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的一个美丽故事 婆婆服侍媳妇八春秋
www.zjol.com.cn 2007年04月09日 09:08:0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DIV id=zoom><DIV style="FLOAT: left; MARGIN: 0px"><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adms.zjol.com.cn/ad_type1.asp?AD_TYPE=1&AD_SIZE=9&CO_ID=5"></SCRIPT></DIV> 都说婆媳关系是家务事里最难处理的一桩,可嘉兴却有这么一对贴心婆媳,她们之间的融洽感动了不少人。媳妇8年前突然患了重症肌无力,再也站不起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眼看即将失去生活的信心,婆婆却向她伸出了温暖的双手,不仅帮她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活,还无怨无悔地照料起了她的生活起居,这担子一挑就是八个春秋。
近日,记者跟随嘉兴市妇联的工作人员来到桐乡市石门镇东池村,见到了沈汉梅、屠春莲这对“贴心婆媳”。
关心从一条毛巾开始
一走进屠春莲家,就看见她正斜靠在门框上晒太阳,面色红润,看不出半点病人的样子。身前的那张木凳上搭着条粉色的毛巾,是婆婆沈汉梅特意搁在那儿的。“媳妇爱干净,偏偏手脚不听使唤,我忙农活的时候又不能陪在她身边,要是她流鼻涕眼泪了,毛巾的位置她的脑袋恰好够得着,自己可以凑上去擦擦。”沈汉梅解释说。
而当嘉兴市妇联的工作人员将刚冲印好的沈汉梅在浙江省贴心婆媳颁奖典礼上的照片递给她时,沈汉梅只瞄了一眼,便忙不迭地拿给儿媳看:“瞧,这就是我上回跟你讲的颁奖典礼。你看我照得怎么样?”婆媳二人会心一笑。
8年前,年仅34岁的屠春莲觉得越来越浑身无力,连着好些日子都是上班回来倒头就睡,去医院一查竟是重症肌无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全家东挪西凑花了10多万元医药费,到上海、北京等地四处求医。媳妇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沈汉梅却并未放弃希望,在寻访名医的同时,她无论听到什么偏方土方都会千方百计地弄回来替儿媳妇试试。更让人感动的是,她还承担起了媳妇一家的家务和照顾媳妇的重任。
你的语言我能懂
每天清晨,大儿子出门上班,沈汉梅就开始忙活起来。天气好的时候,她会背屠春莲到晒得到太阳的地方,与村上人说说话,省得儿媳妇感到寂寞。等把儿媳妇安置妥当后,她再赶到儿媳妇一家的地里干点农活。中午时分,沈汉梅一定会端着热气腾腾的午饭出现在儿媳妇面前,一小口一小口地喂她。由于屠春莲病情不断恶化,口腔的咀嚼逐步退化,吃饭变得异常困难,一餐饭常常要喂一个半钟头。天气转凉时,喂完儿媳妇沈汉梅自己才开始吃,这时饭菜早已冰凉冰凉了。
喂完饭,沈汉梅还会替爱干净的屠春莲擦把脸,并仔细清理口腔——就那么小心翼翼地,一点儿一点儿帮儿媳妇剔牙,少则三四分钟,多则半个小时,总之要帮儿媳妇剔清爽了,她才罢手。“因为这个病,儿媳妇的舌头已不能灵活转动,吃完饭总会有很多残渣留在口腔里,帮她剔清爽了,就舒服了。”沈汉梅说得轻描淡写。
帮儿媳妇上厕所是最辛苦的事,既要用脚支撑儿媳的身体,还要帮她脱裤子、擦屁股,儿媳每上一次厕所,沈汉梅总是累得气喘吁吁。有时一不当心,两人还会因失去重心而同时摔倒。有一回,两人摔得很重,沈汉梅实在没力气扶起儿媳,屠春莲“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婆婆想安慰儿媳,却没控制住自己的眼泪:“儿媳摔疼了,也伤心了,觉得拖累了我。”最后还是屋外的一名建筑工听到了响动,才跑进来扶起了婆媳二人。
在屠春莲心目中,婆婆照顾自己比亲生母亲还细心。村里人都说,屠春莲日渐含糊的语音,现在只有沈汉梅才能够听懂。
“贴心婆媳”感染全村
沈汉梅说:“我常常想,如果命运能够交换,那我宁可和儿媳交换,她就不会再吃苦了。她的病,我到现在都没想过放弃,我做梦都梦到她能走路了,病好了。”
目睹此情此景,也就不难理解这对“贴心婆媳”的故事为何会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而且成为了婆媳关系的榜样。该村妇代会主任陆进华说:“现在我们村里听到哪户人家的婆婆和儿媳妇吵架,大家都会想到用沈汉梅婆媳的故事去劝架呢。”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