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病友之家赠送|转让|公告 → 推荐《中医药理论量化与微量元素》一

发表一个新主题 回复帖子您是本帖第 908 个阅读者  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推荐《中医药理论量化与微量元素》一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蓝屿
 


经验值:212

社区币:212

发贴数:138

注册:2006-08-27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蓝屿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蓝屿 把蓝屿加入好友 搜索蓝屿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蓝屿回复过的所有主题 发送电邮给蓝屿 访问蓝屿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近20年来中医现代化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传统学术的科学内涵,仍然是廖若辰星。《中医药理论量化与微量元素》一书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者管竞环、李恩宽等10余年来在中药微量元素与相关理论的研究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医药理论现代化增添了光辉。
  作者首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检测了105味植物药中的4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各元素在药物群中的分布状态,运用数学原理,计算各元素在药物中含量的离散概率密度值,并绘制“含量-离散概率密度曲线”,发现42种微量元素在105味药物中都服从概率论中的威布尔分布规则。于是,根据药物所含元素值有很大差别这一特征,运用统计学原理制定出微量元素含量区间尺,用以度量中药中各元素含量的相对的高低水平。
  在第二章中,将各药物所含元素检测值对应区间尺,绘制成42种元素含量区间谱图。又将各元素在105味药中的均值也绘制成区间谱图作为标准,用以参照检测各药的元素含量区间的谱图偏移度,称之为F值,通过运算,其F值大于0.1的判为温热药,小于0.1的为寒凉药。此种量化判别的结果,与传统药性符合率为68.0%。因此作者认为,大体上元素均值区间谱是寒凉药与温热药的阴阳分界线。这种发现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又继续研究了五味的量化规律,根据数学原理,将全部元素检测值进行数据变换,并优选出决定辛、甘、苦等药味上有较大意义的11种元素,经过运算提出了辛、甘、苦3种药味定量判别函数式。将不同药物中11种元素检测值代入函数式,得出辛、甘、苦的“Z值”,其值最大的为该药味的判别定位。此种量化判别与传统记载的药味相符率为67.0%。在这符合的67.0%中,判断定味与传统定性(辛甘其性温热,苦味其性寒凉)一致的占79.1%。表明判断定味结果大部分与其药性相一致。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6-09-25 09:50:27  IP:已记录
本主题共有 1 页 [ 1 ]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Powered by BBSxp /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0ms
晋ICP备075001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