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币:26
发贴数:20
注册:2009-05-05
体力值:
状态:离线
西医的尴尬和困惑: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急剧增长
一、医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触目惊心 ■■全世界有l/3的病人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西药毒副作用。据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的统计报道,在临床发病率中,大约有30%属于药源性疾病(由于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大约21%属于感染性疾病,大约16%属于医源性疾病(由于误诊和医疗事故引起的)。 ■■据统计80%的西药对染色体有诱变作用。西药不仅导致各种药源性疾病,而且可诱发或加重与老化有关的各种疾病,促进人体老化。西药不良反应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远比伪劣药品的危害严重的多。 ■■日本一病理学家在尸体解剖时发现,大约50%的死者,其死亡原因与西药毒副作用有关。 ■■在美国,西药药源性疾病已成为主要疾病之一,是列在心脏病、癌症、肺病、中风之后的第五大疾病。哈佛学者研究表明,每年因为治疗错误而死亡的人数,达到15.7万,比起因车祸、纵火、他杀加起来死亡的总数还多。 ■■抗生素可以说是西药中最大的品种,人们一有病首先就想到它,把抗生素看成是“万能药”。但是,就是这种所谓“万能药”,也出现很大问题,单说我国现有的2000万耳聋者中,有近80%是与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有关。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的观察表明,在1590例住院癌症患者中,没用或仅用过一种抗生素者,其感染发生率为9.25%。而用过2种以上抗生素者为36.12%,是前者的4倍,也就是说抗生素用得越多,感染发生率越高。 ■■至少有2/3的化验单都是不必要的。一项调查显示常规的血液和尿液检查仅在1%的诊断中有用。 ■■约每10次X光检查中只有一次才是必要的。 医生阅读胸片的错误率在20%~40%之间,在大医院工作的放射科专家们对于56%的胸片有不同的解释。 ■■大多数化验室的准确率只有95%,前提是所有仪器运转良好,如果一名就诊者进行了20项左右的化验,尽管他十分健康,也可能有一项指标显示他“有病”。 ■■很多不必要的检查都复杂而昂贵。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单单X光检查的费用就可占一个国家卫生支出的6%~8%。 ■■很多检查结果导致了过度的甚至是错误的治疗。一项调查发现,每93名被诊断为心脏病的儿童,仅有17人是真正的心脏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这样无缘无故地被剥夺了活动的自由。 二、西医的尴尬和困境 西医治疗由于不象中医那样,以调节人体的内在生理动能为主,而是对疾病采取对抗性的疗法,这种对抗性的疗法对人的危害极大。 1、对肌体的直接伤害 许多药物如果不适当的使用,往往造成对一些脏腑的直接伤害,如:各种抗生素对肝肾功能的直接的伤害,放射性治疗对肌体局部的直接伤害,化学疗法对胃黏膜及骨髓造血机能的破坏作用等。 2、抑制和破坏脏腑功能、导致内分泌的永久性失衡 临床使用大量激素类药物,均会导致相应的脏腑功能受到抑制,造成患者内分泌严重失调而终生依赖药物。 3、破坏和抑制人体自身修复疾病的康复功能 药物的无节制使用,往往会造成人体自身功能的抑制,人类与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一样,本身就具备生存所需要的、保证健康的三大功能。 (1)抵抗外来病毒、细菌感染的免役功能; (2)康复肌体病变的自愈功能; (3)修复肌体因病、因伤而缺损的生命再造功能。 无节制地滥用药物,必定会导致各种药物取代人体自身固有的、为生存需要所具备的三大功能,使人体康复功能被药物取代而长期废弃不用。人类的功能用则进、不用则退,长期依赖各种药物必定会使自身的康复功能丧失殆尽。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一代人的功能退化还会经遗传贻害于我们的子孙后代,造成人类整体物种对疾病的康复功能全面退化。 4、滥用药物导致大量的细菌、病毒进化成为对人类健康危害更大的新病株 抗生素的发现,解决了不少因细菌病毒所感染的多种传染病,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当临床的医生们过于夸大、甚至迷信药物的治疗作用时,便造成了当今医学界普遍存在的滥用抗生素的现状。