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芪粥(《食医心鉴》)
组成:黄芪30克,莄米50克。
制法:先将黄芪水煮取汁,去渣,再用汁煮米做粥,早晚服用。
主治:四肢无力,气力不足,神疲倦怠,食欲不振,体虚自汗,浮肿尿少,腹痛腹泻等。
2:人参茯苓粥(《圣济总录》)
组成:人参3-5克,白茯苓15-20克,生姜3-5克,莄米100克。
制法:将人参,生姜切成薄片,茯苓捣碎,浸泡半个小时,煎取药汁,煎两次药汁合用,下莄米煮粥服食,早晚各一次
主治:气虚体弱,脾胃不足,四肢无力,神疲倦怠,呼吸气短,面色苍白,饮食减少,反胃呕吐,大便稀溏。
3:猪脾粥(《本草图经》)
组成:猪脾一个,莄米100克,党参15克,橘红6克,生姜,葱白,食盐适量。
制法:将党参,莄米洗净,加水适量,煮沸后入生姜,煮至米熟汤稠时,下猪脾(切薄片),葱白,橘红;至粥成,加食盐调味,空腹食用。
主治:脾胃气虚,倦怠少食,消化不良,腹部涨痛。
4:黄芪丸(《圣济总录》)
组成:黄芪,蒺藜,独活,柴胡,生地黄,诡子仁,苦参,白术,白花蛇各一两(30克),防风,菊花,茯神,山芋,秦疚(著:疚字为错别字,原字为草字头加九。不认识不会打)各三钱(9克),天门冬,帜壳,白槟榔各一两半(45克)。
制法:上18味,捣萝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温酒下。
主治:气血不足,眼睑下垂。
按语:本方出自宋代《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治眼睑下垂。原文日:“眼睑垂缓者,以气血不足,肤椆开殊,风邪客于睑肤,其皮垂缓,下复睛轮,故欲呼为侵风。”该药方味较多,研制复杂,疗效仍有待考证,但古人知道黄芪能够治疗眼睑下垂,故命之为“黄芪丸”
5聚精丸(罗浮山人(揼竹堂经验方))
制法:鱼鳔半斤(250克切细,面炒成珠,在加酥油炒黄色),当归一两(30克酒侵),沙苑蒺藜一两(30克炒黄色)。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五十丸,空心酒下,盐汤亦可。
主治:视物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