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多忙,今天把第四,第五次看康医生的经历写出来;
3月4日开胶囊的时候,我吸取了小美妈的教训(她是在2月10几号开的胶囊,当时划价时处方被收了。可能是保密,她当时说要使有相机就好了)。我拿到处方,用准备的相机快速地照下来,处方是打印好的,可能节约时间,也可能用的流量大。康医生开的中药水剂是手写的。打印好的处方下,康医生加上了手写的“玉竹”,6附。我在等茉莉中药的时候,快速的观察了一些别人的胶囊药方,胶囊药方大约有两种,有几个茉莉是一样的,问了一下和茉莉一样胶囊处方的病人是什么病,回答有不孕,有的胃病,有的失眠。没有时间问更多的人,茉莉在身边。
我3月9日,我第四次看康医生,这次是拿康医生的胶囊。3月4日开的,要5天左右。茉莉不需要去。我有时间观察一些情况,我拿到了胶囊。然后观察其他拿胶囊的人,4次看康医生,基本情况很清楚了,每天30个号,加号20人,50人半天约180分钟看完。胶囊的处方基本两种,手写加上一味药,让病人感觉是每人都不一样的。我是很心细的人,同事称我“超级CPU”,记忆力也极好,留心看和茉莉药方一样的人,下面加的全是“玉竹”。然后还问:你是失眠,怎么胶囊和我一样?””不一样,我的下面吗还根据病情加了药呀。“我不说,拿完胶囊走人,多看看再说吧,我就在楼下没走,等那些看病的人下来,和他们交流。我得出一个结论:和茉莉胶囊处方一样的人,下面那味药全是“玉竹”,我也没说我的也加的“玉竹”只是没有人这样留心如我。每次等的时候,我也观察,看病的人,康医生的说法都一样,也不管什么病,都说他能治好,没有一个人不给开药的。这个诊所也只有他一个人在看病,看病50人,而且划价的人默认每个人都是不给开发票的。我5次去,几乎要有个结论,这个证所就是康医生家的私人诊所了。50人,挂号250元,人均拿药100元,流量很大。康医生看的病有几十种,他擅长的,可能不擅长的,他从都不拒绝,都说可以看,没有一个人他没有开药,也不给人要发票。他们这里的确不缺病人。他这种规模,有这么大的流量,确实不需要宣传了。
3月12日,给记者打完电话,早上7点赶去挂号的茉莉爸爸回来了。我又去了康医生这里。这次心里基本不想在拿药了,但我还要观察,我想找到一个和茉莉打印处方一样,但下面写的那味药有一点不一样的病友,哪怕只有一位。我等了一上午,我没有找到。不管什么病友,打印处方下都神秘地写着“玉竹”,我怀疑自己了?这任何病都是这胶囊。确实需要打印才可以快速流通呀。回来后,我写下"给关注康高秀医生病友的答复。
但这些我没写出来,那只是一个母亲为了孩子安全和不延误病情的留心和观察,我所看到的只有5个半天,不能看到全部。康医生主观上肯定没有害茉莉的心,他的胶囊没放激素和兴奋剂,在国内这种潜规则下,快80岁那么辛苦,从不拒绝任何病人是不是算是好医生了呢?我不太懂国内的医疗规则,我也不好再问,这的确有些难为和让这个快80岁老人尴尬,我只能帮我自己的孩子做决策,我能说什么呢?
老大和记者说的很对,关于小明和忌口的问题,都不是原则性问题,中医也是千人千法,我只所以问他这病的西药禁忌,也是因为这问题会有客观答案,绝不会因为是中医大师就没有的,但是康医生说:没有禁忌西药。不用。这回答让我失望。关于健忘,他的健忘不是老大说的那种健忘,是很多客观答案存在含糊的健忘。是只有病人才可相对无奈一笑的健忘和”吹牛“。
这篇帖子是不想说,说不出,现在成了不得不说的话。因为我们的隐忍和克己可能会误导病友。
我5次的经历大概就是这些。非常感谢大家对茉莉的关注。我不会失望的,现在不是悲伤和失望的时候,我会继续加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