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病友之家电脑乐园 → 体会一种感动 - 俺爹、俺娘、俺家乡 (转贴; 大型图文)

发表一个新主题 回复帖子您是本帖第 1278 个阅读者  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体会一种感动 - 俺爹、俺娘、俺家乡 (转贴; 大型图文)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bmqchk
 


经验值:13902

社区币:12314

发贴数:2147

注册:2005-04-02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bmqchk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bmqchk 把bmqchk加入好友 搜索bmqchk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bmqchk回复过的所有主题 发送电邮给bmqchk 访问bmqchk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烈日




每次我离家时,都不让娘送,娘也答应不送,但到了村头,一回头,娘往往就跟在身后。




每年春天,娘都把寿衣拿出来晒一晒。家乡有种说法,多晒寿衣,人会长寿的。







娘的姊妹4人难得聚到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舅舅,姨,歇歇吧!”“俺不累!”




娘说最喜欢这张照片。问她为什么喜欢,她道不出个“子丑寅卯”来,说就看着好,一家人挺和睦的。




十年后,娘85大寿,我和姐姐给娘买来一个大蛋糕,还插上了红红绿绿的生日蜡烛。娘一边吹蜡烛,一边说:“年轻时俺灯能吹灭,火能吹着,现在老了,没牙了,嘴直漏风。”




我儿子的第一步,是在娘的搀扶下开始的。这张照片拍于1978年




这是10年前(1987)娘过生日的镜头。娘拿来切菜刀,在蛋糕上划来划去,怎么也切不成块,她嘴里直念叨:“这像豆腐渣,花钱买这个干啥?还不如咱家的粘糕好吃呢。”。




“往上点!在往上点!你听见了吗?!”




剪彩




爹娘从北京剪彩回家以后,于1999年元旦照了这张合影。




月初六,爹去医院看望娘,一进门就抹眼泪:“这是咱结婚68年来第一次不再一块过年啊!”




7月4日,是爹娘结婚68周年纪念日,娘给爹擦洗了全身,又给他剪脚趾甲。两个老人要干干净净地度过这一天。





1978年我为爹娘拍下了第一张合影。这一年,他们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




1983年,村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里第一次打了这么多粮食,爹娘没白没黑地忙活着。这是我在报纸上发表的第一张照片,因署名后边带着“摄影”二字,爹娘便以为我的水平不再是“照相”,而已成为“摄影”了。




吵架




大年初三,娘病重了。家里人用旧婚俗的过门仪式,来为娘冲病消灾。爹身缠花床单,拉着红绸布,在婶子们的簇拥下一步跨过了放在门槛上的马鞍。他喜滋滋地对娘说:“门槛我迈过去了,马鞍我跨过去了,你的病很快就好了。”




爹娘的午睡。按鲁中山区人民的习俗,爹娘通腿而眠,不论住在什么地方,都保持着这一习惯。




爹是我家第三代木匠,开了几十年棺材铺,“文革”前剩下这一口棺材。他对娘说:“你跟着我受了一辈子苦,这口厚棺材你就占了吧,俺再做口薄的自己占。”对此,娘十分满足。逢人便说:“俺没白跟当木匠的过一辈子。”



对爹的“旨意”,娘言听计从,尽管有时不情愿。




盖房,来了30多个匠人、小工帮忙,娘忙活着出出进进,为匠工们备饭。她说,这辈子是忙饭的命。




家里刚安上电话,爹娘就想打一个试试。给谁打呢?给孙子打一个吧!爹拨号、码娘拿耳机听。“咋没声呢?”娘直埋怨爹拨的号码不对



家里这个纺线车还是当木匠的爹结婚时给娘做的呢。那年,爹16岁。娘摇着它,纺了一辈子线。爹说,娘纺的线比买的还结实。


<DIV align=center>
累了,咱歇歇再走


每天窗户一亮,爹娘就起床,忙忙活活就是一天。天天如此。


男在前,女在后,爹在任何时候都是唱“主角”。


娘6岁缠脚,趾甲长成了蜗牛的样子,爹常为她修剪。


娘生了爹的气,病倒了,在打吊瓶的那几天,爹又烧水又烧饭,格外勤快。


瞧啥?瞧“小电影”!京城的啥事爹娘都看着新鲜


一生相扶持,还是老夫妻。

</DIV>


是爹娘的近照,爹84岁,娘86岁。住的还是那土坯老房,吃的还是自家种的五谷杂粮,爹娘依然在那小山村平平淡淡地生活着。


<DIV align=center>
这株泰山脚下的汉柏,已生长了两千多年了,称为“汉柏第一”。爹娘围着树看了又看。


“隔代亲,隔代情!”“八十老翁赛顽童。”


“老姥爷,你往前门扫,我往后门扫,看谁扫得快!”重外甥女和爹比赛扫雪。


我儿子考上了北大研究生。临走时,娘拉着她孙子的手,嘱咐了一遍又一遍。



儿子长大了,上大学期间回老家,非要推娘在村里转转。娘直乐呵:“坐在俺孙子的小铁车上,比坐小轿车还舒服。”




儿子结婚之日,若有订婚而未结婚的女婿(称新亲)来贺喜,给他的回礼是镶嵌上粟子、红枣的大饽饽、大糕。寓意:枣(早)栗(立)子,粘(年)年糕(高)。邻居有喜事,娘都帮忙。



