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路上,且歌且行
鞋子不会走路,却见证了脚的经历。这是多少穿鞋人所没有想到的?对于一件事物,经历者往往不能抒发自己的感想,所以需要有人来写作,好让更多的人体会生活。
春来草自青,窗外的天空高阔而辽远。是春天来了,草才青绿呢?还是草刚青绿,春天便来了呢?想也白想,自自然然的,春来草自青,风淡花香浓,谁也挡不住。
写作者不应该有闲愁,尤其他出门来到春深处,在淡淡风里、浓浓花香中。
阳光把我淹没。回头望望自己走过的路。人生在世,真的是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像今天的我,一个人在路上,且歌且行。人寂寞,歌也寂寞。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
还好,尽管生命里有苦难,但我的生命里还有阳光,置身于阳光与痛苦之中,比置身于痛苦与无聊之中要幸福得多。
我寂寞,却不孤独。
阿尔贝·加缪说:“自由的艺术家是那种非常困难地建立起自己秩序的人。他要整理的东西越杂乱无章,他的规则就越严格,他就越是肯定了他的自由。”
建立自己的秩序,就是在苦难里寻找阳光。
你体会过在苦难中感受阳光吗?
一个国王喜欢写作,并且认为自己写的不错。他请人看。看过的人因为他是国王,不敢批评,都说好。
一天,他找来一位批评家──这个人是以说实话著名的。读了国王的小说,批评家毫不客气地评论一番。国王很生气,将他关进了监狱。过了些日子,国王有了新作,放批评家出狱,请他看。国王耐心地等批评家看过。他看到批评家掩卷沉吟。国王心里非常高兴,自己的作品让他思考起来了。
这时,批评家抬起头。国王侧耳倾听。
“送我回监狱吧,陛下。”
作者是作品的国王,读者是批评家。每一个写作的人,不能拒绝读者读懂你,也不要拒绝读者批评你。如果没有读者能读懂,没有读者来批评,你的作品永远不会完整。
如果你的作品置身于读者读不懂或者批评的苦难中间,我说,你的阳光已经在你的指尖、笔尖上跳跃了。
多写些人们能读懂的作品吧。用你的心唤醒他的心,用你的爱唤醒他的爱,用你的情唤醒他的情。就像春天一样,把阳光与温暖普及于天地之间,那你和你的文字就有福了。
春来草自青,对于大地山川,应是好事。然而,有个地方是不能长草的,尤其对于写作者。如果那个地方长了草,你的作品会成为阳光下的苦难,让人们生活里的飓风。那是什么地方?
就是每颗写作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