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病友之家心灵倾诉站 → 看中医,要先了解一下中医

发表一个新主题 回复帖子您是本帖第 717 个阅读者  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看中医,要先了解一下中医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医道同源


经验值:238

社区币:238

发贴数:104

注册:2011-02-01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医道同源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医道同源 把医道同源加入好友 搜索医道同源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医道同源回复过的所有主题 发送电邮给医道同源 访问医道同源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中医有很好的疗效,但选择中医或者中药,却不能随意而为,

 

任一中药单方,或者饮片,并不是对所有人都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日常生活中,常见有人拿开给别人的药方,见别人吃有效,也照方抓药,吃了却不见效,抑或疗效大减。也有人见别人常用某种饮片,例如黄芪、西洋参等泡水喝,把身体保养得红光满面,精气神十足,自己也照样炮制,但不久就起了内火,便秘、腹胀、头晕,不但没效,反把症状加重了。

 

中医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因人而异,辩证施治,决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千人一方的道理。中医认为,人都有阴阳、气血、虚实寒热之分,实者泻之,虚者补之,应依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另外,就是同一个病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治疗思路也大不相同。比如,一位受过化疗伤害的骨髓瘤患者,中医会先用固本扶正扶正祛邪的方子,养肾、调整脾胃,同时以黄芪、黄精、西洋参、阿胶、龟板胶等滋补气血亏损。等到身体基本复原,则要根据当时的身体状况,主要是中医的分型,例如肾虚并气血瘀阻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热毒炽盛型等,施以不同的处置。

 

拿黄芪来说,也并不是人人皆宜的。黄芪,性甘,微温,功效为补气升阳、托疮生肌、益气固表、利水通肿和通经行血。但是,黄芪对于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比如感冒患者,则应谨慎使用。因为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否则,不但疗效大减,还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再者,不同体质的人,适用黄芪的剂量差别也很大。对极虚之人,一付药里的黄芪可以用到30甚至 50克,但很多人每日以黄芪10克泡水饮用,都坚持不了多久。

 

可见不但人和人之间个体差异很大,而且单剂使用和配伍使用的剂量也有很大的不同。

 

选择中医,决不要被所谓的“名气”所蒙骗。有的所谓名医,专以牌子唬人,一次诊脉就要病人买他2万元钱的药,能连续吃半年。讲究医德的中医,大都根据病人的病情,一次或5付、或7付,最多10几付吧,就得对病人重新诊治,及时调整方子。这种专以卖“大号”为目的的所谓“名医”,与图财害命者无异。

 

对于专卖自制成药的医生,也要留个心眼。有的人自己配制成药,或丸剂或水剂、粉剂,决不告人其中成分,凡是同类病人,一律服用同一药物,而且往往要价不菲。中医讲究辩证施治,因人而宜,哪有千人一方的道理。这些人其实也是打着医生的旗号,干着坑人的勾当。

 

中医有益也有效,但我们应该具备一些辩证的思维和基本的中医药常识。

 

另外,在社会道德缺失,一切以金钱为目标的当下,真正“悬壶济世”,具有高尚道德和医术之人,确实不可多得。

 

总之,病者自当留心,并稍具中医药常识为佳。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11-05-17 00:13:57  IP:已记录
厚朴
 


经验值:156

社区币:156

发贴数:140

注册:2010-02-07

体力值:110

状态:离线

查看厚朴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厚朴 把厚朴加入好友 搜索厚朴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厚朴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厚朴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有道理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11-05-17 11:53:28  IP:已记录
本主题共有 1 页 [ 1 ]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Powered by BBSxp /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0ms
晋ICP备075001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