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本人只是希望分享, 無法作任何保證.
無意中發現了一本叫人體使用手冊的書---當中有提到如何冶重症肌無力.因為本人對穴位不了解無從入手. 希望那位對穴位有認識的朋友可以先分析一下再把書中的提到的方法與各位朋友分享.
本來打算上傳PDF檔可惜因為太大990K 超出了上傳限制. 想要的朋友可以去docs.yenpun.com 自己下. 用戶名稱: book 密碼: iamken
書中提到多數的肌無力就是心包經阻塞造成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而成為今日中西醫束手無策的疑難雜症。
其實可以通過按摩心包經的方法來冶重症肌無力.
節錄
重要觀念:
傳統中醫的醫療手段,在古書中的記載是分為砭、針、灸、藥四種方法。“砭"指刮痧和按摩的物理治療方法,是四種方法之首,可見是各種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除了“砭"的治療效果可能特別好以外,由於它完全不需要特別的材料和工具,只要一雙手或簡單的刮痧板或瓷湯匙甚至扁平光滑的石頭就行了。只要懂得醫理,隨時隨地都能為人治病,是最方便的醫療方法,因此被古人將之列為各種治病方法之首。藥為四種方法之末,主要可能是這種方法需要各種不同的藥材,不是隨時隨地都能具備的,因
此最早被列為治療方法中的下策。
一個好的中醫應該精通四種方法,視實際需要及資源狀況,選擇最好的方法為人治病。但是由於“砭"的治療方法,醫生最耗體力,也最耗時間,最不容易賺錢,動手動腳的像在幹粗活一樣,形象並不是佷好。而開方取藥,不但能用最少時間、最少體力為人看病,也能維持醫生專業權威的形象。同時在藥材上也比較容易抬高價格,可以使醫生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
多年演變下來,最終“以藥為主"的治療方法成為中醫主流,而各種“砭"的手段卻淪為民俗療法,正牌的醫師不屑為之,中醫的功效也大打折扣。有些以 “砭” 治療為主的疾病,就成了今天的不治之症,例如,重症肌無力 (台灣所稱 “漸凍人”,或神經元疾病) 是最好的例子。
重症肌無力最早的成病原因多半是腸胃的細菌感染,加上血氣低落,形成了心包經長期阻塞,心包積液長期存在,心臟能力長期低落,使得人體的血液長期沒有能力進入肌肉組織。沒有血液的肌肉自然沒有力量,沒有血液中營養的供養,肌肉逐漸演變成萎縮的症狀,就形成了嚴重的疾病。只要依照本書中的方法,使血氣不斷上升,經絡逐漸通暢,這種疾病有機會漸漸好轉,最終也有可能達到完全痊癒,唯需要為期三至五年的治療。
但願這個疾病不再是不治之症,世界上不再有人受困於這個可怕的疾病。從中醫旳病理辯證分析,肌無力是中醫所說“脾不束肌"的現象,肌肉無力主要是脾虛造成的。脾屬土,心屬火,火生土。心臟的能力直接影響脾臟的能力,相反的脾虛也會直接影響心臟,使得心臟形成積液,也就是中醫所說的心包經阻塞。而脾臟是人體免疫系統的主要負責器官,脾虛必定是來自腸胃的細菌感染。
[此帖子已被 开心妮妮 在 2009-6-9 19:16:20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