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常读到一些感恩者写的文章,在他们陷入因境的时候,往往是陌生人的一碗饭,一杯水,或者一句话给了他们一生的感动。每次读到这样的文章,我都陷入深深的忏悔之中。许多年前,有一家三口,也许因为我的冷漠,让他们在那个冬夜多了另一份寒冷。
那是99年的春节前,将近年关,外出打工者大多都已回家过年,街头的人流稀少了许多。我丈夫为了他的事业,总是一年到头坚守着岗位,所以每逢节假日,都是我带着孩子前去探亲。白天我们在店铺守着生意,晚上打烊了,再回到简陋的出租屋。生活虽然艰苦,但毕竟一家人团聚了,到也其乐融融。唯一让我心焦的是孩子的饮食问题,这孩子即不爱吃蔬菜,也不爱吃水果,到这里都好几天了,还一直没有大便,真急死我了。一定要让他吃点水果才行,不然这下去,可真不行。他勉强能接受的水果实在不多,梨还算其中一样。那天,我让他爸爸去买点梨来,一定要水多,肉嫩,味道好的,不然他是不会吃的。我丈夫出去了好半天,快天黑了才拎着一袋梨回来。接着我就使出了威逼与利诱的手段,儿子终于答应吃
一个梨。噢,太好了,我去削皮,生活用品都在出租屋呢,好在那也不太远,过了马路,再转一个弯也就到了。
我用最快的速度赶到那里,削好的梨就往回走。就在我准备过马路时,一个男人叫住了我:“大姐。”我看了他们的一眼,那是一家三口,女人怀抱着个孩子,看上去和我儿子差不多大,他的眼睛直愣愣的盯着我手里的梨,那男人说:“大姐,能不能把这梨给我呀,孩子饿了。”,“不行”我未加任何思索便一口回绝了他,“我儿子还等着吃呢。”我飞快的穿过马路,回到店里,把梨到儿子手中。看着他漫不经心的,勉为其难的啃着梨的样子,我想起了那孩子直愣愣的眼神,还有那男人的声音:“孩子饿了”。我的心被重重的撞了一下,马上从袋子里抓了两个梨,冲出店铺。街面上灯火能明,逛街的人却不多,我的目光极力的搜寻着,直搜到了街的尽头,也没找到那一家三口的身影。我懊恼的站了一会,才转身回到店里。儿子已和他爸爸玩在一处,垃圾桶里扔着只被他薄薄的啃了一层的梨。我心里忽然腾起一团怒火,抓过儿子,在他屁股上就是一巴掌:“你怎么能这么糟蹋食物。”儿子委曲的哭了,他爸爸也用莫名其妙的眼神看着我说:“你怎么了?”我怎么了,我也不知道我怎么了,但我明白,那一巴掌我打的不是儿子,是我自己。
从那以后,走在街上,遇到了老的或者小的乞丐,我常在他们手中留下一份食物,每当这样的时候,我都觉得我是在还债,偿还那一个梨子的债务,但这债好像一直也还不完。
我常有这样一个幻觉,在我离开后,他们遇到了一位天使,温暖了他们的身体,也温暖他们的心。我想,会有的,一定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