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楼上的,现有医学力量向大型医院集中是个不争的事实,为什么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都不愿意下基层是有深层次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整个医学界的力量都向大型医院集中,我如果下基层的话,估计一辈子最多也就是主治了,发论文、评职称,保证收入等等都是不现实的,这就是现行医疗体制的问题,关于你提的第二点,那只是医院管理里面流程,而非什么体制问题,对整医学发展基本上没什么影响,只是信息化发展的问题。
下面就和大家谈谈我对医疗体制的问题,国家对医疗体制的提法两条,市场派与政府派,从字面上大家可以理解的通的,从我个人来说,我认同市场派,完全政府主导下的医疗体制只会造成垄断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人看不起病。缺管有效竞争的结果是整个行业效率的低下,我想大家都能想象的到,医生如果收入全靠政财补贴后,干多干少一个样,那样的结果肯定是效率的低下,深层次的问题会更多,左手打右手的事情会层出不穷。
讲市场派之前先说说ZF的职能,ZF的职能应该是监管和政策引导,而不应该参与市场化,这里的监管对国有医院也好,民营医院也好都应该是公平、公正、公开的。那下面接着讲市场化的医疗体制,鼓励适度竞争,总量控制,政府可以按规划进行医疗市场总量控制,允许民营医院开设,那接下的ZF的职能就是监管,监管的原则上面提过,公平、公正、公开,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物竞天泽,如果做到这些对老百姓来说,市场派的最大好处就是择优应医、优,包括质,包括价。那老百姓的医疗付费行为呢,则由医保中心或商业保险公司实行监管,类似与国外一般设立一些医院监督委员会之类的行政机构,独立审核医院的病历、费用等问题,这些机构的人员肯定比患者专业,也更认真,因为患者的费用要他们手里出,现行中为什么保险公司的审核比医保中心的审核更严格呢,这又涉及到另一种制度,ZZ制度,我们不谈。
另外关于上当的问题,我再多谈一下我的看法,哪家医院都想把病人看好,而不是把病人当商品看待,我接触过的医生是这样,这些医生很多,包括大家提到过的国有医院也好民营医院也好,包括大家讨论比较多的象以岭医院、平安医院、同济肾病医院等,当然有些医院除外,福建游医开设在全国各地的女子医院、妇科医院等是不在我认同的范围之内的,他们从医疗设备等等各层次的欺骗行为让医学专业的人很为不耻。这些医生我都有过接触,也为治疗疾病想尽各种办法,找更高层次医院会诊等等,在某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办的论坛上就有一位以岭医院的医生很受患者和同行尊重,大家有机会可以找他聊聊,(听说是又上博士后了)。至于治疗费用问题,应该说是费用和疗效不成正比的问题,这是个宏观经济的问题,民营医院可能会表现的明显些,还有就是大家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再有就是这些治疗行为的不透明(比如说的保密问题,这种情况可能在中医院比普遍,中医的特色,也是国民的特色)等等,但我可以肯定的告大家说,据一些统计资料表明,国有医院的利润率要远远高于民营医院,这从我了解到的情况也是这样。
所以还是标题那句话,大家理性讨论,理性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