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运动终板,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患。西医治疗重症肌无力主要有抗胆碱酯酶药物、胸腺摘除、细胞毒剂及非特异性的免疫调节等等。本文主要归纳非特异性免疫调节的近年临床运用报道。安徽中医学院附院九三年报道:采用静滴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肌无力,方法如下:11g/次/天(儿童为15~30mg/kg/天),连续3~5天为一疗程,隔数周(1周~4周),重复一疗程。根据病情及治疗反应,实施3~5个疗程。两疗程间口服强的松20~60mg/d。22g/次>12小时,若症状无改善,每隔5日再次重复,直至症状改善
,再次用口服强的松30mg/d短期维持。3首次300mg以后150mg,再每6小时×6次,总量为1500mg,然后改口服强的松100mg/d共三个月。认为此疗法疗程短,疗效迅速,副作用少及显效率高,尤其对常规量激素治疗缓解不显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及重症全身型、肌无力危象患者值得选用。
武汉同济医大附院九三年报道: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滴治疗重症肌无力。20例在运用糖皮质激素和胆碱酯酶抑制剂失效的情况下加丙球静滴(按每次120mg/kg,每
周一次,五次为一疗程给药),结果完全缓解13例,明显缓解5例,平均开始起效时间为3.8±2.8天,达最大效应时间为11.5±5.3天,持续有效时间119±117天。以为此疗法无副作用,对难治和危象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上医大神经病研究所九四年报道:对1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了37人次的短程血浆置换术,各例均在10天内进行了3~4次置换,术后第七天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除一例外均获得肯定疗效,其中4例肌无力危象病人,2例完全恢复自主呼吸。认为短程血浆置换,可供选择作为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治疗方案。
重症肌无力在祖国医学文献中被称为“睑废”、“瘘证”、“虚劳”等等。本院重症肌无力专科李庚和主任提出,本病为脾肾虚损所致,病要肌肉,症属无力。据此,主张总的治疗原则是培补脾肾,分为三型论治:脾虚气弱型证,本证大多见于单纯的眼肌型,具有食欲不振,大便烂软不实,舌胖苔薄脉细等症状。治法以补中益气升举法主之。基本方:黄芪、党参、升麻、柴胡、白术、当归、陈皮、大枣、甘草。备选药:黄精、胎盘片、山药、扁豆等。脾肾气阴二虚证,本证大多见于全身型、球形以及眼肌型伴复视者。除有脾虚证外,可见舌尖红或苔剥干毛,脉细数等伤阴证。治法以左归丸合益气滋阴法主之。基本方:党参、黄芪、生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萸、龟板、白术、甘草。备选药:首乌、麦冬、五味子、白芍、阿胶、胎盘片等。脾肾阳虚证,本证多见于全身型或球型,但比较少。有显著的恶寒、怕冷、腰酸、舌质淡、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数等阳虚证。治法以右归丸合益气温阳法主之。基本方:党参、黄芪、附子、玉桂、熟地、鹿角胶、山药、枸杞、山萸、当归。备选药:锁阳、杜仲、巴戟肉、补骨脂、桑寄生、胎盘片等。1987年以上述三种治法治疗432例重症肌无力,痊愈152例,显效60例,有效198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达95%。
邓氏认为本病发生多为先天后天同病,主要由肺脾肝肾虚损所致,气虚下陷是关键,研制成强肌健力胶囊,重用黄芪,合五爪龙、党参、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甘草等组成专病专方,治疗126例重症肌无力,临床治愈7例,显效93例,好转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92.8%。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用附子理中汤、补中益气汤和葛根汤加减化裁。药物组成:台参、白术、生黄芪、柴胡、熟附片、葛根、当归、陈皮、麻黄、炙甘草,随证加减治疗41例,治愈12例,显效17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2.7%。
讨 论综上所述,对急性重型及危象抢救的重症肌无力患者,采取非特导性免疫治疗可达到快速控制病情的目的,属对因治疗。但运用过程中可能产生急性消化道溃疡、骨质疏松、糖尿、白内障、柯兴氏征等副反应,儿童长期应用激素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而血浆置换则会因过量使用抗凝剂引起枸橼酸中毒、感染、血容量减少、低血压、血栓及过敏反应等等。相对而言,中药治疗对长期稳定病情、减少复发、避免西药副作用等方面可以起到良好效果。应用激素等对因或其它对症的疗法,可以为中医长期调理脾肾,培本开源创造有利时机,而口服中药后又可为逐渐递减激素类药物提供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