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的贵州籍男子何勇1个月前来到广东东莞打工,其打工地是位于塘厦镇的一个地沟油黑作坊,上班仅5天的他捞油时不慎跌入油锅被烫成重伤,仍在医院的他揭露黑幕——老板让他们从化粪池、下水道里捞泔水熬成地沟油。这些油会被卖往深圳 、东莞等地的批发市场,因为价格便宜,大小餐馆都会去批发市场采购这种地沟油。5月9日下午,接到记者举报后,塘厦镇多部门联合行动,将两个地沟油黑作坊捣毁。
■意外
工人跌进油锅烫成重伤
9日晚上,躺在塘厦镇人民医院的病房里,39岁的何勇几乎全身都被纱布包着。一个月前的4月8日上午,何勇掉进了长2米、宽1米、高1.5米的油锅,油锅里正在熬炼着的是地沟油。等他奋力爬出油锅时,浑身已被严重烫伤,几乎没有一处完好的皮肤了。那一天距何勇从贵州老家来东莞塘厦打工,才刚5天。现在的何勇连吃饭都无法自理,且大小便已失禁。
何勇妻子张彩霞的表哥祝建从老家赶来帮忙处理此事,他说何勇“真是捡了一条命”。因为那个黑作坊一般是头一天晚上把油熬好了放在那里冷却,第二天才会把油装起来运走,何勇掉进去的时候不是油温最高的时候。
何勇断断续续地告诉记者,他掉进油锅后就本能地站了起来,油没到他的嘴那里。他拼力抓住锅边,终于爬出了油锅。
■爆料
编织袋装“材料”熬油
5月9日晚上,祝建终于下定决心,要把此事捅出来。“再也不能等了,再等老板就跑了”。他带领记者来到蛟乙塘社区居委会附近一个偏僻河边的窝点,何勇就是在这个窝点出的事;另一个窝点则在祥旺工业区内,9日深夜竟然还在熬炼。
何勇出事的地沟油窝点设在河边一个简易的棚子里。棚子里最主要的就是两个紧挨着的、焊接而成的用来熬制地沟油的铁锅。铁锅旁的地面被深挖下去,铁锅下面也被挖空,下面就是用来烧火的。
进入棚里,一股恶臭扑面而来。在铁锅旁,压制地沟油原料的筐里竟然还在滴滴答答地渗出油水,恶臭就来自这里。这些原料都用编织袋装着,何勇告诉记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油水从编织袋的缝隙里流出来,同时避免那些残渣进入油水。
一个两米多长的铁锹就放在铁锅里,这是加热时用来搅动的;而铁锅边上一个塑料的勺子,就是用来舀出浮起来的地沟油。两个铁锅下方都有个口子连着管道,而管道的出口就在河边。地沟油被捞起之后,废水渣就通过管道直接排到了河里。在河边的竹林下,堆满了一个个编织袋状的东西,压出油水的残渣就直接扔到了这里。
■直击
“制油原料”混着卫生巾
记者在暗访中及跟随执法人员查处中看到,那些用来熬制地沟油的原料实在令人作呕:不仅散发着恶臭,残渣里还混着石子、塑料袋和卫生纸、卫生巾。
何勇告诉记者,这些原料“有的是从下水道捞出来的,有的是收集的餐馆泔水,还有的是跟一些公司合作,他们从化粪池抽上来的,然后就卖给了我们。”除此之外,一些死猪之类的被丢弃的东西,也会被老板捡来,放在一起压出油水。
祝建告诉记者,他到东莞之后曾跟踪过运送地沟油的车。“要是你看到那样的场景,估计你都不敢再去外面吃饭了!”
■去向
被运往深圳东莞市场
这些地沟油是用来做什么的?何勇告诉记者:“就是用来吃的。”何勇说,他曾听工友介绍,熬好的地沟油被装进1米多高的油桶后,凑到一定的数量,老板就会派车将其一起运走。“据说是送去深圳的一些批发市场 ,东莞的批发市场也会送。”何勇说,听说因为价格便宜,深圳、东莞的一些大小餐馆会去批发市场采购这种地沟油。
祝建称,据他调查,何勇工作的黑作坊老板以前曾在深圳做这个,后来深圳查得严了,他才又跑来东莞。“这个老板既然能做这么久,那他肯定有很好的销路 ,否则他也没办法坚持这么久。”
何勇介绍:从下水道、化粪池里捞出泔水渣,把里面的油水压出来,然后把它们熬成地沟油。熬好的油凑到一定数量,老板就会派车把它们送去深圳的一些批发市场,东莞的批发市场也有送 ,听说都是用来吃的……
老板做这个好多年了,这种人,良心是让狗吃了!
■查处
两窝点被端,老板出逃
其中一窝点去年曾被查出70桶地沟油
9日下午,接到记者举报后,塘厦镇多部门联合行动,在祝建的带领下,执法人员还在祥旺工业区的一栋出租屋楼下找到了何勇所在的地沟油窝点老板的车,是一辆紫色的广本商务车,车牌号为“粤B10J18”。还查到一辆货车,车牌号为“粤B5615A”,货车上还有一个油桶。
警方赶来,询问出租屋老板得知,地沟油窝点的老板叫孙荣海,江苏泰州人。但在出租屋内,没有发现孙荣海。记者从出租屋老板找到孙的电话打过去,手机能打通,但对方没有接电话。再打则已经关机。
塘厦镇政府一负责人告诉记者,这辆商务车和货车已被控制起来,派出所民警将想方设法把这老板找出来,根据调查的结果再对其进行处理。
9日傍晚,记者联系到一名在东莞长安做泔水油的知情人,他告诉记者,在东莞,地沟油、泔水油从来就没有消失过。“整个东莞,基本上分成几个片,分别有几个老板来做”。
在何勇出事的窝点附近的工人告诉记者,自从出事后就停工了。塘厦镇政府的执法人员随即调来了铲车,将这一窝点直接铲倒摧毁。
而在祥旺工业区内的另一个窝点,执法人员赶到时,一名中年妇女匆匆离开;该窝点内,一个铁桶装满了刚熬好的地沟油,还是热的。参与现场执法的塘厦执法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7月,这个窝点就被查出过70桶地沟油,没想到,现在又偷偷开工了。
据了解,这个窝点位于蛟乙塘和平山社区交界处,位置很偏,自从去年查处之后,平时执法人员巡查不到这里。“这个老板胆子太大,竟然会重新回来搞”。
塘厦镇一负责人表示,对于食品安全,政府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发现一起就严肃处理一起,对于这样的地沟油窝点将坚决摧毁。执法人员用铁锤将棚子砍倒,“绝不允许他再回来做地沟油”。
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