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妮妮给大家介绍并上传了这么好的书,我已买到了这本书,下面我把后面的几个案例补充上,供大家参考:)
[学生医案]
例28. 陈某,女,12岁。
患者1994年5月下旬(1岁半)因轻度外伤后出现左眼睑不能上举,朝轻暮重,在中山医院作新斯的明实验(+),X线胸片示:胸腺未见肥大。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予溴吡斯的明20mg,每日3次,强的松5mg,每日1次效欠佳,逐渐加大强的松用量至15g/d qod,效果仍不理想。遂于1995年3月4日至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门诊求治。时症见左眼睑下垂,右眼睑正常,眼肌疲劳测试阳性,舌淡红苔浊白,脉虚。中医诊断:睑废(脾胃虚损兼肝肾不足),治以健脾益损,调养肝肾。
处方:北芪30g,太子参30g,五爪龙30g,千斤拔30g,升麻10g,柴胡10g,白术15g,橘红3g,何首乌20g,锁阳10g,薏苡仁15g,甘草3g.
强肌健力胶囊,2粒,每日3次。停用溴吡斯的明,强的松减为5mg,每日1次。
1995年8月,上药服用三个月,左眼睑下垂有所好转,舌淡红苔腻,脉虚。上方去锁阳加枸杞子12g.停用强的松。
1995年12月,双眼睑近正常,看电视久则左眼睑下垂,舌淡红苔白,脉虚。
处方:太子参30g,北芪10g,五爪龙50g,千斤拔30g,升麻10g,柴胡10g,陈皮2g,枸杞子12g,何首乌20g,山萸肉12g,肉苁蓉12g,甘草3g.
1996年6月,咳嗽,左眼睑稍下垂,眼球活动稍受限,纳欠佳,舌淡苔薄脉细,指纹淡。
处方:五爪龙30g,太子参18g,白术12g,北芪15g,柴胡6g,升麻6g,陈皮2g,玄参12g,甘草3g,浙贝6g,橘络6g,桑叶8g。
1996年9月,眼睑无下垂,眼球活动无受限,舌淡红苔薄脉细,纳可。
处方:五爪龙30g,柴胡6g,升麻6g,太子参15g,白术9g,陈皮3g,甘草3g,玄参12g,怀山药15g,千斤拔30g,何首乌20g,石斛10g。
1996年12月,眼睑下垂明显改善,但感冒时仍有下垂,舌淡红苔白脉细,纳一般。上方去玄参、陈皮加枸杞子10g、山萸肉10g。
1997年12月,眼睑无下垂,眼球活动灵活,咳嗽,舌淡红苔薄,脉细弱。
处方:五爪龙30g,北芪20g,太子参15g,白术12g,玄参12g,陈皮3g,柴胡6g,升麻6g,甘草3g,浙贝6g,橘络6g,千斤拔30g。
后以下两方调理:(1)方一(平时服):五爪龙60g,北芪30g,太子参15g,白术12g,柴胡6g,升麻6g,陈皮3g,当归头6g,甘草3g,石斛12g,千斤拔30g,何首乌15g,枸杞子6g。(2)方二(感冒时服):太子参15g,白术12g,五爪龙20g,柴胡6g,升麻6g,玄参12g,陈皮3g,甘草3g,千斤拔30g,桑叶8g,大枣3枚,神曲10g。
该患者以后的治疗一直坚持以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调理经年,症状完全消失并未见复发,病已告愈。惟其父母恐其反复,让患者断断续续治疗至2000年,此期间曾作多项相关检查无异常,追踪至今病无再发。(邱仕君诊)
[此帖子已被 并肩战斗 在 2009-3-17 15:24:43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