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研究进展
作者:何国胜
一、发病原因
何国胜等认为遗传因素在挛生子重症肌无力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对1983年~1999年诊治的2351例MG进行了研究,发现有挛生子11对,占总病例0.45%。其中男8对(72.7%),女3对(27.3%);单卵挛生子9对(81.8%),两挛生子先后发生MG6对,发病一致率66.7%。双卵挛生子2对,其中男1对,女1对,为同性别双卵挛生子,仅有其中之一发病,发病一致率为0。经x2检验,发病一致率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 发病年龄,所有发病的17例中,发病年龄0~9岁年龄组10例(58.8%),10~19岁年龄组6例(35.3%),20~29岁年龄组1例(5.9%)。在双方都发病的6对单卵挛生子中,最大发病年龄12岁,最小发病年龄1岁。双方发病的同一对挛生子间发病年龄间隔均在3年以内,其中1年内3对,2年内2对,3年1对。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仅单纯眼外肌受累,按改良Ossermann分型,均为1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按常规ELISA法检测,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大于0.5mmol/L为阳性。14例检测了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11例,阳性率为78.6%。双方均发病的6对单卵挛生子均检测了乙酰胆碱受体抗体,5对双方均高于正常,1对一方高于正常,一方阴性。合并症:6对双方患病的单卵挛生子中,4对行纵隔CT或MRI检查,2对同时有胸腺增生或胸腺瘤,一对双方均正常,一对其中一方胸腺增生,另一方正常。6对均未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研究结果提示在MG发病原因中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但也与环境因素有关。并且遗传因素对20岁以前发病比20岁以后发病所起作用更大,对单纯I型MG发病比其它型更为重要。而Agafonov BV等报道,9对单卵挛生子中有4对双方都患MG,另5对仅其中一方发病,单卵挛生子发病一致率为44.4%。而9对双卵挛生子中仅其中一方发病,发病一致率为0。这种结果上的差别可能与种族差异有关。说明在东方汉族人MG发病中遗传因素所起作用更大。
[此帖子已被 海蓝港湾 在 2014-3-13 11:50:34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