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病友之家问答讨论 → 中医是如何被异化的

发表一个新主题 回复帖子您是本帖第 642 个阅读者  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中医是如何被异化的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金晓寒.


经验值:26

社区币:26

发贴数:20

注册:2009-05-05

体力值:84

状态:离线

查看金晓寒.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金晓寒. 把金晓寒.加入好友 搜索金晓寒.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金晓寒.回复过的所有主题 发送电邮给金晓寒. 访问金晓寒.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中医是如何被异化的

我国明代的薛暄,在他的《从政录》中的96条语录中,第一条即开宗明言:孔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唯亲历者知其味……”

     
再观当今的所有中医亲历者们恐怕各自有各自的。我们先从中医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谈起吧,从中医的固有理论来看,阴阳五行学说是其理论基础,并且已经与中医学理论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而中医理论是中医先生们临证时的指导,是整个中医学的支柱。如果我们否定了中医的哲学——阴阳五行学说,实际上也是否了中医学的科学性。而没有了科学哲学的指导。
   
    没有了科学理论的学科,还算什么科学呢?充其量也不过是把数千年来中医的临症实践,视为过时的、唯心的、错误的,不科学的经验而已。但是,任何一位从事过真正中医临证工作的人都明白,没有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寒热虚实,四气五味等等一整套中医理法方药理论的指导要想做到辨证论治并提高临床疗效那是不可思议的。
   
     中医的阴阳五行作为描述自然过程及生命过程中各种方式相互作用规律的学说,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自然哲学或者说是(我称之为)第三种哲学。因此,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并不是主要讨论物质与精神的相互关系,而且在有关形神关系的论述中,也不存在唯心主义的问题。
   
     但是,近代以来,中医学曾被称为唯心主义民族的耻辱,有时甚至还被等同于骗人的巫术,而予以废除。这都是尽人皆知的。当时的中医备受排斥,侮辱和打击、摧残,而中医学理论,特别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的中医哲学理论,以及藏象学说,更是这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中最先和最重要的受害者。而中医学术界为了自身的生存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力图运用西方的哲学和医学理论来证明自己也是那种所谓的唯物的科学的。而不是什么唯心主义玄学
   
     于是人们千方百计地把阴阳五行学说解释成具体的物质物质元素。甚至解释为电子”“离子等等,总之是唯物的。而藏象学说也是必须要有解剖学基础的。这样,中医理论中的肝、心、脾、肺、肾都被说成是组织器官。又把阴阳看作是矛盾的双方,因此是辩证的。不过,自己也承认这是朴素的自发的。很多学者以为这样就可以建立起中医学自己的哲学支柱,并津津乐道了多年,至今还有很深的影响。
   
     但是,只要是稍微具有哲学常识的人却很清楚,自发几乎又是原始落后的同义语。所以也就理所当然的被人家(们)看作是过时的。既然如此中医学也就不成其为科学。因而只能把其中的实际医学知识从其中剥离出来用新的医学(即西医)知识去替换,也就是要去其理论之糟粕,取其经验之精华。即便是在当代临床上,也还有许多的所谓的中医们只是努力的寻找几首所谓的验方而已。
   
     在这里最值得重视的,恰恰就是这个替换,这也是近现代中医学理论易撤的主要途径,也是造成当今中医学信念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一替换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已经源远流长,已经初具规模,已经潜移默化不为人知,多少年来也已经约定俗成人云和云,并且继续以不可阻挡的潮流迅猛发展。除了上述哲学理论方面的替换以外,中医学整个概念、理论体系的改弦易辙,自我替换和自我消融更是触目惊心。
   
     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化学元素的汉字名称是清代徐寿创造的,他采用音译为主的方法基本上解决了化学拉丁文名称的汉译问题,直至今天,他的译名绝大部分我们仍在使用,而且大家都知道是在说啥。然而我们的西医学家及翻译工作者们在当时翻译西医学的基本概念时,却既未采取音译,也很少采用意译,而是采用单义项(汉字很多是多义词)直译,或者干脆自己想当然的直接借用了含义并不相同的大量的中医术语,当西医学伴随着西方科学的时代潮流,日益深入人心,并在我国学术界占据医学主导地位的时候,反过来就要用已经成为西医学的概念来重新理解、解释和验证中医学了。而近现代中医学术界已有人为了证明自己的科学性,又在大量的引入这样的西医概念和理论来解释中医。自王清任以来,中医界力主改错已有200年之久了。
   
     于是,我们中医的藏象被解释成藏之于内的脏器,脾被看成是消化系统的器官,心包络被理解成了心包膜,气被解释为功能后来又被弄成了微小物质,血等同于血液,精是精微物质,神是精神意识,脉变成了血管,营气成了血管里流动的营养物质 津液相当于水液组织液,其气化过程被替换水液代谢。命门时而肾脏,时而又是肾上皮质,也许还是内分泌系统。三焦是体腔。还是网膜或淋巴系统?经络是血管神经?还是筋膜”“生物电?肝与胆相表里被理解成是由于肝脏胆囊的解剖位置及其功能相联系……等等。
   
     利用这些替换来的所谓中医概念,混淆范畴,把本不属于中医学的涵义硬塞到咱们中医学中来,还美其名曰中医现代化。所有这一切其实均与我们中医学中固有的阴阳、气血藏象,经络等范畴的本来意义和内涵毫不相干、毫无共同之处。在这种情况下,就被上升成国家意志强行推广,也就理所当然的出现了现在咱们看到的中医现状及中医临床疗效的每况愈下。

文章来自:铿锵中医论坛 http://www.kengqiangzy.com/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10-05-14 17:25:08  IP:已记录
金晓寒
 


经验值:2607

社区币:10596

发贴数:2336

注册:2005-04-12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金晓寒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金晓寒 把金晓寒加入好友 搜索金晓寒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金晓寒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金晓寒 访问金晓寒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这么专业的贴子应该用“海蓝港湾.”这个名字发贴/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10-05-16 19:03:57  IP:已记录
海蓝港湾
 


门派:全身派

经验值:681012

社区币:12847

发贴数:5978

注册:2005-01-12

体力值:3450

状态:离线

查看海蓝港湾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海蓝港湾 把海蓝港湾加入好友 搜索海蓝港湾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海蓝港湾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海蓝港湾 访问海蓝港湾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呵呵.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10-05-16 22:35:02  IP:已记录
本主题共有 1 页 [ 1 ]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Powered by BBSxp /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0ms
晋ICP备075001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