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医案篇
第一章 邓铁涛医案概况
目前共收集到医案近300例,相当部分尚未公开发表,大多数为邓铁涛亲诊医案,同时也收集了一部分邓老的学生在邓老的指导下运用其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而取得疗效的验案,医案初诊时间最早为1948年,最近为2004年,前后跨越近60年,时间跨度大。医案中20世纪40年代2例,50年代5例,60年代15例,70年代38例,80年代22例,90年代以后病案最多,另外还有18例没有时间记录。邓铁涛在20世纪40――50年代公开发表的医案资料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目前研究的宝贵资料。如截瘫案,患者曾某于1948年冬病后发生截瘫,后经邓铁涛教授予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120――200g而奏效;又如彭某烧伤一案,患者于1958年大炼钢铁时,因转炉喷钢水事故引致全身严重烧伤,总面积达60%(其中三度烧伤40%,二度烧伤20%),是邓铁涛早期医案中记载最为完整的,该案一日一诊一方,复诊极多,达三十余次,记录十分详尽,其用药和煎服都很讲究,如熊胆五分、砂糖一两开水冲服,西洋参另炖和服等等,细细读案,与吴鞠通医案颇有相似,用药组方无不与温病名家一脉相承。从中可以看出邓老崇尚温病学说之渊源,邓老认为烧伤属于火邪,火邪容易耗伤津阴,故一直用西洋参,处处顾护生机,温病常有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之说;后期自汗、盗汗以当归六黄汤收功,又恐当归有温燥之嫌,故去之。本病的治疗始终以温病卫气营血辩证为指导,奏效甚显。通过如此完整翔实的资料,可以看出邓老当时处理烧伤病人全过程的思路方法,使极少接触此类患者的医生对该病的中医治疗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从而培养和提高临床对危急重症的应变能力。
邓铁涛医案所涉及的病种范围相当广泛,共63类,而且多为疑难病、难治病,甚至是危重病。包括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危象、运动神经元疾病、硬皮病、皮肌炎、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综合征、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心律不齐、甲亢性心脏病、胃炎、胃溃疡、胃痉挛、食道炎、肝吸虫、肝硬化、胆结石、胆绞痛、胆囊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肾炎、肾衰、微小病变性肾病、哮喘、斑秃、下肢静脉曲张、甲亢性肌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股动脉硬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乙型脑炎、脑膜炎后遗症、散发性脑炎、截瘫、面瘫、眶上神经痛、深部霉菌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细胞增多症、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症、亚急性败血症、地中海贫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氧化碳中毒、子宫肌瘤、子宫脱垂、阑尾炎、脑挫伤、烧伤以及非典型肺炎等,另外还有诊断不明的眩晕、呕吐、弄舌身摇、发热、畏寒、遗尿、头痛、关节痛、失眠等病例,其中上个世纪40、50年代的病种多以传染病为主。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水平的提高,使人类的疾病谱正随着发生变化。解放前,传染病占我国人口死因的首位,而60年代后,心脑血管病逐渐取代传染病而成为首位死亡病因。新近的全国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人口前10位的死因是: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意外死亡、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脑血管疾病、新生儿疾病、结核病和泌尿系统疾病,而城市人口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恶性肿瘤已占居主要死因,其死亡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死因构成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危重疑难病症的分布范围。基于这一点,邓老始终坚持从临床出发,把新的疾病谱作为研究的着眼点,尤其在2003年“非典”突如其来,邓老率先运用温病学说指导对“非典”的诊治,反映了邓老敢于挑战难题的学术勇气和与时俱进的研究思路。
病案大多数为病历式医案,即仿照西医病历的格式,分项记述患者一般情况、症状、诊断、疗法、处方、效果等,分类清楚,记载较为全面。住院病人医案、专科诊治的医案如重症肌无力等,这些医案多为80年代后的医案,这种形式的医案,融会了传统医案和西医病案书写的长处,不但发扬了中医的特色而且还便于查考、统计和总结,使之具备了现代医案的功能,资料的利用率更高。
邓铁涛医案中少部分为追忆式医案,是邓老亲自追忆诊疗过程与疗效情况而记录下来的资料,或是从病人追踪反馈回来的原始资料。这种病案记录虽较为简单,但多为较有学术价值或医者体会较深的医案,其中以疑难杂症为多见。
目前收集到公开发表或未发表的医案近300例,这些医案的整理,不是一人一笔之作,除了邓老本人以外,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参与整理者人数之多、范围之广、时间之长、涉及病种之杂,恐怕难有人可相媲美,其学术魅力是真正原因之所在。
邓铁涛医案大致有几类,大部分是是邓老亲自诊治的医案,包括门诊、会诊、查房的病案,这些医案是邓老临床的真实记录,也是其临床思维活动的具体反映,是研究邓老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源,同时通过总结和学习,也可使其学术经验得以升华。
邓铁涛医案中有一部分是函诊的医案,早期的函诊多为邓老亲为,后期的函诊多由其学术继承人负责,函诊在邓老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长期研究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种特殊方式。邓铁涛医案中有大量函诊病例,由于篇幅关系,这里仅选取了极少量重症肌无力病例,包括眼肌型4例,全身型12例,危象1例。因函诊大都无舌脉可辨,增加了辩证论治的难度,这就更加要求医者对病情的细微观察及用药的严谨。如蔡某一案中虑黄芪量大过于温燥,即加玄参以制其燥性;如张某一案中,患者因有轻度脑梗塞,故用当归头、川芎以行血活血;症见脾肾虚寒泄泻,故加五味子以涩精止泻;兼有外感,故加防风以发表散风。邓老治疗本病虽喜用黄芪,但在函诊中,对于用量大小仍然谨慎。儿童一般用量为20-30g,成人则一般从60g起用,待患者服后无不适症状,再视病情逐渐加大用量,最大量可用至150g,其他药物也尽量选择用一些平和之药。而这些病例也证明了本法治疗重症肌无力是药证相符的,确有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