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沉着sw 回复日期:2006-5-16 18:51:27 | |
三(6)
二十六床是北方大学的一个研究生。尿里面有蛋白,前几天做了肾穿刺是“肾小球肾炎,轻度系膜增生型”。昨天结果一出来水王就和病人交代了。给她两种选择,一是激素,二是免疫抑制剂。并把各自的利弊告诉了患者,让她考虑一晚上。
“考虑的怎么样了”水王进门就问。
患者的男友说:“我昨天晚上查了一夜的资料,中国的外国的都查了,觉得这两种药的副作用都挺大,您还是给提个建议吧。”
水王说:“我建议用激素,她病情轻,用半量激素就可以,时间也就两个月,副作用不会大。”
患者的男友说:“不小了,有水钠潴留,满月脸,水牛背还有骨质疏松,最可笑的是最后一条,说可能治疗无效。咱冒这么大的风险,最后还落个可能无效。”
水王说:“你认为可笑,我却认为这是西药、西医最可贵的地方。它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原原本本的告诉你,让你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一个心理准备,也有利于医生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这是对患者知情权的最大尊重,也是对患者负责任的做法。这大概也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总喜欢说自己的东西好,而西方人在说自己的东西好的时候,也告诉你它不好的地方。当然凡事有利有弊。它的弊就在于让患者受到了不应有的惊吓,要知道有些副作用出现的概率只有几千分之一、几万分之一。这就需要医生来权衡利弊,选择最优方案。但即使是最优方案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也正因为如此,医生经常被告上法庭。现在谁还敢替患者做主选择治疗方案。知情权是患者的权利,可当它被过度使用时,就可能使患者遭殃了。在很多时候是需要医生独断专行,当机立断的,而现在知情权常常让医生望‘病’兴叹。你们再好好想想吧。”
患者听的有点愣,当他们回过神的时候,水王已摔门而去。
水王坐在办公室改医瞩,那患者的男友又找过来了,说:“江大夫,你说环磷酰胺怎么样?”
水王说:“这药治你这病肯定没问题,可我觉得有点大炮打蚊子,而且它的副作用比激素还要大。它对生育可能有影响。现在你就是想用它,也没药了,这种药现在全国范围内断货。”
患者的男友说:“这样啊,那我们再想想。”
他走了以后,陈言问水王:“这环磷酰胺对生育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水王说:“我也不知道,但造成不孕的几率非常低。但如果你不告诉他,那要出了事,麻烦可就大了。”
陈言又问:“环磷酰胺为什么没药?”
水王说:“还不是让降价给闹的。其实这药根本就不贵,一支不到二十块钱,一个月用五支,一年用六次,也就六百块钱。而且象这种真正治病而副作用又很大的药根本没回扣。因为就算他给你一万的回扣,那些不该用的你敢给他用?他一分回扣不给你,那些需要用的你能不用?”
陈言说:“那怎么降到它头上了,而象丹穹这样的安慰剂倒没事。”
水王说:“那些降价的人怎么知道哪些药能治病,哪些药是安慰剂?他们怎么知道哪些药水分大,哪些药水分少?而厂家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把不可或缺而利润又不大的环磷酰胺给停了,来跟发改委叫板,也是给他们提个醒——药厂也不是软柿子。逼急了,兔子还能登鹰呢。”
[此帖子已被 海蓝港湾 在 2009-5-28 23:14:22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