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全行业溃烂的忧愤与反思
即使是奶粉事件归于淡漠之后,我们却依然未能得以幸免与保
全。一只蛆虫长出了翅膀,以一种令人心理不适的方式在公共
空间里飞翔,让橘农的忧伤与消费者的恐慌洒落一地。与此同
时,三聚氰胺仿佛一个幽灵,带着风暴的味道,仍旧徘徊不
去。两只分别产自大连与湖北的“坏蛋”连番在香港被检出三
聚氰胺超标后,再次危及国人已然芨芨可危的食品安全信心。
目前,大连韩伟公司与湖北湖北鹏昌公司已召回所有问题鸡
蛋,韩伟已公开道歉,涉嫌向其提供含有三聚氰胺饲料的厂家
法人代表已遭刑拘。但这还只是一个忧伤的开始。
鸡蛋中如何出现三聚氰胺?一贯审慎的有关部门仍旧无改
其审慎,国家质检总局表示目前还不会激活全国性调查行动,
农业部表示“究竟是鸡蛋产出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尚不清
楚”,但公众和媒体质疑的目光已经不约而同指向了“已经被
毒染的饲料行业”。10月30日《南方日报》报道指出,有调查
表明,在动物饲料中加三聚氰胺,在饲料行业内生存的历史至
少已有五年,早已成公开的“行业秘密”。同时,加有三聚氰胺
饲料的供应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饲料行业,牛羊饲料、禽饲
料、猪饲料和水产饲料都或多或少地混有三聚氰胺。更令人吃
惊的是,加入动物饲料中的三聚氰胺,基本来自于化工厂废
渣。报道认为,一场针对三聚氰胺的专项整治风暴,正席卷中
国饲料行业。
每一种让人忧伤的后果,都来自于这样令人触目惊心的幕
后。“坏蛋”之鸡,“毒奶”之牛……都在所食问题饲料上找
到一种“众生平等”的悲凉。与此同时,假如说有关全行业溃
烂的报道一切属实,那么奶粉事件中仅仅将罪过归于“不法分
子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奶品浓度”的结果,所显出的将是怎样
的游移、轻浮与回避?同样,假如说奶粉事件之被曝光,曾让
公众目睹有关公共信息经过了怎样的迂回婉转,才极不情愿地
为人所知,那么“至少已有五年”、早已成公开“行业秘密 ”
的有毒饲料问题,所呈现又是怎样的塌陷与失范?原国家质检
总局局长李长江已去职,那么又有谁来为这更让人黯然神伤的
现实负责?
或许事后的问责真像论者所说的那样,已不具有太大的意
义。因为这并不能替代体制的修复与改观。显然,饲料全行业
的溃烂,所表明者并非这些行业从业者的良心大大变坏,而只
能是体制中惊人的失察、疏漏与缺陷。从2007年5月美国爆
出“毒宠物事件”,其罪魁被证明是江苏一家企业生产的含有三
聚氰胺的饲料,而且有证据表明,该企业早在2004年就已开始
这一勾当之时起,我们没有看到有什么有效的措施来堵漏补
遗。甚至直到今年9月中旬辽宁一村庄数百只结石貉子陆续死
亡,“三聚氰胺再次扮演动物杀手本色,但仍没有得到有关部门
的足够重视”。无数次食品安全事件之后,我们真的有勇气承
认,有胆量反思,有能力改变吗?
一个饲料行业,仍然只是食品安全链条中的一环。食品是
从田野到餐桌一个完整的链条,囊括了从生产到运输、到加
工、到配方、到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所以一袋饲料所引发的,
不只是饲料行业的灾难,它更将兑现为整个食品安全领域的灾
难。这样的灾难,没有谁是受益者。如果我们的利益保护总是
倾向于企业或生产者,而不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如果我们依然
没有一个透明有力的质量监管体系作为支撑,那在一轮又一轮
的食品安全风暴中已然变得风飘雨摇的消费心理,将怎样得到
慰解?那些灾难中的企业又将何以得到自保?就在几天前,温
家宝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慨然表示,中国有决心在食品安
全问题上赢得世界信任。那么让我们共同期待,并且祝福。
[此帖子已被 天山雪莲 在 2008-11-2 20:29:44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