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病名确定后,治疗方案就象公式一样有一个完整的套路。而中医则不同,多数没有病名,突出对证的辨析,结合病人整体素质,灵活进行辨证施治。因此,西医诊断确定的病名,中医只作方向或部位性参考,但治疗方案却千差万别。比如感冒,西医病名确定后,选择清除病毒的方案,结合退热、止咳等进行具体治疗。而中医说感冒,实在太笼统了。它只提示疾病的方向是外感,大的要看是伤寒还是病温,具体还要分风热风寒、伤暑伤湿伤燥,要结合时令和病人的具体体征辨证施治。这就是中西医差别之一,病名一致,而治相悬殊(实质上感冒不是中医病名,此处不多计较)。这种差异会保留一万年,永远存在下去,它是中西医不能结合的重要原因。因为中医的哲学基础是辨证思维,西医则尊崇形式逻辑,他们永远是两条路上的马车!讲中西结合,绝不是统一病名问题。
好在中国人胸怀宽阔,能够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容许多架马车并驾齐驱(中西医之外,还有壮医、回医、藏医、蒙医等多架马车)。得了病,要坐哪架马车,有你自己选。
清代后期,西医刚传入中国前,多数人只知道中医的望闻问切。西医的简洁,加上孙仲山的废除中医政策,中国人接受了西医,慢慢生疏了中医,这是拿西医病名求中医治疗的历史原因。
现代人变得更聪明了,经过漫长的与疾病斗争的实践,发现西医也有缺陷。虽经过多种精密仪器检查,病位确定的非常准确,但就是没办法治疗。西医把大量的不治之证,统称之为癌,叫中国人不服。因此又慢慢想检回几乎丢失殆尽的国粹中医。但时代变迁,几代人过后,了解中医之人已经很少。多数人会说,感冒就是感冒嘛,凭什么探听别人隐私,还要问人家的“经带产”!
叙述病情经过,是中医问诊的主要内容。如果你只是报上西医的一种病名,要求中医治疗,就象抱给医生一只魔术箱,真不知道会变出什么东西来。朋友,为了给你一个准确的诊断,为了确定一个正确的治疗原则,为了使用恰当的方剂和药物,你还是结合病名,详细叙述得病经过、全身表现为好。古人云,可以瞒爹娘,不可以瞒大夫。
[此帖子已被 医道同源 在 2011-2-15 23:32:19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