患者偶有小疾,便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但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还促使不少细菌病毒加速进化、成为毒性更大、耐药性更强的新病株,药物的研究周期远远落后于病毒细菌的进化,造成了当今医学界十分尴尬的局面,即医药的研究永远滞后于疾病的发展,如此下去,人类健康的出路何在?!!! 5、据统计80%的西药对染色体有诱变作用,这一点对于长期服药的病患者危害更大! 有的产生药物依赖性(不服药症状加剧),有的产生药物抵抗性(剂量加大)。西药不仅导致各种药源性疾病,而且可诱发或加重与老化有关的各种疾病,促进人体老化。 西药对人体疾病治疗不但有其局限性,而且给人体带来了不可低估的毒副作用。据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的统计报道,在临床发病率中,大约有30%属于药源性疾病(由于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大约21%属于感染性疾病,大约16%属于医源性疾病(由于误诊和医疗事故引起的),我国每年死于西药不良反应的人数可达19.2万,每年由西药不良反应而增加的医疗、抢救费可达45亿元。西药不良反应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远比伪劣药品的危害严重的多。 西医学还原论认为,是局部性病变引起全身性病变,所以在治疗时要以局部性调节为中心,必要时辅以全身性支持治疗。西医学还原论这种层层解剖分析式的思路历史很久,至今仍在主宰着西医临床医师的治疗思维,这种思路是把生命理解为一部复杂的机器,正因为如此,还原论思路的治疗手段,在对现代疾病谱中的诸如:慢性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溃疡病、癌症、各种精神病等,就很难找到直接相关的特异性病原因素,因而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或束手无策。 西医治疗的还原论思路在对疾病进行药物性治疗时,往往仅仅局限在局部病变上,而不去顾及生命的整体性或生命系统内其它各器官、组织之间的关系,由此常常就会带来顾此失彼的可怕后果。 例如: 1982年,欧美发现了许多“粒细胞缺乏症”病人,他们对多种感染失去防御能力,极易发炎、发热。后经医学家长达11年的努力,才查明是解热镇痛药氨基比林在作祟,而此药竟已使用了40年之久。 1995年,欧美国家出现大量失明的白内障病人,尤其以肥胖妇女居多。经查实,系服用减肥药二硝基酚所致。 1999年,美国推出降血脂新药三苯乙醇,虽然疗效较好,但大量病人服用后,不但发生脱发等毒副反应,而且还有许多人患上了白内障。 2000年,西欧一些国家发现,用新药“仅应停”治疗孕妇的呕吐反应,竟然出现1200多个类似海豹一样的胎儿,他们缺臂少腿。在日本则因长期使用抗炎症药氮碘喹,酿成了万余人致盲及下肢瘫痪。 2002年,在美国发现了300多名妙龄少女患阴道腺癌,后来才证实与他们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保胎药乙雌酚有关。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西医注意力过于放在了机体局部的时空结构上,而忽视了机体内部,各脏腑器官、组织间的关系、信息所导致的。这也是西医在治疗上存在有缺陷的体现。 西医把健康寄托于药物和医疗器械,依赖借助外界力量来治疗疾病,而忽视了自身的修复和开发人体本能,使人体各器官的机能下降和退化。 随着近代物质文明的发展,生态环境及社会心态的复杂化,许多“现代社会文明病”(生活方式病、富贵病)越来越多,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发达国家里,死于“现代社会文明病”的占死亡总人数的70-80%,在不发达国家中该比例达40%-50%。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不断增加,越来越加大了西药疗法的无能。在众多的奇难怪病面前,靠西医的医疗技术(打针、吃药、动手术、仪器治疗)作用已相当有限。 ■■西医治疗的看家本领“对症理和手术治疗”处问题更严重 1.对症治疗:临床治疗以化学合成的西药为主,追求即时效应,如血压太高就用降压药,体温太高就用退烧药,确实能改善症状,但治标不治本,需终生服药,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药物毒副作用。 