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激素控制重症肌无力不能达到一定的缓解程度,还有激素减量复发,病情到了中等以上的患者, 医生会处方另外的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有很多种,一直以来国外和台湾香港都用的硫唑嘌呤,就是依木兰,这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一线药物,它用于增加类固醇的疗效,控制住病情以后可以减量,25mg左右的的维持量可以长期服用,服用硫唑嘌呤的患者可用低剂量强的松龙明显的摆脱症状,故此,可减少其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这是最重要的作用,也是国内外医生的共识。任何患者长期服用,都可能轻微增加患淋巴瘤的风险(也可能是其它的癌症),但是这样的副作用在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调查中,台湾和香港医生都认为没有,因为我们的用量非常小,如果是器官移植病人大剂量的使用才会有很少的可能性存在。虽然有这样的可能性存在。同样的,我们应该在这些潜在的风险和已证实的疗效之间进行权衡(例如:能保持肌无力控制在好的状态和减少强的松龙的剂量)。
还有些其它的免疫抑制剂,例如环孢素A、吗乙基麦考酚酯(骁悉)、FK506(他可莫司)、氨甲喋呤和环磷酰胺,通常仅用于无法服用上述一线药物的患者。这些药物并没有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进行较完善的测试研究,同时它们也有自己的副作用,部分原因是他们是更强大的免疫抑制剂。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只减少肌无力致病性抗体产生的智能化武器,而不是抑制所有的免疫应答。
[此帖子已被 天山雪莲 在 2011-10-24 9:28:34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