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病友之家旋律漫游 → 论语心得-处世之道

发表一个新主题 回复帖子您是本帖第 1232 个阅读者  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论语心得-处世之道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天若有情
 


经验值:1607

社区币:1607

发贴数:1387

注册:2005-07-13

体力值:259

状态:离线

查看天若有情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天若有情 把天若有情加入好友 搜索天若有情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天若有情回复过的所有主题 发送电邮给天若有情 访问天若有情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flash=600,500]http://www.56.com/n_v197_/c11_/29_/1_/jibai1986_/zhajm_119277169887x_/2261159_/0_/20969236.swf[/flash]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8-05-21 15:09:34  IP:已记录
天若有情
 


经验值:1607

社区币:1607

发贴数:1387

注册:2005-07-13

体力值:259

状态:离线

查看天若有情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天若有情 把天若有情加入好友 搜索天若有情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天若有情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天若有情 访问天若有情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孔子不鼓励巧言令色的人,鼓励积极做事的人。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不说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少说多做,慎言,慎于言,这也是一个分寸。因为祸从口出,言多必失。


孔子的学生子章出门做官问老师说;“我得注意些什么啊?”孔子说:“带着耳朵闭着嘴,少说话,少抱怨,做事多用脑子,少后悔.你的官就做稳当了。”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了许多抱怨;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小心翼翼,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多思、多想、多看、多见,落实到语言层面和行为层面就是要三思而后行,让自己的心少一点后悔。要多闻、多见、慎言、慎行,“言寡尤,行寡悔. 禄在其中矣。”一个人如果说话时少了一些指责、抱怨,行为中少一些后悔的经验,成功也就在其中了。



有一个坏脾气的小男孩子,经常发火,特别的任性。有一天他父亲对他说,你若发一次脾气你就往篱笆上钉一颗钉子,你看看你一天发多少次脾气?孩子就按他父亲所说的做了。没有过多久,篱笆上就钉满了钉子,孩子也觉得不好意思,就问父亲该怎么办?父亲说:你一定要学会克制!你若克制一整天不发一次脾气,你就从墙上拔一颗钉子,等他把篱笆上钉子都拔光了,小男孩很高兴,就又去找他的父亲,说自己学会克制了。但父亲说,篱笆上的钉子虽然已经拔光了,但洞还在。其实你每向你的亲人发一次脾气,就是往他的心上打一个洞。钉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洞永远不能消除。



这就是在做事之前先想想,在此刻的隐忍中,去消除以后的伤害。这就是孔夫子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在做当下的一件事,哪怕是冲动做的事,都先想一想在以后会怎么样呢?孔子对弟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我们还是悄悄地多做一点事,不要把一些空话说在头里吧!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要学会为人处世,首先要学会礼仪。那么什么是礼仪呢?



孔夫子说,礼仪就是要必恭必敬地对待当官的人、带孝的人和盲人。他还说:“乡人饮酒,杖者出,己出。”意思是宴席后让老人先出去,自己才出去。孔子的言谈举止就是这么朴素,落实在非常小的细节上。



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就是做一个优秀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该做些什么事?



孔子说:“修己以信”。就是修炼自己,保持一个恬静的心,保持严肃尊敬的态度。子贡觉得这样不够,就继续问:“这样就行了吗?”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意思是要好好修炼自己,就可以安顿别人,你把自己修炼好了,就能帮助别人,有利于社会了。子贡觉得还是不够,还继续问。孔子说:“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尤不衷。”就是用你的道德情操,以安百姓,帮助别人,连尧舜还发愁呢!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掌握做事的原则、把握做事的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而是修自身。修身养性,是对家国、社会负责的第一前提。而在这个修炼过程中,不是苦行僧的心态,而是乐观的、光明的、抱有未来希望的心态。子曰:“发奋忘食,乐已忘忧,不知老之将止。”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切从修身养性开始,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生活的每一点分寸,让自己成为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的能源去普照世界,辐射他人,让周遍的人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此帖子已被 天若有情 在 2008-5-21 15:16:12 编辑过]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8-05-21 15:15:18  IP:已记录
本主题共有 1 页 [ 1 ]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Powered by BBSxp /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0ms
晋ICP备075001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