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见于任何年龄,约60%在30岁以前发病,女性多见。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表现是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依据,也是临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关键,它还可以反映重症肌无力的病情严重程度。
发病者常伴有胸腺瘤。除少数起病急骤并迅速恶化外,多数起病隐袭,主要症状为骨骼肌稍经活动后即感疲乏,短时休息后又见好转。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表现有以下几种:
症状通常晨轻晚重,亦可多变。病程迁延,可自发减轻缓解。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于疲劳,在活动后加重,体息后减轻,晨轻暮重。临床上主要分为眼肌型和全身型。
眼肌型者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可出现眼睑下垂、复视、斜视。临床上,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中,93%以上以眼睑下垂为重症肌无力的首发症状,儿童肌无力患者几乎100%以眼肌受累为主。
全身型者除眼外肌麻痹外,可出现其它部位肌无力,表现为咀嚼无力,说话声音减低、带鼻音或嘶哑,吞咽困难,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因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危象。
以上几个方面是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表现的阐述,症状表现不同,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也会有所不同,建议患者应该到正规医院根据医生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避免重症肌无力症状向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
[此帖子已被 开心妮妮 在 2011-1-20 21:58:26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