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痿复康汤是以桂枝,白芍,苍术,陈皮,杜仲,巴戟天为立方基础的.现实人类体质,多数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此,中医常讲虚损;西医常提免疫;近年社会时行,又有亚健康之说.医者虽多能明其危害(是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以及难以痊愈的内在要因);然对其现状亦无良好的办法.<<灵枢-五变>>曰:"夫天之生风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可见,自然气候外因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同时,更能说明自身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中的重要性.因此,解决体质的阴阳虚损势在必行!否则,众多疑难疾病的痊愈都将无从谈起.然而,如此设计目标当从何着手为是?<<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可见生命的根本是阴阳.又曰:"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足见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状态对生命的重要性.故确定调和阴阳为首要(任务);但,中药茫茫,如同药海,何药能当此重任?<<伤寒论>>太阳病本证--中风表虚证--桂枝汤方义:"桂枝辛温,解肌祛风;芍药酸寒,敛阴和营.两药配伍有调和营卫之功."因,营主营血,属阴;卫主卫气,属阳;而引深为--两药配伍有调和阴阳之功.故,桂枝与白芍诞生了.<<素问-痿论>>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确是因阳明(胃)与脾相表里,是人体生命的后天之本(即气血生化之源);但其目的意在提醒后人--治疗痿证,从始至终都应注意保护和健运脾胃,而绝不能损伤脾胃.独,有独占,贯穿之意;保护和健运脾胃以及不能损伤脾胃的原则应贯穿治疗痿证从始至终的全过程;而绝不是治疗脾胃能痊愈痿证!.说到健运脾胃,不难想到金元四大名医--李东垣的"脾胃胜衰论",综合其对中焦脾胃的用药,以健运脾胃为主要功效,且用量较小的是苍术和陈皮(来自李东垣治疗湿热成痿的清燥汤);而<<用药法象>>称苍术,"健胃安脾,治痿要药.";<<别录>>称陈皮,"主脾不能消谷."故,苍术与陈皮诞生了.<<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大意是说:人体中阳气的作用,犹如天地间天空中的太阳,一旦失去其作用,人必将损寿而不能彰著于人世."可见人体阳气在生命中的重要性;而杜仲和巴戟天均为温阳药,且众医皆知为治痿要药.故,杜仲与巴戟天诞生了.浅说:传统中比较高明的中医治疗痿证,多在保证脾胃功能的基础上,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即滋补精津气血,调养后天)立方基础重在一个补字(即补法).认为痿证的发病是因脏腑之精津气血不足,不能营养五体(即筋,脉,肉,皮,骨)而成;其实质是以补法为立方起点;而起痿复康汤是以调和人体阴阳(即保证人体阴阳二气相对平衡)为立方的起点;从而推翻了传统中以补法为起点的立方基础.根据是:既然痿证的发病是因脏腑之精津气血不足,不能营养五体而成;那么,人群中脏腑精津气血不足者大有人在,甚或更有甚之者,其何以能营养五体而不发痿证?"滋补精津气血,调养后天,使化源充沛,宗筋得以濡润,肢体得以滋养,则痿证自愈"的治疗理念究竟延用了多少年?因何痿证患者却始终得不到应有的痊愈?因此得出结论:痿证的病因病理及治法绝非传统中医理论那么简单!关于人体阴阳平衡的重要性:在人体中,阳是机能,是一切动力(包括功能)的源泉;阴是物质,是生命赖以活动的物质精微.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等;阳气不足,必然机能衰弱;阳气过盛,必然机能亢进;如:甲亢(甲状腺机能亢进),完全可以理解为甲状腺的阳气过盛!------仅此不难看出人体阴阳偏盛或偏衰的危害性(即人体阴阳失衡的危害).同时更能体现人体阴阳二气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重要性.------因时间仓促,不论是文字还是字意,错误之处再所难免;敬请各界贤能予以指正!河北乡医: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