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姨走了,爸爸说,孩子你要坚强,多吃饭,多锻炼,你会好起来的
没有回头,亦无应答,伫立在窗边,眼眸投抛向远处晨暮之下余影,似有恍惚 。
母亲说,五姨走的时候,还在挂念,念念道问于我,片刻便又迷迷糊糊不知所云。其前,我与她只限于亲情,无太多依恋,两年前,她生于一场大病,生命便以某种不为人知的形式将我们的命运紧紧粘合在一起,彼此关切,彼此相慰。
她曾告诉我,等到老了的时候,会盖一座小小的庭院,满院的鸡鸭,绿荫如盖的枝头,她就坐在那暖暖的春日下晒着太阳,缝补着衣服,平淡而又祥和的安度晚年。这也许是她在悉知自己命将不久,对人生,乃至生活所有的释读。
表情楚楚在心,点点淡然 ,恬然适静,让人无法冥想她如此真实而又平切的在我的生命中走过,急躁的性子,不肯服输的纠缠数落着姨夫,有些懒散,很少端端正正的做上一桌饭菜,不懂得如何照料自己与孩子。她是一个被爱情宠坏的女人,多年以来一直过着贫穷且幸福的生活,姨夫用他平实而又持续的感情来包容着她,溺爱着她。
那个蹲在门前玩泥巴稚嫩的孩子,于大人诱逗之下,大声的告诉别人,长大了要娶隔壁某某小女儿为妻,要照顾她一生一世,青梅竹马,弱弱红颜在心,如此刻骨之爱,如此相濡以沫之情,却不敌世俗之诱,人性善变之过。
生活日益富足,爱情且发生质变,平淡为溢满所替换,亲情被激情所插足,包括贫穷与相濡以沫开始消失的时候,她的生命却如残花般面临靡败.
妥协亦不是她的本质,她尚不是一个聪明的女人,不懂得半睁半闭乃女人之道,生活之道。她甚不明白,一切爱恨情仇,功名利碌皆属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焦怒与不甘纠缠她余下的生命,如烛台垂泪,空余灰。 她如能早些懂得舍弃,懂得珍惜,舍弃一切伤痛之源,珍爱生命,懂得发肤受之于父母之道 ,岂然?
最后一次见她时,于一月之前,步覆纤弱,尚可行走,只面布愁苦之色,不时俯下身来滋吐粘液。平缓而淡然的端坐在那里,惘然间,似有空气凝结成冰,继而纷落之声,如暗夜里即将凋败的玫瑰,发出腐烂之余色。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终究未能有勇气去看她最后一眼,宁此生终留遗憾,宁不去懈读生命最终的归路。尔亦殘骨空余恨,它日清道再继缘。
生必然是痛的,如卵虫腐肉,渐缓入内,抵入心痱,我却选择了苟活于世,遗忘淡薄于名利与欲望之中。用那份与实不相符的心态来面对人生面对生活。
桥过去了会不会有路?坎坷继续还是一路光明,我未曾知,只愿用自己仅剩不多的耐力来与之抗恒,倘若一天我真的离去了,我将不再拥有遗憾,因我努力过,坚强过,也曾拥有过那份“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之情。
旧人曾悄然来过,为我留言:“有太多的无奈,照顾好自己,你在我心目中永远是最坚强的,要勇敢的面对生活。字里行间约有,“新人虽言好,未若旧人姝“之意,也坦露了如今适不逢世之无奈。
恨亦然,梦苍然,关切之情尔尔生悉,往日恩爱历历在目,然,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它日坟前一柱香,已无它念。
[此帖子已被 天若有情 在 2008-6-8 15:19:22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天山雪莲 在 2013-4-20 20:26:11 编辑过]