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进补,中药造假
“剪刀+胶水”,移花接木。野山参的个头越大,价格越高,且相差悬殊。有的造假者对小野山参进行再加工——把参芦加多,把参体增粗,把参须延长,价格也就水涨船高。有的造假者则索性用普通的园参作原料,使用强力胶等一些化学黏合剂,按照野山参的外形进行拼接。原先只卖10多元的园参,摇身一变,成了价值几千元乃至上万元的“野山参”。 滚泥巴,灌铅粉,快速增重。目前,冬虫夏草的市场价格在每克200元左右。造假者在虫体外滚上一层泥巴,或者用胶水黏上铅粉,或者用化学药剂浸泡,都能使冬虫夏草的重量迅速增加。经过此类“增重”处理,一根中等大小、正常重量为0.3克的冬虫夏草,竟然能达到0.6克,甚至1克左右,成为“虫草王”。 长得像,名字像,鱼目混珠。中药材品种繁多,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区别。因此,造假者用外观比较接近的植物,如石仙草、羊舌兰等冒充石斛;或者用亚香棒虫草、尼泊尔虫草等冒充冬虫夏草。而尽管同为虫草属,其他虫草的功效、价格远远不及冬虫夏草,有的甚至不能入药,食用后会引起恶心、头晕等症状。 我国每年采收的新鲜铁皮枫斗约为1000公斤,加工后的成品只有100多公斤。不法分子绞尽脑汁,想出各种造假花招,其原因就在于贵重药材假冒行为的利润空间巨大。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自然资源稀缺,野山参、冬虫夏草、铁皮枫斗、藏红花等名贵药材的价格近年来一路上扬。其中,冬虫夏草的价格在1年时间里上涨了50%左右。目前在零售市场上,1克左右的七等野山参,单价约为每克300元,而20克左右的特等野山参,单价超过每克1万元。 这些贵重药材产量稀少,也因为目前全民进补的热情越来越高,所以价格昂贵。在商家炒作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几近盲目。中医讲求辨证施治,按照个人的体质科学进补,盲目服用贵重药材,特别是长期食用、混合食用,往往有害无益,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
[此帖子已被 医道同源 在 2011-2-7 23:51:34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