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超全攻略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又称“三伏灸”、“三伏贴”。
冬病夏治是祖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冬病夏治适应证
呼吸系统疾病: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
脾胃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泄泻等。
此外,类风湿疾病、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各种骨关节病、软组织及韧带的慢性劳损,以及心绞痛等,冬病夏治疗效也不错。
作用机理
冬病夏治的原理归结起来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自然界存在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病,多发病于冬季。
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心绞痛、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冻疮等,将这些病机为阳气虚弱而冬天好发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摄,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贴敷部位
贴敷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
治疗肺系疾病,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中府、膻中等。此外,根据临床辨证加取腧穴,如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大椎、天突、关元、神阙、中脘、内关等穴也有选用。
治疗骨关节炎疾病,常用的穴位有大椎、肾俞、悬钟、关元、阿是穴等。
治疗脾胃病,常用的穴位有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等。
[此帖子已被 天山雪莲 在 2011-4-13 15:53:06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