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病友之家媒体新闻 → 导致肌肉萎缩的原发病变分类与保健措施

发表一个新主题 回复帖子您是本帖第 793 个阅读者  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导致肌肉萎缩的原发病变分类与保健措施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donglanlan


经验值:183

社区币:183

发贴数:61

注册:2010-01-12

体力值:72

状态:离线

查看donglanlan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donglanlan 把donglanlan加入好友 搜索donglanlan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donglanlan回复过的所有主题 发送电邮给donglanlan 访问donglanlan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肌肉萎缩概述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体积较正常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神经肌肉疾肥大。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脊髓疾病常导致肌肉营养不

良而发生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分类

    1.按发病机理分类

  (1)由全身营养障碍,废用,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肌肉变性,肌肉结构异常等病因产生的肌肉萎缩。
 
  (2)遗传、中毒、代谢异常、感染、变态反应等引起的肌肉萎缩,此种分类临床意义不大,因病因一时难以明确。
 
  2.根据肌肉萎缩分布分类:
 
  (1)全身弥漫性肌肉萎缩;

    (2)头面部肌肉萎缩;
 
  (3)头和上肢或上下肢近端肌肉萎缩;

    (4)上下肢远端肌肉萎缩;
 
  (5)限局性肌肉萎缩

  3.根据导致肌肉萎缩的原发病变分类

  (1)神经原性肌肉萎缩(2)肌原性肌肉萎缩(3)废用性肌肉萎缩。神经原性肌肉萎缩主要指脊髓前角细胞及末梢神经等下运动神经元的病变,属于原发性神经原性肌肉萎缩。三者又彼此互相关连

,而上运动神经元性病变虽也出现肌肉萎缩,有人将其列为继发性,晚期为废用性萎缩。肌原性肌肉萎缩是指肌肉本身病变引起的。废用性肌肉萎缩尚可邮于全身消耗性疾病。

  肌萎缩患者的保健措施

肌萎缩患者由于肌肉萎缩、肌无力而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褥疮等,加之大多数患者出现延髓麻痹症状,给患者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肌萎缩患者除请医生治疗外,自我调治十分重要。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缩发展。
 
  2、合理调配
饮食结构。肌萎缩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补充,提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以增强肌力、增长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并积极配合药膳,如山药、苡米、莲子心、陈皮、太子参、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烟、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营养、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维护患者营

养及水电解质平衡。
 
  3、劳逸结合。忌强行性功能锻炼,因为强行性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4、严格预防感冒、胃肠炎。肌萎缩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或者存在着某种免疫缺陷,肌萎缩患者一旦感冒 ,病情加重,病程延长,肌萎无力、肌跳加重,特别是球麻痹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

,如不及时防治,预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5、胃肠炎可导致肠道菌种功能紊乱,尤其病毒性胃肠炎对脊髓前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使肌萎缩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复或加重。肌萎缩患者维持消化功能正常,是康复的基础


 

[此帖子已被 天山雪莲 在 2010-1-29 10:03:35 编辑过]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10-01-12 13:14:07  IP:已记录
本主题共有 1 页 [ 1 ]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Powered by BBSxp /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0ms
晋ICP备075001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