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访问的朋友由于身体原因,进了Emergency Room。陪着熬到大半夜,耽误了今天上午赚钱。
第一次全陪病号,大致了解了美国医院的运作,跟国内的所见相比,给是否海归的话题再加个砝码。
朋友下班到家就对我说“我不行,得赶紧去医院”。赶紧出发,Local超速开车,10分钟到达医院(这种情况如遇警车Stop,可反而要求警车在前面开道)。
Emergency Room有一个病人在办手续。尽管前面只有一人,还是有工作人员前来问情况,看是不是万不得已,看看是否需要Take Higher Priority,因为朋友此时已经痛的啊啊哼哼不止了。我们要排队。10分钟后,一个白人护士很和蔼地问明情况,扶上病床,推进病房。
3分钟后,一个白人护士来量血压,抽血等。
3分钟后,生理盐水,吗啡等止痛剂开始输进。
1分钟后,疼痛明显减缓,不哼哼了。(有效Treatment,从进医院起,总共大概17分钟搞定)
5分钟后,疼痛消失。
10分钟后,一个黑人护士检查了病历,告诉下面的处理程序。
10分钟后,一个墨西哥裔护士告知进展,什么时候医生要到等(因为已经下班,只有一个Doctor On Call)。
20分钟后,一个白人小伙护士来接尿。
半小时后,医生来了,告知程序和化验结果及验尿原因。
半小时后,告知结果,开药,Follow Up等等
观察病人。。。
2008年11月,国内一个朋友的母亲要做腰椎间盘突出的切除手术。在北医三院,中日友好医院,还有另一个忘了名字的医院三个骨科的大夫处找关系,送红包。被告知,没床位,要等。简单统计分析,发现等待时间长度和红包大小成反比。朋友大骂自己小气。问母亲能否等,母亲想省钱,说不用开刀,不用治,挺挺就好了。结果老太在家等了三个星期。其间枕头咬穿了好几个。
等待的三个星期内,三个医院的说法都是不知到时是否有床位。觉得不踏实,赶紧给排的主刀大夫接着送红包,定了日期。手术前再送一个红包。后来结帐,付医院的钱比开始开的价码低很多。不过也好几万。朋友大喜,说,我打算怎么着也要砸个14,15万的,象捡了大便宜。
2009年6月份在LA知道一个没有合法身份的老中,2009年2月做了开胸手术,术后在病房住了5天。登记的时候,没有保险,给了一个假地址。他有些忐忑不安,问我该多少钱。我说住了5天就至少2万多美元。但到6月份为止,他在假地址的朋友也没有收到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