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align=center>
杨坤奇:找寻生命的支点
</DIV>
[日期:2006-4-6] |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作者:覃雅妮 赖新云 陈奕航 | [字体:<A href="javascript:ContentSize(16)">大 <A href="javascript:ContentSize(14)">中 <A href="javascript:ContentSize(12)">小] |
<DIV class=content id=BodyLabel style="PADDING-RIGHT: 10px; DISPLAY: block; PADDING-LEFT: 10px;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很多人常常这样问:何为有价值的人生?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品读杨坤奇特殊的人生经历,也许,你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题记
面对耳聋,贝多芬毅志顽强,发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终成一代“乐圣”;面对失败,爱迪生坚持不懈,凭借“我已经找到一千种不合适做灯丝的材料”的乐观精神,终于给世界带来光明;面对仕途苦闷,苏东坡壮心不已,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昂扬曲调,在挫折中逐步走向成熟……
“我患有基因缺陷引起的的肌无力症,行动不便…”“但无论怎样,我都会好好把握自己的青春,青春飞扬的不只是你,还有我!”透过杨坤奇伤感而乐观、脆弱而坚强的文字,他的形象已悄然展现在笔者眼前。在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中,坤奇自信、向上的生活态度再一次让笔者深深感动。
生活的突变
经历得多了,我已能坦然面对。
——杨坤奇
小时候的坤奇胖乎乎的,人见人爱,是爷爷奶奶和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从9岁开始,坤奇的脚步便开始显得无力,走路有些摇摇晃晃。家人对此没太在意,后来经过检查,发现坤奇患上了基因缺陷引起的肌无力症,杨妈妈落下了眼泪,小小的坤奇似乎对自己的生活已有某种预感,他变得沉默了许多。为了治病,父母带着小坤奇跑遍了省内外的十几家大医院。
有一次,父亲在报纸上看到河北的一家医院能治疗这种病,他们马不停蹄地从湖北赶到了在石家庄的那所医院,仅半个月的时间,各种费用就花了1万多元,高昂的费用不得不让他们打道回家,从此,坤奇只好以轮椅代步。
麻城是中国的板栗之乡,家家都有好几亩板栗,坤奇家也不例外,每年靠板栗家里可获得近千元的收入。可为了筹集资金给他治病,父亲不得不放弃家里的农活,把田地和板栗送给叔叔栽种,而报酬只是几百斤谷子。父亲南下广东打工,靠在一个建筑工地清洗纤维袋赚取微薄的收入,母亲也放弃了工作,到学校照顾他的生活起居,高中几年,杨妈妈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坤奇走向课堂,面对同学的眼光,他们一路坚强地走着……
坚强的心
从我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我的青春就开始了——奋斗的开始。
——杨坤奇
坤奇很喜欢文学,他喜欢阅读各种短小精悍的富有哲理的散文和诗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赤着脚坚持奋战在铁路修筑现场的保尔使他深受感染,他清晰地记得保尔“坚强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但对病魔缠身的人来说却难得可贵。”这句话,并用此来激励自己。
由于频繁外出就医,坤奇缺了不少课,但他从未放松自己的学习,反而让他更坚定了求学的梦想。初中毕业他考上了县里唯一的重点高中——麻城一中,然而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他,由于受各种原因影响,他被分到了另一所高中——麻城实验高中。面对不平等的挤兑,黯然神伤过后,他平静地接受了现实的安排,他暗下决心,只要能有让自己坚持上学的机会,他就会牢牢把握。他对自己说:“我站不起来,但我有信心,有能力,有耐心,能把自己的功课学好。”学习是紧张的,他早上5点半就起床,他知道,班里的学习尖子有很多,稍有所放松就有可能落后,他的理科成绩在班上有明显的优势,但他的作文较差,为了提高自己的作文成绩,除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课堂练习外,坤奇经常进行课外阅读,欣赏美文,一叠厚厚的记录他练笔的稿纸成了他努力的见证,日积月累,他的作文成绩稳步上升,以往的弱项成为了他驰骋的强项。他爱上了文学,写作成为他表达自己感情、宣泄情绪的一剂良药。他的诗歌流畅、细腻富有情感,《黑洞》这样写着:
雄鹰说:天空其实并不广袤。
鲸鱼说:大海其实并不深阔。
人类说:世界其实并不遥远。
什么都在变小,
只有人的心在膨胀。
在他的心中,一切都会缩小,只有对理想执著追求的信念才是不断扩大的。如今,坤奇的文章已是行文如流水,又让人动容,他还成为了班刊的主要编辑和写手。
2005年高考,他仅以7分之差而与湖北省重点线擦肩而过,为了更好的照顾自己,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他第一志愿选择了省内的湖北中医学院,他的分数在中医学院录取分数上明显处于优势,但因为身体因素,他没有被录取。家人开始着急起来,他却轻松地安慰家人,“会有学校录取我的!”2005年秋季,杨坤奇坐着轮椅,在父母的陪同下离开湖北黄冈麻城农村老家,迈进了美丽的广西民族大学。
将奇迹创造下去
“父亲对我说过我得这种病还能上大学,是一个奇迹。我想既然是奇迹,那我就继续创造下去。”
——杨坤奇
“我现在吃的药品毒性比较大,治疗也是以毒攻毒,来延缓病情的恶化。”因为长期服用药品,副作用对他身体的伤害已在他身上显现,体重减轻,智力受损,身体偶尔有些不舒服,肌肉无力。因为远离集体,学习上遇到难题让他颇费脑筋,常常独自思索到很晚。庆幸的是,坤奇有热心的同学,有慈爱的母亲,在同学的帮助和妈妈的精心照顾下,坤奇坚持了下来,他靠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大一期末考试中数学拿到了全班最高分,班主任许玥老师说:“杨坤奇是班上最好学的一个。很勇敢!”这对刚刚步入大学学堂的坤奇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由于受健康条件的限制,坤奇申请不了国家的助学贷款,为了供他和妹妹读书,家里的经济早已捉襟见肘,坤奇要争取奖学金来减轻家里的负担,为此他努力着。坤奇最钟爱的东西是叔叔送他的笔记本电脑,回到和妈妈居住的小屋,他就自学电脑制作和编程。面对着花花绿绿的图形和一大堆符号数据,笔者感到十分头晕,而坤奇却爱不释手,双手熟练地摆弄着键盘和鼠标,完全沉浸在设计的乐趣中。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要用它撬起地球。”而面对曲折的命运,杨坤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铮铮誓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要用它撬起整个生命。”轮椅还在不停滚动,在他的身后,我们分明清楚地看到一条用“坚强、乐观、珍惜、感恩、拼搏”刻下的生命的轨迹。(编辑 班华俭 农海珍)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