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币:19
发贴数:13
注册:2007-08-05
体力值:
状态:离线
我们4个吃中药三个月,均将小地小明减掉了,每个月才400元,现正服散剂.大家可以试一试,他是黑龙江中医大二院高维滨主任,
[此帖子已被 海蓝港湾 在 2007-8-11 16:45:03 编辑过]
经验值:681012
社区币:12847
发贴数:5978
注册:2005-01-12
3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神经科高维滨教授领衔的“针刺项颈部腧穴治疗真性延髓麻痹的临床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维滨等人的获奖,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医药的神奇,古老的中医药又绽放出美丽的新姿。 4月的北京,春光灿烂。在城西一家饭店内,记者幸运地采访到了高维滨教授。61岁的高教授精神矍铄,侃侃而谈,脸上不时露出笑意,看得出他依然沉浸在获奖的巨大喜悦之中。高教授自豪地说:“中医学科研课题的获奖,再一次证明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只要我们深入研究,中医学必将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谈及“针刺项颈部腧穴治疗真性延髓麻痹的临床应用研究”这一获奖课题,高教授首先给记者介绍了这样一个病例。 北京有一位老干部,患运动神经元病并发真性延髓麻痹4年,曾去多家大医院就诊,但因治疗乏术,患者病情越来越重,吞咽越来越困难,吃一顿饭要花30~40分钟,天天口水不断,体重明显下降,夜尿5~6次。经四处求医无望后,患者及其家属便通过网络求助于美国芝加哥医学信息中心。该中心回复:此病你们中国人自己就能治,他就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神经科教授高维滨。得到此消息后,患者及其家属万分高兴,当晚便辗转与高教授取得了联系。受组织委托,高教授亲自来京出诊,每天给患者针刺2次,配合应用一些药物治疗,经过15天的治疗,现已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患者吞咽困难逐渐减轻,约10分钟就可吃完一顿饭,基本不流口水,体重增加,夜尿2~3次,精神越来越好。 高教授介绍说,目前世界医学领域有很多难题,延髓麻痹就是其中之一,而真性延髓麻痹的治疗比假性延髓麻痹更加困难。所谓真性延髓麻痹是指延髓神经损伤后出现的吞咽、进食困难和构音困难。许多神经科疾病都伴有真性延髓麻痹,如脑血管疾病、脑炎、一氧化碳中毒、肿瘤放疗后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疾病等。目前,西医对该病无办法,中药治疗效果也不满意,几乎所有的真性延髓麻痹患者都要通过胃管进食,生存质量下降,常因合并肺部感染而死亡。 中医古籍里没有有关真性延髓麻痹的记载,但“中风舌强不语”、“类噎膈”等的描述与本病相似。通过多年对针刺和西医神经病学的研究,高教授坚定了决心:针刺治疗此病很有优势,我必须从针刺入手,寻找突破口。 刚开始工作时,高教授就注意学习老中医的技术和学术思想,研究每一个穴位的功效和不足,随时调整治疗中的选穴,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1974~1978年,他又系统地学习了西医神经病学,为今后研究治疗真性延髓麻痹打下了基础。 1993年,高教授开始了假性延髓麻痹的立项研究,经过4年的努力,于1997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再立项,开始研究真性延髓麻痹,于2000年再次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研究,治疗了更多的病人,于2004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申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长达10年的研究过程中,高教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常常借助x线造影观察病人的吞咽情况,甚至通过尸检获取科研数据。研究过程中,他发现有3个新穴位效果很好。一是供血穴。供血穴配合风池穴治疗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二是吞咽穴。针刺吞咽穴可以刺激咽缩肌,恢复吞咽功能;三是发音穴。针刺发音穴可以刺激环甲肌收缩,恢复发音功能。此外,他还摒弃了一些常用的穴位,如人迎穴,因为20世纪80年代曾有针刺人迎穴造成心脏骤停的报道,所以不用此穴,以免产生危险。 对于真性延髓麻痹研究,高教授一直充满信心。他相信自己,相信同事,也曾得到西医同行的支持。曾有数位西医专家对他说,你的项目很有挑战性,如坚持下来,一定能获奖。 此次获奖还带给高教授一些启示:中医的发展在于创新,如果没有古人的不断创新,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医。如果没有清代王清任所创的活血化瘀法,恐怕我们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就会处在迷茫之中。而今天我们的创新,也会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经验。 高教授最后说,今天我虽然获得了这一项目的成功,但仍有很多课题要做,必须加倍努力走好以后的路。
[此帖子已被 海蓝港湾 在 2007-8-11 16:44:09 编辑过]
社区币:5
发贴数:3
注册:2007-08-09
高教授的坐诊时间是什么时候啊??
每周1,2,3,4.6上午出诊.
社区币:82
发贴数:72
注册:2007-08-23
社区币:29
发贴数:21
注册:2007-11-14
地址在那哈而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