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病友之家媒体新闻 → 【南宁晚报】网友基金会展开爱心接力赛

发表一个新主题 回复帖子您是本帖第 1129 个阅读者  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南宁晚报】网友基金会展开爱心接力赛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海蓝港湾
 


门派:全身派

经验值:681012

社区币:12847

发贴数:5978

注册:2005-01-12

体力值:3450

状态:离线

查看海蓝港湾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海蓝港湾 把海蓝港湾加入好友 搜索海蓝港湾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海蓝港湾回复过的所有主题 发送电邮给海蓝港湾 访问海蓝港湾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2012-07-09 第11版
24岁女青年身患重症肌无力7年,坚强一家人感动众人———

网友基金会展开爱心接力赛

作者:■本报记者黄呈开文/图 来源:南宁晚报 字数:3184
杨小丽情绪激动导致呼吸困难,妹妹帮她捶背
    横县校椅镇横塘村24岁女青年杨小丽,身患重症肌无力7年,每当病发时出现浑身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生活不能自理,平日里靠药品和营养品维持生命,为此近两年每年都要花掉10多万。杨小丽一家五口人努力工作,全力赚钱为她医治。7月6日,杨家人的坚强及不离不弃的浓浓血脉亲情,打动了不少人,在这场爱心接力中,重肌无力关爱协会募捐了1.3万多元,中国雅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也表示要进行救助。

    不幸发生:女青年病情复发

    7月6日下午3时,记者在横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杨小丽的病房里看到,杨小丽正安静地躺在病床上,一根白色的小管子将她的右手和高处的药瓶连了起来,两只手臂上均有红色的斑点……病床的右边放着一本病历,这本病历里写着,杨小丽身患重症肌无力,自2009年10月到今,她先后在横县人民医院就诊19次。
    床的左边站着一名身材娇小的女子,看上去一脸稚气,她自称是杨小丽的妹妹,名叫杨小冰。
    为赚钱给姐姐治病,5年前初中毕业后,她就放弃了继续升学深造,转而到广东的工厂里边打工,目前已经21岁了。6月底,得知姐姐病发住院,她赶紧辞掉了厂里的工作,与母亲在医院照料杨小丽。
    杨小丽的母亲40多岁,站在病床的另一边。
    她的手上拿着一张横县人民医院下发的气管切开手术知情通知书,她一脸愁容。“医生说有利于治疗,要今天下班前给答复,可(气管)都切开过一次了。”杨小丽的母亲说,杨小丽只有24岁,她有些心痛,怕伤到女儿。

    事情起源:患上重症肌无力

    事情要从2005年7月份说起。当时,杨小丽正在横县校椅中学上高中一年级。有一天,她在学校突然晕倒,随后被送往医院,医生认定其患有重症肌无力,并告知时常会出现浑身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往后只能靠药品来维持生命,病发时会危及生命。
    患病初期,她还能坚持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后来因为病重生活不能自理,她只好回家,一边养病一边学习。动笔写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可对杨小丽来说却异常的艰难。纵然如此,在学校举行的高考模拟考试中,杨小丽的成绩仍多次排进年级前10名,这对于一个病人来说极为不易。
    “他们都开始写了好久,我都没办法动笔,题目都没办法答完。”杨小丽说,2007年6月,她参加了高考,考了490多分,但是考虑到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她没有填报志愿,放弃了上大学的梦想。
    

    面对困难他们用坚持与爱来诠释

    母亲:摘茉莉花筹钱为女儿治病
    “就算是倾家荡产,我们也要医她!”

    杨小丽患病后,她的父母先后带她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花费了不少钱,虽然杨小丽的病情经过治疗后有所好转,但不久又复发。去年7月,杨家人根据医生的建议,让她服用了一种药,两个月的费用为2.5万元。其间,杨小丽可以自己走上楼梯、去卫生间以及走出家门,但因为药品不属于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的范畴,加上家里的收入有限,最后他们不得不停药,一段时间后,杨小丽的病情再次复发。
   “她毕竟是我的女儿,就算是倾家荡产,我们也要医她!”杨小丽的母亲很坚定地说,这两三年来,杨小丽频频病发,每一年都要花掉近10万元的医药费,所用的部分药品不属于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畴,因而只能报销2万多元,其余部分均是杨家人四处打工赚钱筹集。
    杨小丽住院时,正值茉莉花采摘期,杨小丽的母亲白天要摘茉莉花,晚上就到医院接替杨小冰照料杨小丽。
    
    妹妹:辞掉工作回来照料姐姐
    “我们只能住在花费比较少的小旅馆里。”

