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到过沅陵的人,在好奇心失望后,依然可从自然风物的秀美上得到补偿。由沅陵南岸
看北岸山城,房屋接瓦连椽,较高处露出雉堞,沿山围绕,丛树点缀其间,风光入眼,实在俗气.
由北岸向南望,则河边小山间,竹园、树人、庙宇、高塔、民居,仿佛各个都位置在
最适当处。山后较远处群峰罗列,如屏如障,烟云变幻,颜色积翠堆蓝。早晚相对,令人像象其中必有帝子天神,驾螭乘蜺,驰骤其间。绕城长河,每年三四月春水发后,洪江油船颜色鲜明,在摇橹歌呼中连翩下驶。长方形大木筏,数十精壮汉子,各据筏上一角,举桡激
水,乘流而下。就中最令人感动处,是小船半渡,游目四瞩,俨然四围是山,山外重山,一
切如画。水深流速,弄船女子,腰腿劲健,胆大心平,危立船头,视若无事。同一渡船,
大多数都是妇人,划船的是妇女,过渡的也是妇女较多。有些卖柴卖炭的,来回跑五六十
里路,上城卖一担柴,换两斤盐,或带回一点红绿纸张同竹篾作成的简陋船只,小小香烛问她时,就会笑笑的回答:“拿回家去做土地会。”
你或许不明白土地会的意义,事实上就是酬谢《楚辞》中提到的那种云中君——山鬼。这些女子一看都那么和善,那么朴素,年纪四
十以下的,无一不在胸前土蓝布或葱绿布围裙上绣上一片花,且差不多每个人都是别出心
载,把它处置得十分美观,不拘写实或抽象的花朵,总那么妥贴而雅相。在轻烟细雨里,一
个外来人眼见到这种情形,必不免在赞美中轻轻叹息。天时常常是那么把山和水和人都笼罩
在一种似雨似雾使人微感凄凉的情调里,然而却无处不可以见出“生命”在这个地方有光辉
的那一面。
外来客自然会有个疑问发生:这地方一切事业女人都有份,而且像只有“两截穿衣”的
女子有份,男子到哪里去了呢?
在长街上,我们固然时常可以见到一对少年夫妻,女的眉毛俊秀,鼻准完美,穿浅蓝布
衣,用手指粗银链系扣花围裙,背小竹笼。男的身长而瘦,英武爽朗,肩上扛了各种野兽皮
向商人兜卖,令人一见十分惊诧。可是这种男子是特殊的。是出了钱,得到免役的瑶族。
男子大部分都当兵去了。因兵役法的缺陷,和执行兵役法的中间层保甲制度人选不完
善,逃避兵役的也多,这些壮丁抛下他的耕牛,向山中走,就去当匪,匪多的原因,外来官
吏苛索实为主因。乡下人照例都愿意好好活下去,官吏的老式方法居多是不让他们那么好好
活下去。乡下人照例一入兵营就成为一个好战士,可是办兵役的,却觉得如果人人都乐于应
兵役,就毫无利益可图。土匪多时,当局另外派大部队伍来“维持治安”,守在几个城区,
别的不再过问。分布乡下土匪得了相当武器后,在报复情绪下就是对公务员特别不客气,凡
搜刮过多的外来人,一落到他们手里时,必然是先将所有的得到,再来取那个“命”。许多
人对于湘西民或匪都留下一个特别蛮悍嗜杀的印象,就由这种教训而来。许多人说湘西有
匪,许多人在湘西虽遇匪,却从不曾遭遇过一次抢劫,就是这个原因。
一个旅行者若想起公路就是这种蛮悍不驯的山民或土匪,在烈日和风雪中努力作成的,
乘了新式公共汽车由这条公路经过,既感觉公路工程的伟大结实,到得沅陵时,更随处可见
妇人如何认真称职,用劳力讨生活,而对于自然所给的印象,又如此秀美,不免感慨系之。
这地方神秘处原来在此而不在彼。人民如此可用,景物如此美好,三十年来牧民者来来去
去,新陈代谢,不知多少,除认为“蛮悍”外,竟别无发现。外来为官作宦的,回籍时至多
也只有把当地久已消灭无余的各种画符捉鬼荒唐不经的传说,在茶余酒后向陌生者一谈。地
方真正好处不会欣赏,坏处不能明白,这岂不是湘西的另一种神秘?
