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来说,奇迹一旦绽放,就格外美丽。小凡,28岁,女,患重症肌无力3年。最绝望的时候,她甚至想到过死,但她没有,而是用与生俱来的倔强和文字倾诉着自己的心声:人生之中,总有一段黑暗的隧道需要独自穿行,没有鲜花,也没有乐队,甚至没有阳光,你独自一人,但你必须坚强地走过去……
穿越生命的隧道
文/小凡
小凡很快就要迎来她29岁的生日,她说自己很平凡,她叫自己小凡,谁又知道,她平凡的名字后面是一段多么不平凡的故事。
怎么能
24岁时,她还是个健康的女孩;25岁时,她忽然成了一种怪病——重症肌无力的患者;26岁时,她终于知道自己也许需要用一生来和它斗争。
她还记得,25岁时她意外地发现自己有些异常,常常感觉颈部僵硬,发沉,甚至抬头都觉得很累。面部肌肉也仿佛很僵硬,涮牙漱口时两腮不会动。笑起来面部表情也极不自然,说话时还经常有鼻音。最初,她以为自己只不过是颈椎病,到医院进行了颈椎检查,但没有发现颈椎有什么异常情况。后来又觉得可能是由于鼻炎引起的,作了相关检查,还是查不出任何问题。接下来的几个月,她做了一项又一项检查,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无异常的报告。但疾病并不因为报告结果就停止对她身体的侵袭。几个月后,她的病情变得十分严重,四肢开始慢慢变得无力,爬楼、走路都会感觉非常疲惫。面部肌肉不仅仅无力,甚至已经不能做表情。她的生活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最简单的动作,对于她都变得越来越困难。每喝一口水,水都可能从鼻腔里流出来,或是呛进肺里。因为没办法咀嚼,吃饭更是只能吃流食,每顿饭都是鸡蛋糕、芝麻糊或是米糊之类,即便这样,她每次也只能吃很少的几口,吃多了就累得没有力气了。
心急如焚的家人一次次地陪她到医院检查,但她的病情一直没有得到确诊。直到有一天,一家医院的医生给她做了“新斯地明试验”,试验结果呈阳性。她这才知道,自己得的是重症肌无力。虽然那时她还没有看过王志文演得电视剧,但从医生的眼神里,她感觉到这种病的严重性。在网上,她了解到肌无力治疗期通常很漫长,有的长达几十年甚至终生。而治疗效果也因人而异,病情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困难,使人窒息而死。
她怎么也没想到,年轻的她会遭遇这样的疾病,她还不到26岁,事业与爱情的美丽梦想才刚刚起飞。她更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此时,男友对病中的小凡提出了分手,她所有的梦想,那些对幸福的渴望,就这样被病魔一一粉碎。
月光
受到感情和疾病双重打击的她感到了绝望。从未有过的痛苦仿佛要把她的心撕裂。她躲在房间里哭着写完了的“遗书”,站到了自家的六楼阳台上。
那晚的月光清凉如水。她一直都喜欢月光,喜欢凝视深蓝的夜空上繁星闪耀,喜欢在晚风里眺望闪着灯光的楼群。而今天,她仿佛听见蔡琴低沉优美的歌唱:“带我去吧月光,随便哪个地方,只要那里没人看出我心中的忧伤。带我去吧月光,随便那个地方,当我死的时候,草草把我埋葬……”
她静静坐着,回忆自己曾经的幸福时光。她想起为了自己的出世,母亲差点失去了生命;她想起自己死后父母的伤心欲绝,她仿佛看见了父母哭泣的泪眼;她想起自己走后这个家将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她想起生命是父母给予的,生命不属于她自己,而是属于这个家。她想起一个故事,大意是说一个人因为没有新鞋发愁的时候却看到有人没有脚。她想起,虽然自己的病难治,但并不是绝症。何况,还没有开始治,怎么就知道一定不能治好呢。失去爱情又怕什么,只要拥有健康,生活还可以重来。如果轻易地选择了放弃,那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她轻轻对自己说,一个人如果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活着吗?她从阳台上艰难地爬下来,撕掉了“遗书”。那晚,她睡得很沉。
我不哭泣
第二天,全家召开了家庭会议,为了保证治疗费用,已经退休的父亲决定回到单位继续工作,而由母亲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在家人的陪同下,她到了国内比较有望的一家中西医医院求治。医生说小凡的情况比较严重。治疗过程会非常缓慢,而且究竟效果如何,目前无法确定。虽然有些失望,但经历那晚的深思,她已经不会再放弃,求生的信念使她有了一种力量和勇气。为了节省费用,她没有住院,而是把药拿回家按医嘱进行治疗。
开始服药时,因为吞咽十分困难,家人只好把成粒的药辗成粉,再添上水搅成糊状。药特别地苦,尽管小凡总是尽量放松,但还不由自主地皱紧眉头。喝汤药时,不仅是苦,药液一次次地呛进她的鼻子和肺里,常常把她呛得喘不上气。药物一天服用三次,这样的折磨就进行三进,如同用刑一般,吃一次药,几乎要用一两个小时。
但看见母亲心痛的目光,她又怎么忍心让年迈的母亲再难过。她尽量地用笑容来安慰和开导母亲,不能讲话时,她用纸写:妈妈,这药的味道像咖啡。妈妈就会笑着说,这孩子,生病了还这么调皮。
家里仿佛又回到过去,她没生病时的时光。一两个月的治疗没有见到什么起色,父母开始担心,但她知道这会是一场持久战,她开导着父母亲,把每一点的微小的好变化都会告诉他们,让他们对她有信心。
生活还要继续
一天,她和家人看着一部关于战争的电视剧,她对爸妈说:你们看,这句话说得多好。战争在继续,生活也要继续。与疾病斗争不也是人生的一场战争吗?生活还要继续!
