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想放风筝,于是花了很多心思自己做了一个。满怀希望的跑出去,但是,无论我怎么奔跑,它总是飞不起来。我一直不甘心的奔跑着,直到筋疲力尽后才沮丧的回家。奶奶说北方到了春天阳气上升,风筝就能飞起来了。我想也许是这里阳气不足吧,于是总想着去北方放风筝。
后来,南方的天空也看到风筝了,我上街买了一个终于也飞了起来。我这才知道不是阳气的问题,而是风筝本身的问题。只有轻盈筋骨和匀称的体型才能借助东风的力量扶摇直上。放风筝是要有技巧的,风疾时要放一放,以免线被绷断了,风缓时要收一收,不然没有风的托送会一头栽下来的。风和日丽的时候放风筝是最惬意的,拉近一点可细看斑斓的色彩,舞动的双翼和摇曳的飘带,放远一些让心随它去丈量青天的高度,或者枕一缕白云,或者与云雀嬉戏。
红楼梦第七十回说了一段放风筝的故事:李纨对黛玉说“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于是紫鹃铰断了黛玉手中的线,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
若果真如此,朋友们可要多放几个了。
那放走的风筝呢,那放走的风筝成了探春,她的元宵灯迷注定了她的命运“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线断了,没有谁来拉住她,她跌落的地方并非她所愿,于是只能“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了。
春天慢慢的走近了,又是一个放风筝的季节,南方的风筝放过了,不知去北方放风筝,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