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怡、乔健、吕传真、赵重波、朱新梅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T细胞依赖的,抗体介导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大量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AchRAb)蓄积于神经肌肉接头处,干扰正常神经递质的传递,从而导致肌无力的发生。AchR反应性的CD4+T细胞被认为是MG发生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些致病性自身反应性T细胞可以辅助B细胞产生AchR抗体。大部分MG患者有胸腺异常(>90%),其中大约85%为胸腺增生,15%为胸腺瘤。胸腺切除往往可以缓解MG的临床症状。尽管如此,胸腺在MG发病中的作用尚未明了。 CD4+C25+调节性T(Tr)细胞是维持机体免疫耐受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由胸腺产生后输出至外周,并通过主动调节(dominant regulation)的方式抑制存在于正常机体内潜在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从而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大量的研究提示,CD4+C25+Tr细胞的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均有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目前有关CD4+C25+Tr细胞在MG中作用的研究尚少。为探索CD4+C25+Tr细胞在MG发病中的作用,我们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分别对MG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C25+T细胞的比率进行了检测和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MG组:29例MG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人,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新斯的明试验,肌电图检查确诊。其中男12例,女17例子,年龄15~65岁,平均38岁。病程1个月至24年;该组患者中,眼肌型15例,全身型14例,其中有12例患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或)环磷酰胺]治疗,17例患者在近3个月内未应用免疫抑制剂;7例患者施行了胸腺切除术,且均为术后1年以上病人。对照组:健康志愿者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20~60岁,平均38岁,均无近期感染或自身免疫病史。 1.2 单抗试剂 CD3-FITC,CD25-R-PE和CD4-TC单克隆抗体用来鉴定CD4+CD25+Tr亚群,阴性对照为IgG2a-FITC,IgG1-R-PE和IgG2a-TC,所有单抗均为Caltag Laboratories产品。 1.3 标本采集及制备 于上午8:00~10:00采集2ml肘静脉血,EDTA抗凝,6h内进行细胞表型分析。采用标准的全血-裂解法,即取抗凝全血100μl,加入适量的荧光标记抗体,混匀后室温闭光反应20min,经溶血、稀释和固定后,24h内用流式细胞仪(Coulter EPICS)检测,SYSTEM Ⅱ软件获取数据和分析。以CD3-SS设门,分析门内CD4+CD25high细胞亚群,每份标本计数30000个CD3+细胞,结果以CD4+CD25+细胞CD4+细胞的百分率表示。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数据表达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MG组和对照组CD4+CD25+T细胞百分率的比较 病情未能很好控制的MG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比率略低于健康对照组(P=0.12);病情稳定或缓解的MG患者CD4+CD25+T细胞比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1)(表1)。性别、年龄与CD4+CD25+T细胞表达不相关。 表1 MG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百分率的比较(%) 组别 | 例数 | CD4+CD25+ | 病情稳定或缓解① | 17 | 8.45±1.96* | 病情控制不佳② | 12 | 3.79±1.40 | 健康对照组 | 23 | 4.53±0.96 |
与对照组相比,*P<0.05 ①指经正规免疫抑制剂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或基本消失1年以上的MG患者;②包括经正规免疫抑制剂治疗至少1年而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的MG患者和未经正规治疗且病情逐渐进展的MG患者 2.2 不同临床分型MG患者CD4+CD25+T细胞百分率的比较 眼肌型MG患者与全身型MG患者的CD4+CD25+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6.76±2.85)和(6.27±3.04),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53)。 2.3 胸腺切除对MG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影响 胸腺切除的MG患者CD4+CD25+T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未经胸腺切除的MG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值分别为0.044和0.0001(表2)。 表2 胸腺切除的MG患者与胸腺未切除的MG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CD4+CD25+T细胞百分率的比较(%) 组别 | 例数 | CD4+CD25+ | 胸腺切除 | 7 | 8.44±2.39 | 胸腺未切除 | 22 | 5.88±2.89* | 健康对照组 | 23 | 4.53±0.96** |
与胸腺切除的MG患者相比,*P<0.05、**P<0.01 2.4 免疫抑制剂对CD4+CD25+T细胞的影响 经和未经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两组MG患者CD4+CD25+T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6.22±3.08)和(6.47±2.71),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18)。 3 讨论 MG是一种T细胞依赖的,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病,胸腺在其发病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几乎所有的MG患者有胸腺异常(>90%),而MG患者的胸腺中存在大量激活的自身反应性CD4+T细胞;然而,胸腺在MG发病中所起的确切作用机制尚未可知。 CD4+CD25+T细胞是一群起源于胸腺的,存在于正常机体内的(约占循环CD4+细胞的5%~10%),具有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活化的调节性T细胞。将去除了CD25+T细胞的CD4单阳性细胞转移给免疫缺陷的小鼠可导致宿主发生各种自身免疫病,若同时输入CD4+CD25+T细胞则不会诱发自身免疫病。此外,小鼠出生后3d切除胸腺可发生自身免疫病,发现其体内CD4+CD25+T细胞亚群缺失,给这些小鼠过继转移CD4+CD25+T细胞则可预防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在风湿性关节滑液内存在大量的CD4+CD25+T调节性T细胞,Cao等认为这一现象可能与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关;Sullivan等发现患有先天性胸腺功能低下的患儿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绝对计数显著低于正常婴儿,推测这些患儿易发生自身免疫病与其在发育早期严重缺失CD4+CD25+T细胞亚群有关。 综上,我们提出假设:MG患者胸腺的异常可否导致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失常,从而使自身反应性CD4+T细胞大量被激活,辅助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参与MG的发病过程呢?本研究发现,病情未能很好控制的MG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率轻微降低,而病情稳定或缓解的MG患者CD4+CD25+T细胞显著升高;此外,胸腺切除的MG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未经胸腺切除的MG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这些结果为我们的假设提供了可能的依据。Schwartz等认为,当机体接受外来致病因子的侵袭时,抑制性CD4+CD25+T细胞和致病性CD4+CD25-T的比例将决定自身免疫反应的起始、程度和病程。因此,我们认为,对于病情未能很好控制的MG患者来说,因其体内不能产生足够量的CD4+CD25+Tr细胞来抑制大量激活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疾病就迁延、加重、以至恶化;而当机体能产生足够量的CD4+CD25+Tr细胞来对抗自身反应性T细胞时,MG病情就趋于稳定或缓解;此外,胸腺切除的MG患者外周血中存在高比例的CD4+CD25+T细胞可能与病情的缓解有关。但是,既然胸腺是产生CD4+CD25+T细胞的主要部位,为何胸腺切除后CD4+CD25+T细胞的比例反而增高呢?有三种可能可以解释这看似矛盾的结果:首先,可能来自CD4+CD25-T细胞的体内扩增:体外研究发现,CD25-T细胞激活后可以转化成CD25+T细胞;其次,胸腺切除后,调节性T细胞与自身反应性T细胞不成比例的缺失以及成熟T细胞群体的外周扩增也可能导致CD4+CD25+T细胞的比例增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由残留的胸腺组织产生。 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MG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异常比例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MG的发生和发展,继续深入的研究(包括对于同一患者,在病情不同时期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以及功能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MG的发病机制,也将成为MG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