沅陵算是个湘西受外来影响较久较大的地方,城区教会的势力,造成一批吃教饭的人
物,蛮悍性情因之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或许是一点青年会办事人的习气。沅陵又是沅水几
个支流货物转口处,商人势力较大,以利为归的习惯,也自然很影响到一些人的打算行为。
沅陵位置在沅水流域中部,就地形言,自为内战时代必争之地。因此麻阳县的水手,一部分
登陆以后,便成为当地有势力的小贩。凤凰县屯垦子弟兵官佐,留下住家的,便成为当地有
产业的客居者。慷慨好义,负气任侠,楚人中这类古典的热诚,若从当地人寻觅无着时,还
可从这两个地方的男子中发现。一个外来人,在那山城中石板作成的一道长街上,会为一个
矮小、瘦弱,眼睛又不明,听觉又不聪,走路时匆匆忙忙,说话时结结巴巴,那么一个平常
人引起好奇心。说不定他那时正在大街头为人排难解纷!说不定他的行为正需要旁人排难解
纷!他那样子就古怪,神气也古怪。一切像个乡下人,像个官能为嗜好与毒物所毁坏,心灵
又十分平凡的人。可是应当找机会去同他熟一点,谈谈天。应当想办法更熟一点,跟他向家
里走(他的家在一个山上。那房子是沅陵住户地位最好,花木最多的)。如此一来,结果你
会接触一点很新奇的东西,一种混合古典热诚与近代理性在一个特殊环境特殊生活里培养成
的心灵。你自然会“同情”他,可是最好倒是“信托”他。他需要的不是同情,因为他成天
在同情他人,为他人设想帮忙尽义务,来不及接受他人的同情。他需要人信托,因为他那种
古典的作人的态度,值得信托。同时他的性情充满了一种天真的爱好,他需要信托,为的是
他值得信托。他的视觉同听觉都毁坏了,心和脑可极健全。凤凰屯垦兵子弟中出壮士,体力
胆气两方面都不弱于人。这个矮小瘦弱的人物,虽出身世代武人的家庭中,因无力量征服他
人,失去了作军人的资格。可是那点有遗传性的军人气概,却征服了他自己,统制自己,改
造自己,成为沅陵县一个顶可爱的人。他的名字叫做“大先生”,或“大大”,一个古怪到
家的称呼。商人、*女、屠户、教会中的牧师和医生,都这样称呼他。到沅陵去的人,应当
认识认识这位大先生。
沅陵县沿河下游四里路远近,河中心有个洲岛,周围高山四合,名“合掌洲”,名目与
情景相称。洲上有座庙宇,名“和尚洲”,也还说得去。但本地的传说却以为是“和涨
洲”,因为水涨河面宽,淹不着,为的是洲随河水起落!合掌洲有个白塔,由顶到根雷劈了
一小片,本地人以为奇。并不足奇,河南岸村名黄草尾,人家多在橘柚林里,橘子树白华朱
实,宜有小腰白齿于其间。一个种菜园的周家,生了四个女儿,最小的一个四妹,人都呼为
夭妹,年纪十七岁,许了个成衣店学徒,尚未圆亲。成衣店学徒积蓄了整年工钱,打了一副
金耳环给夭妹,女孩子就戴了这副金耳环,每天挑菜进东门城卖菜。因为性格好繁华,人长
得风流俊俏,一个东门大街的人都知道卖菜的周家夭妹。
因此县里的机关中办事员,保安司令部的小军佐,和商店中小开,下黄草尾玩耍的就多
起来了。但不成,肥水不落外人田,有了主子。可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夭夭的名声传出
去了,水上划船人全都知道周家夭夭。去年(一九三七年)冬天一个夜里,忽然来了四百武
装喽罗攻打沅陵县城,在城边响了一夜枪,到天明以前,无从进城,这一伙人依然退走了。
这些人本来目的也许就只是在城外打一夜枪。其中一个带队的称团长,却带了兄弟伙到夭妹
家里去拍门。进屋后别的不要,只把这女孩子带走。
女孩子虽又惊又怕,还是从容的说,“你抢我,把我箱子也抢去,我才有衣服换!”
带到山里去时那团长问!“夭夭,你要死,要活?”
