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病何由而生也?皆因妄想而生烦恼,烦恼既生,则内伤其心,心伤则不能养脾,故不嗜食;脾虚则肺气必亏,故致发嗽;嗽作则水气竭绝,故木气不充,发焦筋痿,五脏传遍而死矣。人当妄想萌动之时,即疾病发生之时也。今人不察,必待疼痛著身,才为有病,而不知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人之一身,外有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是也;内有七情,喜、怒、哀、乐、忧、恐、惊是也。因七情而病者,为内伤而成不足之症;因六淫而病者,为外感而成有余之病。不足宜补,有余宜泄。后天有形之血气受伤而病者,药石、针灸可以治之;先天无形之精神内损而病者,非反观静养不能愈也。十大名医,治人身病;三教圣人,治人心病。亲朋有病,皆知去看;自己有病,却不知看。若知自看,内看无心,外看无身,心身既无,受病者是谁?不病者是谁?见得分明,自然无事。常想病时,则尘情渐减;常防死日,则道心自生。昔子元有心病,遇一高僧,谓之曰:贵恙起于烦恼,烦恼生于妄想。夫妄想有三:或追忆数十年荣枯恩怨及种种闲情,此是过去妄想也;或事到眼前,可以顺应,却强生意见,犹豫不决,此是现在妄想也;或期日后富贵如愿,或望子孙及时登荣,与夫不可必成,不可必得之事,此是未来妄想也。三者妄想,忽生忽灭,禅家谓之幻心;能照见是妄,遂即消灭,禅家谓之觉心。故曰不患念起,惟恐觉迟;念起是病,不续是药。又曰:贵恙亦是水火不交,凡溺爱佳冶而作色荒,此是外感之欲;或夜思佳冶而成梦遗,此是内生之欲。二者染著,耗散无精。若能断之,则肾水自然滋生,可以上交于心。至于思索文字,忘其寝食,谓之理障;经营职业,不惮劬劳,谓之事障。二者虽非人欲,亦损性灵。若能缓之,则心火不至上炎,可以下交于肾。故尘不相缘,根无所偶,反流归一,六用不行。子元如其言,独处一室,扫空万缘。坐至月余,心疾如失。自家有病自家知,既知须要早时医。倘若忌医终讳病,无常临到悔追迟。
白鬓老人曰:谚云:“心病难医”,非难医也,不得其法,不行其法耳。“三教圣人善治心病”一语,可为患心病者指南,谁其信之,谁其行之。昔余为抱关吏时,患脾虚下泄之症,五年奄奄一息,百药不效,万无生理。因谢绝人事,反观静坐,闲校《心经》一卷,百日后经完病愈。此余既验之奇方,故敢告之有痼疾者。
---摘自《养真集锦》
原创:得病,是心先有病!!!好病,是心先变好!!!
这是个重要问题,很多病就是长期的病态心理造成的!!!这里不包括天灾人祸,指慢性病!!!用现代科学讲,就是要心理平衡!!!心胸太小,会不气出病吗?心理平衡比炼功重要多了,你就是天天吃山珍海味,出有车住别墅,身体也不会好,那这种性格的人炼功就要出偏!!!出偏得不到及时纠正,那对自己对家庭的害处是很大的,你时时在痛苦中度日,这看不惯那瞧不顺,那就象生活在人间地狱里了,要想从人间地狱里出来,首先要修心!!!心理不平衡,身体不会好,偏差也不会好,你下辈子怎么过?得病,是心先有病!!!好病,是心先变好!!!网上病人多,出偏差的多,故有此文!!!
---摘自山水客先生原创
如果想要所用的药物或者治疗发生作用,那么请大家修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