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诊:1995年5月。服药40余剂,口舌溃烂好转,眼睑及吞咽基本恢复正常,神疲易乏,四肢无力,口、鼻、眼干燥,汗多,四肢及腹背部出现大量皮下出血点,干燥,瘙痒,食欲不佳。患者因行血浆置换疗法,染有丙肝。溴吡斯的明减为30mg,每日3次。
处方:西洋参5g,生晒参5g,太子参90g,黄芪12g,升麻12g,柴胡12g,怀山药30g,楮实子15g,川连3g,何首乌30g,山萸肉12g,丹参12g,橘红5g,甘草3g。
八诊:1995年6月。服药20剂,神疲,四肢仍无力,汗多,纳差,四肢及腹背部仍有皮下出血点,余无不适。
处方:西洋参10g,太子参100g,黄芪10g,升麻12g,柴胡12g,怀山药50g,楮实子15g,川连3g,何首乌30g,山萸肉15g,郁金12g,砂仁3g,甘草3g。
九诊:1995年9月。患者因丙肝住院,予干扰素治疗,期间停服中药及溴吡斯的明2个多月,重症肌无力病情基本稳定,未有反复,现精神较好,腰背酸痛,嘴唇及手掌鲜红,纳差,小便黄,照片示脊椎骨质增生。守上方以佛手3g易沙仁。
十诊:1995年11月。服药30余剂,精神好转,汗多,晨起觉疲乏,肩背肌肉疼痛,下午常有头痛头晕,双下肢易累,口鼻干燥,时有鼻衄,小便色黄,舌有裂纹。
处方:西洋参10g,太子参60g,党参20g,黄芪10g,升麻10g,柴胡10g,怀山药60g,玄参10g,山萸肉12g,生地10g,何首乌30g,橘络3g,甘草3g,锁阳12g。
十一诊:1996年1月。服药30剂,头痛减轻,口鼻干燥好转,肩背肌肉疼痛减轻,胃纳转佳,仍有身疲,仰躺时胸闷,侧躺时气短,眨眼不佳,服药后自觉脸部燥热,小便色黄,日服三次中药则小便色黑。
处方:西洋参10g,太子参90g,党参10g,黄芪10g,升麻10g,柴胡10g,怀山药60g,橘络3g,山萸肉12g,何首乌30g,女贞子15g,旱莲草12g,肉苁蓉12g,甘草3g。
十二诊:1996年3月。服药30剂,肢体易疲乏,心悸,汗多,夜间口干,唇红。
处方:西洋参10g,太子参100g,党参12g,黄芪12g,升麻10g,柴胡10g,浮小麦30g,何首乌30g,橘红5g,山萸肉12g,肉苁蓉12g,女贞子12g,银柴胡10g,甘草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