她不相信自己会被病魔打倒。她也不允许自己成为一个生活的废物。她为自己设制了一套治疗康复方案。
为了节省药费,她把在药材市场上批发的药材按药方进行称量配比。肌无力患者容易出现肌萎缩,她就每天开始进行一些轻微运动,以保证肌肉得到一定的锻炼。面肌和舌肌由于发病时间较长,出现了轻微的萎缩现象,她就去医院进行针灸配合治疗。由于上下楼不便,小凡干脆让母亲买回针灸书自学,在家里给自己下针。最初由于找不好穴位,经常会扎在血管上,血顺着脸颊流下来。母亲心疼得直落泪。母亲劝她不要扎,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后来,不但能找准穴位,还学会了很多针灸知识。虽然受体力限制,她还是尽量到户外活动,享受阳光的温暖和新鲜的空气。她有时会同家人一起到城市附近的树林或是山坡,身心放松的同时,也是另外一种治疗。
除了正常用药以外,能做的保健或是康复疗法她都用。拔罐,按摩,练习太极拳等等。小凡还给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来充实自己,她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好起来,她相信自己会找到新的事业和人生。
永远的微笑
经过了这样一年多的治疗和自己不断的努力,她竟然能象正常人一样生活起居了,除了不能进行强度大的运动,和讲话还伴有鼻音,吃饭,喝水都可以正常地进行,体力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医生惊讶于她的治疗效果,这么严重的病人通常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慢慢恢复,而有的病人也能在治疗中因为病情恶化而死亡。
那年春天,小凡参加了网友举行的登山聚会活动。虽然是在网友的搀扶下登上山的,但当她登上山顶,她的心理涌出无限骄傲。她为自己面对生活挫折的勇气而骄傲。灿烂的阳光洒在她脸上,山下的风景让她的心胸更加开阔。在穿越山里的一条隧道时,她忽然想到,每个人的人生之中,可能都会有一段黑暗的隧道需要独自穿行。路上没有鲜花,没有乐队为你伴奏,但必须一个人坚强走过。而她正在穿越这条隧道。
她在床头放了一盆小仙人掌,因为每天看见它,就有产生一种绝处逢生的勇气和力量。她开始喜欢向日葵和迎春花,因为它们拥有生命的朝气与活力。她尽可能地用身心感受着生活的每个细节,在平凡的生活里寻找那些不平凡的意义。她再也没有过放弃生命的念头,无论病情好时还是出现反复,她都能乐观地看待,她觉得只有积极地生活才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第二年,她的病情已经基本缓解。而这次生病的经历,却像一次生命的渡假一样成为她人生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她深深体会到健康对自己、对家人的重要,她学会了怎样保持良好的精神和体力状态,懂得了劳逸结合对健康的重要性。
现在,她除了做着新的工作,还积极地活跃在几个网站的论坛上,为网络志愿者策划各种活动。生活又重新如花季般色彩鲜艳。
她微笑着来记述这个故事,从容而坚定。因为她想让大家都能读懂她的感悟:生活原本就是一种经历。无论一帆风顺,还是风雨兼程,只有生命存在,才能享受到这一切。面对宝贵的生命,我们要以一种有尊严的态度去生活,才对得起生命的伟大。
[此帖子已被 海蓝港湾 在 2006-3-22 15:15:07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