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5-0957(2007)08-0045-01
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案
焦素林 , 指导杜元灏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关键词】针刺疗法;重症肌无力;医案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B
患者,女,35岁,于2006年3月初自觉四肢无力,行走时间长则下肢无力感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未予重视,1星期后自觉双侧眼睑上抬无力,视物重影,右眼外展困难,就诊于我院,查体见神,精神疲惫,语声嘶哑,双睑下垂,右眼外展不能。骨骼肌疲劳试验阳性,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X线胸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西医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中医诊断为痿症。
因该患者拒绝服用西药,要求针灸治疗。
取穴四神聪、上星、太阳、睛明、内关、神门、臂孺、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选0.30 mm×40 mill毫针针刺上星,针尖向百会方向透刺,得气后快速捻转200转/min。睛明选用0.25 1Tim×40mm毫针,要求针具质量好,针尖锐利,针身不能毛糙,直刺1.2寸,手法轻巧柔和,出现酸胀感即可,不施加手法,静置留针。臂膈采取合谷刺法,具体针法是先取一针,呈45。角向肩关节方向斜刺,再取二针,从同一点进针,分别呈45度角,沿三角肌前后缘向上斜刺,所刺三针之夹角亦为45°角,进针深度约为1~1.2寸,施提插泻法。其余各穴均按常规手法,针刺得气后施提插泻法,留针30 min。睛明起针后用干棉球按压片刻,以防出血。每日针刺1次,12次为1疗程。
针刺1个疗程后患者自觉四肢乏力的症状减轻,眼睑上抬力量增强,右眼外展较前明显好转。经治疗半年后,四肢无力的症状基本消失,眼睑正常上抬,自诉在劳累后仅出现手脚无力,且休息后能很快缓解。
按重症肌无力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应从肝脾论治,应以健脾益气,补肝益。肾为主。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合治内腑”,有理气健脾,补益气血,补虚扶正的功用,可以良性调整机体免疫功能;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会,可调节肝、脾、。肾三脏功能,以达滋补肝。肾,健脾利湿,补益精血之功效;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健脾利湿;太冲为肝经原穴,是治疗肝病第一要穴,滋肝阴养肝血。四穴合用共奏益气升提补养精血之效,促进机体的良性调节能力,帮助疾病恢复。臂腈治眼疾为穴位的特殊作用,睛明司眼睑开阖,故上睑下垂者取睛明、臂孺有较好疗效。其余各穴配合可达镇静安神,升阳举陷,通经活络之功,以促进对机体各部分的支配、协调功能。
收稿日期2007-01
作者简介:焦素林,女,2004级硕士生
上海针灸杂志2007年8月第26卷第8期
[此帖子已被 海蓝港湾 在 2008-1-23 18:10:35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