过小年了,娘又病倒了,外甥方喜赶紧背她去医院


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在择定的日子里,穿上红衣服,怀抱一只红公鸡,坐到一口盖着红布的斗上,吃百家饭,再戴上一串铜钱,这叫“开锁”。娘说,开了锁的孩子格外聪明。


<DIV align=center>
娘包大包子,荤的素的包成不同形状,愿意吃哪一种,一看就分辨明白。


宁静的小院,宁静的家。读过几年私塾的爹对此常有感慨,他不知从哪儿学来两句诗,持在嘴边上:“凤恋帝王不长久,燕住寻常百姓家。”



蹒跚学步的孩子,让最年长的老人用菜刀个段“绊脚线”,就能走得快,走得稳。山乡仍沿袭着古老的习俗。娘说,在我学走路时,她特意借了一把大菜刀,狠狠地在地上划了一下,所以,在我的兄弟姐妹中我走的最远。



我家住在村围子的南门外。村围子是清同治6年修的,如今已成断墙残壁。近几年,围子边的人家都到村外向阳坡上盖起了新房,爹娘却舍不得老屋



要过年了,爹娘整理一下像框里儿孙们的照片,也算过个“团圆年”吧



这是1985年我用自拍照的第一张全家福。爹娘一生有8个子女,死了4个,剩下一个傻儿子、两个闺女和我这个老生儿子



这是爹娘共同生活了近70年的小院。原先可没这么大,几经扩展才成为现在这样子。娘说,她过门时,院子是“扛着扁担都转不过腚来”的小夹道。



90年代初,山村兴起香功热,练功的人群中总少不了爹娘。才几年时间,照片上练功的人群中,已有十几位老人离世了。



我的邻居有个锢露匠,几十年来为乡亲们锔锅、锔碗、锔大缸。至今我家瓷盆、水缸破了,爹娘还是让锢露匠锔起来再用。



这个与沂蒙山毗邻的小山村是我的故乡。爹娘出生在同一个村,一个村东,一个村西,结婚前却谁也认识谁。



这是爹曾上过4年学的学堂,他在这里念完了《论语》,便跟爷爷学木匠营生了。比爹晚几年在这里上学的小伙伴们也已进入暮年,这里是他们每天必到的地方,夏天乘凉,冬天晒太阳,论说着家长里短,点评着村里村外的“新闻”。



爹,长着一双倔犟眼睛的健壮男人……他属兔。



娘说:“俺这么大岁数了,咋还能穿这样艳红的衣服呢?”“实在好看,实在好看。挺像当年结婚时你穿的那件啊!”爹说。



娘生病了,爹也成了半个赤脚医生


娘病重了。家里人筹划用旧婚俗的过门仪式来为娘冲病消灾。爹身缠花床单,拉着红绸布,在婶子们的簇拥下一步跨过了放在门槛上的马鞍。他喜滋滋地对娘说:“门槛我迈过去了,马鞍我跨过去了,你的病很快就会好了。”



爹可以坐轮椅了,娘小心地推着爹,去外面晒太阳。


1980 年代末,时兴大美人头挂历。娘说:“看这些闺女长得多俊呀,拆开来并排贴在墙上更好看。”爹说:“城里人家也都这样挂。”











  
  

 



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在择定的日子里,穿上红衣服,抱只红公鸡,头顶红布,坐在一口盖着红布的斗上,吃乡新们送来的“百家饭”,再戴上一串古钱,这叫“开锁”。红衣、红布、红公鸡,以示吉祥,吃百家饭寓意长命百岁,戴古钱寓意财运亨通。据说,“开锁”用过的红公鸡不能杀掉食用,只能让它自己死去。娘说,开过“锁”的孩子,就开了窍,聪明。


>
村里和娘一般大的老太太都是小脚。比她们年轻十几岁的都放过脚,成为不大不小的“解放脚”,当地也叫“扁地瓜脚”。娘说:“俺 6 岁就缠脚,想放也放不开了。”



俺爹俺娘--结婚七十周年 游遍祖国河山

爹娘结婚70周年这一天,到北京游览,这是他们第一次坐飞机。娘有些紧张,紧握着爹的手不放。


90岁大寿那天,我给爹娘拍了这张合影。没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一张合影……




   
 

[此帖子已被 bmqchk 在 2006-3-8 8:49:36 编辑过]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6-03-08 08:42:09  IP:已记录
声声慢
 


经验值:270841

社区币:16211

发贴数:678

注册:2005-03-18

体力值:160

状态:离线

查看声声慢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声声慢 把声声慢加入好友 搜索声声慢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声声慢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声声慢 访问声声慢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感动在点点滴滴之中,最平凡的生活,才是最深的爱。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6-03-08 10:11:01  IP:已记录
bmqchk
天山雪莲
 


经验值:13902

社区币:12314

发贴数:2147

注册:2005-04-02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bmqchk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bmqchk 把bmqchk加入好友 搜索bmqchk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bmqchk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bmqchk 访问bmqchk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一生相扶持,还是老夫妻。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6-03-09 13:31:27  IP:已记录
bmqchk
天山雪莲
 


经验值:13902

社区币:12314

发贴数:2147

注册:2005-04-02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bmqchk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bmqchk 把bmqchk加入好友 搜索bmqchk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bmqchk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bmqchk 访问bmqchk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這幾天看"喬家大院",很多鏡头极象這些照片。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6-03-10 13:06:16  IP:已记录
本主题共有 1 页 [ 1 ]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Powered by BBSxp /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0ms
晋ICP备075001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