的:「饭后食物停胃,必缓行数百步,散其气以输于脾,则磨胃而易腐化,步所以动之。琅环记曰,古之老人,饭后必散步,欲动摇其身以消食也。」由此可见,饭后缓行散步,是古代养生家实践经验的总结。


进食后,立即卧床休息睡觉,于消化不利。古代即有「饱食勿便卧」,「食饱不得急行」之说法。食后便卧会使饮食停滞,食后急行又会使血流于四肢,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而食后缓缓活动,则有利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这就是「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的道理。
每日三步曲:清晨、午餐后、晚饭后,必去散步,风雨霜雪无阻养生口诀是:「饭后百步走,吃饭留三口」。实际上,这一极为宝贵的养生经验。
 
四、摩腹护脾
每当饱食之后,以手按摩腹部,也是古代养生家们的一种养护脾胃的常用方法。
食后摩腹法是:吃饭以后,将手搓热,放于上腹部,按顺时针方向环转推摩,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可连续二三十次不等。此法可促进胃肠消化功能,有利于腹腔血液循环,还能治疗一些疾病。只要持之以恒,对脾的运化功能有益。自唐代孙思邈提出:「饭后即自以热手摩腹」之后,后世养生家多有所沿用,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摩腹实为按摩保健法的具体应用。按摩是对身体局部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也就是明代养生学家罗洪在《万寿仙书》中所说的「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的效果。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以协调各器官组织的功能,使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


食后摩腹,刺激腹部相应的穴位,尤其是脾胃经络在腹部的穴位作用,使得气血循经络而运行,防止脾胃气滞,畅达脾胃气血,更加有助于增强脾主运化的功能,达到养护后天之本的作用。

[此帖子已被 海蓝港湾 在 2008-12-1 10:39:47 编辑过]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8-12-01 10:20:53  IP:已记录
本主题共有 1 页 [ 1 ]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Powered by BBSxp /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0ms
晋ICP备075001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