例如:西医治高血压 西医对高血压的认识:高血压是终身性、慢性、渐进性血管疾病,患上高血压病就必须每天不间断服药,一旦停药就会反弹,造成血压不稳,而发生各种并发症如中风、冠心病、肾病、眼底病变等,所以对高血压的治疗目的就是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可是许多医生和患者已经体会到,即使每天不间断用药,时间一长血压就不易控制,仍会波动性升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西医对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是多以扩张血管或制止血管收缩为主要手段,这只是针对该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最后环节的对症治疗,不是治本的方法。所以高血压病不能治愈,不能停药,最终死于脑出血,脑栓塞。也就是说死于高血压。 2.手术治疗:西医外科手术治疗在一定的范围内有立竿见影之效,但过后,常见功能缺损,病灶转移或者旧病复发。西医手术治疗也多是治标不治本,常有缺损性损害。 例如:手术治疗结石: 将所生结石部位脏器切除,确实这是不可能再生长结石了,因为这个脏器已经被葬进了地狱,不可再生,割去了胆府,死人也不会再说会长胆结石了;摘除了右肾,也不可能再长右肾结石了,手术切除了胆囊是不会再长胆囊结石了,可通往胆囊与胆囊密切关联的脏器、管道还在,而生成结石的因素(产生结石之本),并没有消除,所以,施行了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症的患者,多在一、二年或三、五年,多者十余年之后,就又在胆管、胆总管、肝外胆管内生成了结石,疼痛更加难忍,体质更加衰弱,无奈只得再次开刀问斩,请想一想有多少人手术取石后再没有复发的呢?有位医生患了胆石症也无奈于切除之术,一个三十余岁的医生,一年时间竟然进行了七次手术取石,谁知何时而止呢! 在中国一重二处有一位设计师,由于卵巢有一点肿,就被医院把卵巢全部切除了,其原因是怕发生癌变,说你已经不需要生育了,要它有什么用。切除后,可怕的后果是什么呀!当时医生并没有考虑。切除后这个人几乎成了废人,免疫力低下,浑身无力,心脏功能下降,但去医院却查不出原因。多方求医问药,就是没有效果。人体的每一器官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并不是解剖学上的一块肉。缺少了那一部分的功能都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西医理论上的缺陷,造成治疗上:一顶(顶药),二切(手术),三自杀(放化疗),都是没办法的办法,是对人类生命的无奈。 西医长于化验,却有许多疾病查不出病因。有很多人觉得自己身体很不舒服,可是去医院检查来检查去,各种费用花去了一大笔钱,却是说没病。西医长于手术,却往往是在用一种疾病去代替另一种疾病,用一种痛苦去代替另一种痛苦!“一病方愈,一病又生”的局面
文章来自:铿锵中医论坛 http://www.kengqiangzy.com/
社区币:2111
发贴数:2005
注册:2008-06-28
中医又怎样?全中国现在有几个全科中医生?连硕士生导师看妇科病开药都可以不切脉。还有多少中医生不见本人也敢开药?
我是有二十年病程的MG人,治疗上我既接受西医也接受中医。比如第一次每天一粒的激素就使我左眼睑上提。但现在,我的病情稳定了,我主要以中药为主,发现不好了,我也会加吃小明。我的其他病症也是常常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都有优缺点。
[此帖子已被 大洋彼岸 在 2010-5-12 19:39:21 编辑过]
社区币:2308
发贴数:2092
注册:2008-02-10
适度原则,什么东西过了头,就成了危害。盲目相信中医,也一样会遇到麻烦。
社区币:164
发贴数:154
注册:2009-12-12
千万别遇到庸医,中西结合是最佳
中医是如何被异化的
我国明代的薛暄,在他的《从政录》中的96条语录中,第一条即开宗明言:“孔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唯亲历者知其味……” 再观当今的所有“中医”亲历者们恐怕各自有各自的“味”。我们先从中医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谈起吧,从中医的固有理论来看,阴阳五行学说是其理论基础,并且已经与中医学理论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而中医理论是中医先生们临证时的指导,是整个中医学的支柱。如果我们否定了中医的哲学——阴阳五行学说,实际上也是否了中医学的科学性。而没有了科学哲学的指导。 没有了科学理论的学科,还算什么科学呢?充其量也不过是把数千年来中医的临症实践,视为过时的、唯心的、错误的,不科学的“经验”而已。