女孩子想了想,轻声的说,“要死。你不会让我死。”团长笑了,“那你意思是要活
了!要活就嫁我,跟我走。我把你当官太太,为你杀猪杀羊请客,我不负你。”
女孩子看看团长,人物实在英俊标致,比成衣店学徒强多了,就说:“人到什么地方都
是吃饭,我跟你走。”
于是当天就杀了两个猪,十二只羊,一百对鸡鸭,大吃大喝大热闹,团长和夭妹结婚。
女孩子问她的衣箱在什么地方,待把衣箱取来打开一看,原来全是预备陪嫁的!英雄美人,
可谓美满姻缘。过三天后,那团长就派人送信给黄草尾种菜的周老夫妇,称岳父岳母,报告
夭妹安好,不用挂念。信还是用红帖子写的,词句华而典,师爷的手笔。还同时送来一批礼
物!老夫妇无话可说,只苦了成衣店那个学徒,坐在东门大街一家铺子里,一面裁布条子做
纽绊,一面垂泪。
这也可说是沅陵县人物之一型。
至于住城中的几个年高有德的老绅士,那倒正象湘西许多县城里的正经绅士一样,在当
地是很闻名的,庙宇里照例有这种名人写的屏条,名胜地方照例有他们题的诗词。儿女多受
过良好教育,在外做事。家中种植花木,蓄养金鱼和雀鸟,门庭规矩也很好。与地方关系,
却多如显克微支在他《炭画》那本书里所说的贵族,凡事取“不干涉主义”。因为名气大,
许多不相干的捐款,不相干的公事,不相干的麻烦不会上门,乐得在家纳福,不求闻达,所
以也不用有什么表现。对于生活劳苦认真,既不如车站边负重妇女生命活跃,也不如卖菜的
周家夭妹,然而日子还是过得很好,这就够了。
由沅水下行百十里到沅陵属边境地名柳林岔,——就是湘西出产金子,风景又极美丽的
柳林岔。那地方过去一时也有个人,很有意思。这个人据说母亲貌美而守寡,住在柳林岔镇
上,对河高山上有个庙,庙中住下一个青年和尚,诚心苦修。寡妇因爱慕和尚,每天必借烧
香为名去看看和尚,二十年如一日。和尚诚心修苦,不作理会,也同样二十年如一日。儿子
长大后,慢慢的知道了这件事。儿子知道后,不敢规劝母亲,也不能责怪和尚,唯恐母亲年
老眼花,一不小心,就会坠入深水中淹死。又见庙宇在一个圆形峰顶,攀援实在不容易。因
此特意雇定一百石工,在临河悬岩上开辟一条小路,仅可容足,更找一百铁工,制就一条粗
而长的铁链索,固定在上面,作为援手工具。又在两山间造一拱石头桥,上山顶庙里时就可
省一大半路。这些工作进行时自己还参加,直到完成。各事完成以后,这男子就出远门走
了,一去再也不回来了。
这座庙,这个桥,濒河的黛色悬崖上这条人工凿就的古怪道路,路旁的粗大铁链,都好
好的保存在那里,可以为过路人见到。凡上行船的纤手,还必需从这条路把船拉上滩。船上
人都知道这个故事。故事虽还有另一种说法,以为一切是寡妇所修的,为的是这寡妇……总
之,这是一个平常人为满足他的某种愿心而完成的伟大工程。这个人早已死了,却活在所有
水上人的记忆里。传说和当地景色极和谐,美丽而微带忧郁。沅水由沅陵下行三十里后即滩
水连接,白溶、九溪、横石、青浪,……就中以青浪滩最长,石头最多,水流最猛。顺流而
下时,四十里水路不过二十分钟可完事,上行船有时得一整天。
青浪滩滩脚有个大庙,名伏波宫,敬奉的是汉老将马援。行船人到此必在庙里烧纸献
牲。庙宇无特点,不出奇。庙中屋角树梢栖息的红嘴红脚小小乌鸦,成千累万,遇下行船必
飞往接船送船,船上人把饭食糕饼向空中抛去,这些小黑鸟就在空中接着,把它吃了。上行
船可照例不光顾。虽上下船只极多,这小东西知道向什么船可发利市,什么船不打抽丰。船
夫说这是马援的神兵,为迎接船只的神兵,照老规矩,凡伤害的必赔一大小相等银乌鸦,
因此从不会有人敢伤害它。
几件事都是人的事情。与人生活不可分,却又杂糅神性和魔性。湘西的传说与神话,无
不古艳动人。同这样差不多的还很多。湘西的神秘,和民族性的特殊大有关系。历史上
“楚”人的幻想情绪,必然孕育在这种环境中,方能滋长成为动人的诗歌。想保存它,同样
需要这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