    杨小丽的妹妹杨小冰比杨小丽小4岁,由于儿时家中贫困,父母为了养家需长时间的劳作。从小时候起,杨小冰和年纪稍小的弟弟都是由姐姐杨小丽照料,三个人血脉相连,感情深厚。
    2010年5月,杨小冰和父亲带着杨小丽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其间她们的父亲杨先生需要回到横县打工赚钱,留下杨小冰一个人照料姐姐。
    每天,杨小冰背着杨小丽走路,抱着上下病床、公交车、楼梯,照料她吃喝拉撒,数日重复,一幕一幕,杨小冰仍记忆犹新。“有一次在小旅馆的楼梯,一不小心,我们俩都从楼梯摔了下来,还好没有受什么伤。”杨小冰说,钱都用来给姐姐治病了,她们只能住在花费比较少的小旅馆里。
    自从杨小丽生病后,杨小冰和弟弟初中一毕业就到广东的工厂里打工,每个月工资在2000—3000元之间,除了他们平时的生活费用,其余的他们都会寄回家用于杨小丽的医疗费。
    近日,杨小丽发病后,杨小冰辞去了厂里的工作,为此她被扣掉了500元的工资。
    她们的弟弟原本也要辞掉工作回家照料杨小丽,但母亲考虑到他刚找到一份稳定且待遇不错的工作,不同意他将工作辞掉。
    
    父亲:未露面只因要干苦力活
    “只要能赚钱,再苦再累,他都干!”

    杨小丽的家在横县校椅镇横塘村委东兴村,村子里有近百间民房,大多数都起了两层以上。在这个村中,有一所房子仅为一层,这是一所仅为两室一厅、没做任何装饰的房子,在近百间民房中显得特别的显眼。
    50多岁的村民老杨说,那就是杨小丽的家,是在杨小丽生病前建起的,他们一家本来也打算建两层楼那么高,但自从杨小丽生病后,楼房再建的计划暂时被搁置。每当过节一家人团聚时,杨小丽的父母住其中一间,杨小丽和妹妹杨小冰住一间,弟弟则要到叔叔家住。
    在老杨看来,杨小丽一家人的生活曾经贫困,不过,经过杨家父母的辛勤劳作,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已经好了起来,可没想到杨小丽这一病,家里的重心都转到了替她治疗上。
    在采访的过程当中,杨小丽的父亲一直未露面。杨小冰说,父亲正在工地上帮人家拆房子,为了赚钱替姐姐治病,父亲这些年一直在外做苦力活。“只要能赚钱,再苦再累,他都干!”杨小冰哽咽着说。
    
    好心人:鼓励与关爱温暖这个家
    “小丽,加油,一定会好起来的!”

    让杨家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年来,杨小丽一直没放弃学习一些技能,并期望能借此赚点钱,给自己买药品和营养品。
    今年4月,杨小丽通过做网络编辑拿到了第一份工资,虽然只有400多元钱,但还是让一家人高兴了一阵子。杨小丽说,她通过网络加入了重肌无力关爱协会,经过培训后,她目前在协会网站做网络编辑,同时还参与策划一些关爱重肌无力病患者的活动。
    据杨家人介绍,协会里有一名60多岁的香港重肌无力患者,患病近30年,在亲友及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她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坚强勇敢地同病魔做斗争。这名香港重肌无力患者经常打电话给杨小丽,鼓励她一定要加油,这让杨小丽备受鼓舞,杨家人相信,只要不放弃,杨小丽一定会好起来。
    杨小丽的自强及其家人的不离不弃也感动了许多网友,他们通过网络得知杨小丽的情况后,7月6日,中国雅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雅虎基金)和南宁爱心传递的工作人员也赶到了医院。
    雅虎基金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会把杨小丽的情况上报,并积极帮她申请资金补助。
    7月7日晚上,杨小冰致电告诉记者,7月6日杨小丽的账户里有13095元汇入,这笔钱为重肌无力关爱协会在网上募捐所得。
    杨小丽的字写得很漂亮,虽然仍没有太多力气,但在采访的过程中,她坚持要把家庭地址写给记者。她说,她现在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能用自己的双手,把这7年多以来的经历记录下来,把一家人的不离不弃记录下来,把爱心人士的鼓励和关爱记录下来,以鼓舞自己坚强勇敢地走下去。
    
    ■名词解释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慢性疾病,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自身抗体,主要是产生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结合,使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阻滞,导致眼肌、吞咽肌、呼吸肌以及四肢骨骼肌无力,也就是说支配肌肉收缩的神经在多种病因的影响下,不能将“信号指令”正常传递到肌肉,使肌肉丧失了收缩功能,临床上就出现了眼睑下垂、复视、斜视,表情肌和咀嚼肌无力,表现为表情淡漠、不能鼓腮吹气等,延髓型肌无力则出现语言不利、伸舌不灵、进食困难、饮食呛咳,和四肢肌无力。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的特点之一就是病程呈慢性迁延性,缓解与恶化交替,大多数病人经过治疗可以达到临床痊愈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12-07-09 10:42:23  IP:已记录
本主题共有 1 页 [ 1 ]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Powered by BBSxp /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0ms
晋ICP备075001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