但是,任何一位从事过“真正中医临证”工作的人都明白,没有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寒热虚实,四气五味等等一整套中医理法方药理论的指导要想做到辨证论治并提高临床疗效那是不可思议的。 中医的阴阳五行作为描述自然过程及生命过程中各种方式相互作用规律的学说,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自然哲学”或者说是(我称之为)“第三种哲学”。因此,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并不是主要讨论物质与精神的相互关系,而且在有关形神关系的论述中,也不存在唯心主义的问题。 但是,近代以来,中医学曾被称为“唯心主义”,“民族的耻辱”,有时甚至还被等同于骗人的“巫术”,而予以“废除”。这都是尽人皆知的。当时的中医备受排斥,侮辱和打击、摧残,而中医学理论,特别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的中医哲学理论,以及藏象学说,更是这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中最先和最重要的受害者。而中医学术界为了自身的生存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力图运用西方的哲学和医学理论来证明自己也是那种所谓的“唯物的”、“科学的”。而不是什么“唯心主义”和“玄学”。 于是人们千方百计地把阴阳五行学说解释成具体的“物质”或“物质元素”。甚至解释为“电子”“离子”等等,总之是“唯物”的。而“藏象学说”也是必须要有解剖学基础的。这样,中医理论中的肝、心、脾、肺、肾都被说成是“组织器官”。又把阴阳看作是矛盾的双方,因此是辩证的。不过,自己也承认这是“朴素的”和“自发的”。很多学者以为这样就可以建立起中医学自己的哲学支柱,并津津乐道了多年,至今还有很深的影响。 但是,只要是稍微具有哲学常识的人却很清楚,“自发” 几乎又是“原始”、“落后”的同义语。所以也就理所当然的被人家(们)看作是“过时的”。既然如此中医学也就不成其为科学。因而只能把其中的“实际医学知识”从其中“剥离出来”用新的医学(即西医)知识去替换,也就是要去其理论之“糟粕”,取其经验之“精华”。即便是在当代临床上,也还有许多的所谓的“中医们”只是努力的寻找几首所谓的“验方”而已。 在这里最值得重视的,恰恰就是这个“替换”,这也是近现代中医学理论易撤的主要途径,也是造成当今中医学信念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一“替换”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已经“源远流长”,已经“初具规模”,已经“潜移默化”不为人知,多少年来也已经“约定俗成”人云和云,并且继续以不可阻挡的潮流迅猛发展。除了上述哲学理论方面的“替换”以外,中医学整个概念、理论体系的改弦易辙,自我“替换和自我消融更是触目惊心。 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化学元素的汉字名称是清代徐寿创造的,他采用音译为主的方法基本上解决了化学拉丁文名称的汉译问题,直至今天,他的译名绝大部分我们仍在使用,而且大家都知道是在说啥。然而我们的西医学家及翻译工作者们在当时翻译西医学的基本概念时,却既未采取音译,也很少采用意译,而是采用单义项(汉字很多是多义词)直译,或者干脆自己想当然的直接借用了含义并不相同的大量的中医术语,当西医学伴随着西方科学的时代潮流,日益深入人心,并在我国学术界占据医学主导地位的时候,反过来就要用已经成为西医学的概念来重新理解、解释和验证中医学了。而近现代中医学术界已有人为了证明自己的“科学性”,又在大量的引入这样的西医概念和理论来解释中医。自王清任以来,中医界力主“改错”已有200年之久了。 于是,我们中医的“藏象”被解释成藏之于内的“脏器”,脾被看成是消化系统的“器官”,心包络被理解成了“心包膜”,气被解释为功能后来又被弄成了“微小物质”,血等同于“血液”,精是“精微物质”,神是“精神意识”,脉变成了“血管”,营气成了“血管里流动的营养物质”, 津液相当于“水液”或“组织液”,其气化过程被“替换”为“水液代谢”。命门时而“肾脏”,时而又是“肾上皮质”,也许还是内分泌系统。三焦是体腔。还是网膜或淋巴系统?经络是“血管”、“神经”?还是“筋膜”“生物电”?肝与胆相表里被理解成是由于“肝脏”和“胆囊”的解剖位置及其功能相联系……等等。 利用这些“替换”来的所谓中医概念,混淆范畴,把本不属于中医学的涵义硬塞到咱们中医学中来,还美其名曰“中医现代化”。所有这一切其实均与我们中医学中固有的阴阳、气血藏象,经络等范畴的本来意义和内涵毫不相干、毫无共同之处。在这种情况下,就被上升成“国家意志”强行推广,也就理所当然的出现了现在咱们看到的中医现状及中医临床疗效的每况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